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话养生食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39734908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人话养生食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代文人话养生食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代文人话养生食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人话养生食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人话养生食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文人话养生食材竹笋 竹笋以色洁白、质细嫩、味清鲜而被视为“菜中珍品”。白居易在食笋中对它赞道:“紫箨折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轼在初到黄州中也对它大加赞赏:“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陆游以“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盛赞江西的“猫头笋”。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的诗句,对鲜笋烧鲥鱼的赞美之情更是跃然纸上。 松花 松花具有保健美容功能,在古代被列为贡品。苏轼爱吃用松花做的食品,他把松花、槐花和杏花入饭共蒸,密封几日后得酒,并歌咏道:“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

2、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 百合 百合由“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百片合成”而得名,自古以来被作为吉祥之物为人们所钟爱,是一种营养丰富、利脾润肺的食品。陆游喜食百合,曾作“更气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的佳句。 荠菜 荠菜具有独特诱人的清香和美味。苏轼用“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的诗句对它揄扬。陆游更是嗜荠成癖,咏诗赞其鲜润和香口:“ 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甚至“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了。 茼蒿 茼蒿具有开胃、健脾的作用。陆游视茼蒿为天赐佳蔬之一,其初归杂咏诗云:“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

3、可逃”,竟将采摘茼蒿比喻为仿佛置身于远离人间的仙境。 菊花 菊花在我国素有“延寿客”之称,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习惯。“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的吟唱或许是食菊最早的见证。李峤(644713年,唐代诗人)的九日应制得欢字诗曰:“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王维诗云:“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郑板桥的“南阳菊水多蓍旧,此是延年一种花。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教霜鬓变成鸦”,描写的就是古代郦县一带饮菊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的事。 葡萄 葡萄的营养价值很高,其果肉、根、叶均可作药用。神农本草经说葡萄“味甘

4、平,主筋骨湿痹,益气增力”,而用葡萄酿制的葡萄酒更是具有滋阴补脾、健胃强身、益气安神的作用,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喜欢喝葡萄酒,写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名句。李时珍说葡萄酒“暖腰肾,驻颜色,耐寒”,这说明对于长期驻守苦寒边塞的王翰,的确应该适量常饮葡萄酒。 芡实 芡实是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种仁,因其茎上花似鸡冠,苞形类鸡,故有“鸡头”之称。芡实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等作用。神农本草经说芡实有“补中,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的功效。苏轼养生之道中有一条就是吃芡实,吃法颇为奇异:时不时取刚煮熟的芡实一粒,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他每天用

5、此法吃芡实1030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据说苏轼还极喜爱吃用芡实煮成的“鸡头米粥”, 每日一碗,将其作为自己的食疗佳品,并谓“粥既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 茯苓 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说它“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如今,茯苓膏、茯苓饼、茯苓茶等都是有名的滋补食品。苏轼的弟弟苏辙小时候体弱多病,吃了好多药也不见好,后经名医指点,开始每天吃茯苓,一年后身体就变得康健了。痊愈后的苏辙对茯苓称赞道:“解急难于俄倾,破奇邪于邂逅”。这之后,他便开始研究茯苓养生。他认为,茯苓乃补肾脾之养生珍品,并在服茯苓赋并引中写道:“松脂流入地下为茯苓,茯千岁,举则为琥珀”。服茯苓“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若久服则能“安魂魄而定心志”,“颜如处子,绿发方目;神止气定,浮游自得。然后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乎无穷”。 栗子 常食栗子可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药王孙思邈称之为“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李时珍曾介绍栗子食疗方法“以袋盛生栗,悬挂风干,每晨吃十余颗,随后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苏辙以诗赞赏栗子:“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