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冬笋老农经验[最新]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397353568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冬笋老农经验[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挖冬笋老农经验[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挖冬笋老农经验[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挖冬笋老农经验[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挖冬笋老农经验[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挖冬笋老农经验[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冬笋老农经验[最新](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冬笋巧采挖冬笋我们讲的是楠竹的笋,楠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靠地下根状茎进行繁衍。天地万物都有规律,要想挖到冬笋就要知晓冬笋如何长出来的,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长的,什么情况下长的,就要把握其生长规律。规律一般来说,根源只有一个,表达方式可以多样。上升到理论成为书面化是规律的一种表达形式,还有一种就是实践总结规律,俗称经验。理论化的规律往往死板,因为它是总结性的,高度性的,本质性的,随外因的影响的应变性不够。而经验它来源于实践,能够根据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因势利导,相比来的实用,但其缺点就是经验因人而异,经验足的可以接近于理论,经验少的那么比拟单一,往往知晓一、二个诀窍,实

2、用性就显的狭隘了。最好的就是既能知晓理论性的规律,然后结合实际经验。还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动植物生长都是靠激素的,植物生长激素包括5种,分别为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认行鞭规律:楠竹繁衍靠竹鞭,竹鞭能够因地而行,遇到软的土质就穿越、遇到硬质、阻挡物就行甚至跨越、即使遇到外力断了、潮湿烂了,也能分叉前行。竹鞭芽互生,平行于地,与竹鞭一般成30-60度锐角。主鞭有2种情况能分叉,第一种是被动分叉也就是前方鞭断了,其导致子顶芽生长激素浓度高,发育生长成新鞭,第二种是主鞭主动分叉,让竹子繁衍开来。识产笋竹规律:楠竹有一个规律,隔年出笋多。中途有个明显休息的一年,俗称大小年,大年的楠竹,

3、除老竹外,竹阴浓密,叶呈墨绿色,远望去感觉象一把把的鸡毛掸子,而小年的竹连壮年的竹也稀稀疏疏,活脱脱一只只脱毛鸡。而有的竹林由于挖笋过度,导致大小年夹杂严重,俗称“桃花畈。竹子的出笋率和鸡相反,鸡是脱毛的容易生蛋,而竹那么是营养状况好的容易出笋。所以大年的竹出笋相对多,小年反之。当然大小年是指大局部竹是大年,并非全部,偶数年出的竹偶数年在出笋多,奇数年出的竹在奇数年出笋多。如何判断竹子年份:新竹,节部位有很明显的白霉和节毛。2年以上的白霉和节毛脱落,2年-4年竹竹身呈青至渐渐加重,或者青中泛黄,6、7年的往往青色有退,俗称“白皮竹,再上就叫老竹了。2-6年的竹称为壮年竹,出笋多。有的农户在竹身

4、上标记出笋年份,那么隔1年或者3年的、甚至隔5年的都是大年。冬笋出在什么地方呢:按照理论来说应该是各种生长激素调节的结果,可惜我们没有这么先进的技术去测试获得结果只能借助于经验来大致判断。首先识别孕竹,但凡最下枝桠竹叶片长、细、尖且略带几张金黄色叶而且植株浓绿的母竹,为孕竹,因为出笋消耗了一定营养,最下面的竹叶营养转移走,导致叶片发黄。其鞭金黄色、精神有力,侧芽膨大,就象怀了孕的女人,乳房涨大,乳头颜色变深。竹鞭上须根兴旺。就象猛男的胸毛。找产笋鞭规律:找到了竹,不等于找到了笋,那要找到主鞭才行,那怎么判断主鞭的方向呢。第一种方法是把土全部挖开,找到最粗的就是,是最笨的,最累的,也是最准的方法

5、。第二种方法很多朋友常用,是根据最下面一枝桠的方向大致和竹鞭方向相同。第三种方法是根据竹埠头弯的方向来判断。后2种方法有时候比拟局限,因为笋和主鞭的方向呈锐角,090度都有,很多时候无法判断其走向,况且有时竹比拟深。但是前面的方法既累又不太现实,首先来说根据最下面一枝桠的方向来寻找主鞭,如果是土地比起伏比拟小的平地,且土质比拟松软的,在鞭比拟直的情况下,那么主鞭的方向一般和最下面一桠大致一致。当然会有误差,而且是非常大的误差,因为笋在生长的同时会根据自然条件进行扭转,其实只能判定竹鞭的180度走向,实际用处非常非常小。这样还不如采用最后一种方法来的有效,一般竹出来的时候竹埠头附近都会有一个弯度

6、,因为笋芽先是向外生长,再是向上向外生长,最后是向上生长,成为毛竹。这个弯度所形成的平面垂直方向和主鞭走向大致一致,当然也会有一定的误差。笋与主鞭呈90度-180度均有,在45度方向向两边呈离散分布。当然主鞭的走向会根据地形千变万化,新竹笋根本都是出在主鞭上的,所以挖冬笋根本就是在找主鞭,找到了主鞭,挖到笋的机率就非常大了。老竹,也就是白皮竹很多出在子鞭上的,当然也有新竹的主鞭遇到了顽石或者某种原因断了,笋也长在子鞭上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条鞭上邻近处2芽均发育成竹,加之竹的扭转生长,难以判断时候,一般鞭就是穿竹中间而过的。下列图的2笋如果以后均成竹,那么主鞭必定在中间而过。识鞭出笋规律:找到

7、了主鞭,笨的方法就是沿着主鞭上下顺挖,一般都能有收获,前提是这根主鞭是出笋的。那笋长在主鞭什么地方呢,这个也是有规律的。首先要明确竹鞭的作用。1. 繁衍后代,四处伸展,发芽出笋变竹。2.输送营养,从远端的根吸收营养供给给毛竹生长,出笋。3.一定的固定作用,主要的固定作用是根。冬笋的营养来自2块,母竹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营养后转送至,另一方面是主鞭,子鞭吸取营养供给。故营养最多的应该就是离开母竹不远的主鞭和子鞭分叉处,实际也是如此,鞭的此段笋多且大。识出笋位置规律:笋非常有灵气,总是生长最好的位置,那就是土层相对松软,一来有生长空间,二来可以比拟好的吸取营养。有经验的山家会根据地形迅速判断出笋的位置

8、,观地形,有脚踩踏试探都是有效方法。鞭在泥土中起伏波浪行进,一般来说笋都是出在鞭下行后平行的时候,或者是上升后根本平行的时候。这个跟黄山的松树生长方式绝然不同的。究其一片竹林来说。竹林边阳光好,土壤肥沃,。没有或者很少有其他的竹子跟它抢地盘, 俗称“放山竹,出笋多而且大。而且主鞭比拟容易判断寻找,但其出笋的位置往往较远。最后讲几种方法。1.看土壤裂痕。冬笋在土壤中膨大时,迫使土壤产生以一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的裂痕,浅的可以遇见嫩青、黄笋尖。脚踩时松软有弹性,用锄头挖时感觉松软,当然也可以结合主鞭的方向寻找笋的位置。2.在晴天的上午,在已全垦过的竹林地内发现有小小圆圈并呈黑色湿润状态的地方,多

9、半能找到笋。因为笋在夜间蒸发了一定的水分,当然这样的前提是笋够大,而且接近于地表。当然在开垦过的竹林地里寻笋时候,由于土层过于松软,裂缝往往是一条线,千万不能放过。既然讲了裂缝的问题,回到理论,土层太硬,或者太松软裂缝很小,只有在土层不太松软的情况下往往裂缝明显。有时候出笋的土层上有小石头或者硬物,其出现了起翘的现象,那证明下面有笋在顶了。 第三种挖翘青鞭笋:选择2-3年的老青鞭,顺挖3.找到子鞭,但是子鞭无力,可顺挖到主鞭,其笋往往生长在分叉处。4.挖退笋孔笋,竹能够方案生育,当笋太多时候能退笋,退笋孔往往是主鞭的所在,前一年退笋孔,少数鞭重新生长出笋。也可以顺挖寻找,但是几率非常小。因为当

10、年出笋后,此鞭的出笋位置往往不在附近了,可以结合去寻找竹笋位置,如果是开山顺挖的话,工程量比拟大。挖笋规律千变万化,不可一味靠一条规律或者一条检验而一劳永逸,那是不现实的,但是变规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冬笋是鞭上的侧芽发育而来的,毛竹是冬笋发育出土变毛笋成竹而来的,鞭笋是竹鞭的嫩头。毛竹冬笋采收技术1、技术要点开穴挖冬笋从10月中旬开始,在孕笋竹株的周围仔细观察,一般地表泥块松动或有裂缝,脚踏感到松软的地下,可能有冬笋,用锄头开穴挖取。沿鞭翻土挖冬笋先选择竹株枝叶浓密,叶色深绿的孕笋竹,从第一盘枝指引的方向,判断去鞭方向是一致或者比拟接近的,可以先在基部附近浅挖一下,找出黄色或棕黄色的壮鞭,再

11、沿鞭翻土找到冬笋而进行采收利用。全面翻土挖笋结合冬季松土施肥,对竹林进行抚育垦复,中翻20 cm左右,切忌大块翻土,以防鞭根损失和折断,翻土时见有冬笋,那么可一次性挖掘。采取以上方法进行冬笋采收,应注意的事项为:不伤损竹鞭、鞭芽和鞭根,并覆土,更不能挖断竹鞭;同一竹鞭可能会长出2-3个冬笋,可以全挖或挖大留小,促进小的笋芽发育成大笋;采取全垦方法挖笋之前,林地适当补充肥料,以促进其他笋芽孕笋萌发。2、冬笋采收的乡土经验“先看竹叶后挖鞭,碰到芽头尖,嫩鞭追后老鞭向前牵 在12月底农历,在竹叶发黑又带黄叶的大年竹周围找竹鞭,挖到带有尖笋芽时,如碰到嫩鞭往后追,老鞭向前挖一定有冬笋。“老鞭开叉追新鞭

12、,追到十八步边 追老竹鞭到头时,往往有新发的竹鞭,从发鞭起点开始追,到第18节一般80 cm左右时,就有冬笋。“找不到鞭,春笋洞边 指找不到竹鞭的时候,可追挖春笋笋穴内的竹鞭,一般在往年出春笋的附近往往就有冬笋。“开枝低,竹枝粗,双开叉竹笋多意思是指开枝低、竹枝又粗,最下层竹枝双开叉的大竹,往往长得笋多。“下山鞭,鞭长、节长、笋少,上山鞭,鞭短、节短、笋多那要看竹子:1、看竹子的最低的枝是单枝还是双枝,单枝是公,双枝是母。2、看成年竹的竹尾斜向那一边。一般来说只有母竹才有,然后顺着竹尾方向的竹根去找。采挖冬笋如何看竹鞭的走向很多有经验的挖笋人都知道,要想找到藏在地下的冬笋,非常不容易,有两种方

13、法,一是看地面是否有裂隙,如果有那一定是冬笋快出土了,看准那个地方小心的挖下去,不要太粗鲁哦,因为那样很容易把冬笋挖烂,还有一个方法是看竹鞭的走向,找一棵竹叶茂盛的竹子,(竹叶茂盛说明这棵竹子是大年,产冬笋,如果竹叶少而且偏黄,说明这棵竹子是小年,不产冬笋看它的竹枝,如果竹枝是朝向东西方向,那么竹鞭一定是南北走向,找到了竹鞭,跟着竹鞭挖,很快就能挖到冬笋,不过在挖的时候千万不要碰到笋芽,因为那很可能是春笋或来年冬笋的笋芽。寻找冬笋的技巧冬笋是春笋的雏形,春笋是冬笋的开展,它们都由竹鞭上的笋芽发育而成,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一般竹笋长出土面前称为“冬笋,出土后叫“春笋。竹林冬天挖掉一部份冬笋,对春笋

14、的数量不会产生很大影响。不过,挖冬笋必须了解竹子的习性,掌握以下根本要领。一、 是看天气采挖冬笋,冬笋,从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3月都可以采挖。初冬时期天气温暖的年份,冬笋要提早挖,在竹笋休眠后,冬笋停止生长时开始采挖。冬笋挖取的标准,是每支竹笋重不少于0.25公斤。要注意的是,下雪天不要去采挖冬笋。另外,小年竹山,应少挖或者不挖冬笋。看竹林土壤肥力采挖冬笋土壤肥力高的笋用竹林,除了必要的留养母竹外,加大冬笋采挖量,能够调节养分分配,促进其他笋芽萌发,提高竹笋产量,俗话说“挖光冬笋,促发春笋。肥力缺乏的竹山,不能多挖冬笋,否那么春笋数量就会减少。前面讲的是看天、看地挖冬笋,接下来介绍几种冬笋采挖

15、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全面翻土挖笋法这种方法只能结合竹林冬季松土、施肥进行。把竹林细致深翻,深度为3040厘米,同时埋入农家肥。翻土时遇到冬笋,就一次性地挖取。第二种方法是沿竹鞭翻土挖笋法首先,在34年生的状龄母竹中,选择枝叶浓密、叶色深绿,并带有几片黄时的孕笋竹。然后,在它附近浅挖,寻找黄色或者是棕黄色的竹鞭。再是,顺着这类竹鞭翻挖,发现竹鞭上须根兴旺时,继续向前挖,挖到竹鞭向地下伸去的地方,大多数能找到竹笋。还有,就是竹鞭断处的附近,一般也有冬笋,并且能找到对座笋。第三种方法、是开穴挖笋法在竹林中,如果发现地表泥土松动或者是开裂,裂缝有一个中心,并向四周延伸,用脚踩时土壤松软,这里肯定有冬笋,

16、轻轻扒开就可取笋。不管采用那种方法采挖冬笋,翻挖土块都要细小,以免损伤竹鞭和笋芽。另外,挖笋时在笋穴内适量追肥,然后用土填平,可以促发春笋。挖笋子的是一个既复杂的而又简单的过程,我个人觉得这是要看天赋的,每当不刻意我过竹林的时候,我都会习惯性的东张西望,当然我望的不是竹林的风景,而是看那株竹子枝叶茂盛,而且青密多枝,往往这样的竹子是喜欢长竹笋的,而这样的竹子,一般长在出山竹(一片竹林的边缘地带的竹子)上.因此挖笋子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去一片竹林的深处挖,因为出山竹阳光好,土壤肥沃,没有或者很少有其他的竹子跟它抢地盘,所以长的往往非常茂盛.这个时候,就是它长笋子的最好时机了.当你进入到一片竹林,并且选中了一株这样茂盛的出山竹的时候,你就可以考虑开始挖笋子了.首先,笋子是长在竹子的跟上的,也就是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