江苏省溧阳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沪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397354600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溧阳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溧阳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溧阳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溧阳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溧阳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沪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溧阳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溧阳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沪教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溧阳市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1(2分)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有本质区别的变化是()A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B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C把活性炭放入冰箱中,消除冰箱内异味D打开酒瓶满屋飘香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解答:解:A、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氯化钠由于水的蒸发而从水溶液中结晶析出,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生成了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2、C、把活性炭放入冰箱中时,活性炭能够吸附冰箱内异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打开酒瓶满屋飘香,是因为酒中的酒精挥发出来进入了人的鼻孔,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一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某种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但是不是判断变化的唯一标准,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2分)下列气体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汽车的尾气C香烟的烟气D水蒸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

3、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汽车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水蒸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D点评:洁净的空气是指不含有污染物的空气,例如不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空气是洁净的空气,仍然属于混合物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C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海洋中的资源;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

4、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不是氢元素解答: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不是21%,故选项错误;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不是氢元素,故选项错误;C、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因此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不是硅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

5、: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地壳中、人体中、海水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2分)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在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滴加液体C倾倒液体D量筒读数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闻气体

6、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2分)门捷列夫不仅发现了元素周期性变化规律,而且还大胆地预言了一些

7、当时未知元素的存在,为了纪念门捷列夫的功绩,科学家把元素周期表中的101号元素命名为“钔”,关于“钔”的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mBMdCMDDmd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元素符号只有一个字母表示时这个字母一定大写;元素符号有俩个字母表示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解答:解: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只有一个字母表示时这个字母一定大写;元素符号有俩个字母表示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应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6(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氧化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干冰B矿泉水,氯化钠C氧化铜,铜绿D

8、石灰水,冰水混合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C、氧化铜是由铜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铜绿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

9、是由铜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D、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A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7某些人睡觉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由题意可知,某些人睡觉常常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是指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睡觉磨牙是因为缺锌,这里的“锌

10、”是指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故选:A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8(2分)下列对有关物质在通常状况下的颜色和状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铁是一种红棕色固体B液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C氯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D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物质的颜色进行选择纯铜是紫红色的解答:解:A、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错误;B、液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正确;C、氯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正确D、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正确故选:A点评:记住各物质的颜色是解答本类题的关健注意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但铁粉是黑色的9(

11、2分)(2020河北)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的原因是变潮了;B、根据冰糕冒“白气”的原因来分析;C、根据窗户的玻璃上“冰花”形成的原因来分析;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是由于二氧化碳多的原因来分析解答:解: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饼干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变软,故A正确;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12、是由于冰糕温度低,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故B正确;C、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是由于环境温度太低,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冰块,故C正确;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是由于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又不能供给呼吸,使人感到不适,故D错误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可知外界温度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就能凝结成小水滴,并能根据此现象来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10(2分)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D分子由原子构成,但分子不一定都比原子大考点:原子的

13、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进行解答;B、根据原子和离子的定义进行解答;C、根据分子的特性进行解答;D、根据构成的物质的微粒进行解答解答:解:A、氢原子尽管很小,但还可以再分,氢原子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A错误;B、原子在变为离子时,变化的是核外电子,而质子数不变,故B错误;C、当液态水变成冰,说明水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变小,故C错误;D、有的分子比原子大,有的分子比原子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理解原子的定义并熟练掌握原子的构成,还要认识到一些特殊的原子如有一种氢原子核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全面认识理解所学知识不难解答11(2分)2020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不利于遏制污染的是()A对工业污水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防止水体污染B通过在农田里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C机动车用压缩天然气替代汽油,减轻空气污染D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