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安全乘船和划船范文大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39733990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 安全乘船和划船范文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二课 安全乘船和划船范文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二课 安全乘船和划船范文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二课 安全乘船和划船范文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二课 安全乘船和划船范文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课 安全乘船和划船范文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 安全乘船和划船范文大全(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第二课 安全乘船和划船范文大全 二年级口风琴划船歌的教学说课稿 口风琴作为“历史悠久”的课堂教学器具,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独特功能。许多学校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学习学口风琴了。那如何快速有效的教会学生一首新的曲子,一直是我们音乐教师探索的问题。从2021年到至今我一直开展口风琴教学,自己逐渐积累了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文章就例举二年级口风琴曲划船歌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兴趣:“前奏曲”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因而,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和

2、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 1.精心导课,巧妙激趣。 万事开头难,要上好一节生动的口风琴课,开始的导入是很非常重要的。导入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一块磁石一样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一个简短而成功的导入,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臵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不同类型的乐曲又要采用不用的方法进行。 2.教学目标: 1.熟悉do.re.mi.fa.sol的弹奏,学习正确呼吸和进行长短音练习。 2.在划船的情景中学奏划小船,用划船的动律解决乐曲中的换气难点。 3.有创造的、有情绪的合奏表演划船歌。 3.教学准

3、备: 口风琴、钢琴。 二、教学过程: 一、学生口号 你们的口号声真响亮,让老师看出了你们的自信。那么就和张老师一起走进我们快乐的音乐课堂吧。首先活动活动我们的手指,手指游戏。 二、新曲教学 (一)激趣的导入 上课了,教师亲切地问学生:“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划着小船去郊游。”接着教师问学生:“那你们知道小船是怎样划的呢。”媒体播放划小船的片段,然后教师让大家自由的来模仿划小船。有的同学说:“小船要轻轻的划,要有一定的节奏。”有的说:“我划过小船,在划的时候要注意平衡要左右开工。”接着老师就出现了一个节奏:|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马上就把划小船的节奏模仿的惟妙惟肖。最后老师说:“看着同学们这

4、么高兴的划着小船老师就给大家用钢琴来伴奏同学用口风琴来弹节奏吧。”于是教师弹奏着划船歌,同学们运用固定指法固定音高进行的节奏练习,音响效果整齐划一,和谐一致。 于是,口风琴的学习就在这诗情画意的意境中积极展开着 老师吹奏划小船,学生聆听。老师吹奏的好听吗。你们想不想也和老师一样吹奏的一样好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划小船这首歌曲。 (二)学习节奏 哪位同学划过小船,谁来模仿一下划船的动作。指名做动作。 教师弹奏划船歌,学生根据的节奏做划船的律动。感受旋律的美 (三)以“唱”体验,分析乐曲。 出示谱子a、教师逐句教唱b有感情的演唱曲谱。 (四)讲解指法,分组合作,逐句练习。 1、讲解指法,师再次弹奏,

5、让同学们看指法。a、老师右手演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弹唱旋律。b、巩固性练习,同桌互查来练习,由同学之间互相寻找不足点,并改正。c、一齐边弹指法边唱旋律。d、出示气息标记,学生做吐吸气练习。e、配合指法,做吐吸气练习(1-2遍) 8、结合吹管,分小节学习全曲。 2.分组合作练习。 (1)自主探索划分乐句、探索指法。 (2)尝试合作、积极评价自己和他人。 3.齐奏,找出难点,逐句练习。 设计意图:口琴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成 四、五人一组,因为自己选择的小组具有凝聚力,要求小组成员互帮互学,集体进步。一段时间后根据进步的大小进行“优升劣降”重组。这样使学生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也激发

6、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形成团结奋进,不甘落后的良好氛围和比学赶帮的学习浪潮。 (五)运用划船的动律解决乐曲中换气难点。 1.教师再次演奏,找一找老师演奏过程中换气的地方2.学生跟着唱一唱。,把换气的地方形象的比喻成划船划三下休息一下的情景。音与音之间不准间断,要圆滑平稳的气息,就像划船时要划的稳、划的均匀。 3.学生自由练习。 设计意图。换气的地方形象的比喻成划船划三下休息一下的情景,。有机结合情景性的节奏导趣、审美引趣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动机,排除器乐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枯燥感,让学生能比较持久地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项活动中。 三、合作演奏,创意评

7、价。 1.合奏演奏,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自由组成若干小组,有口风琴组、打击乐器组、演唱组等,要求学生自己创设各种角色、节奏等音乐元素。 2.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创意奖。 设计意图。在合奏中学生体验到合作的愉快,感受到蕴含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同时有创意的评价不仅鼓励着学生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使他们的学琴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性。 声乐在那遥远的地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声乐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划船,下面就教材,教法,学法和环节等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计和构思。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音乐基础版第五单元,是在学习了声乐中歌

8、唱的呼吸和共鸣之后,着重训练咬字吐字的一部分,在教材和声乐演唱中,严谨的咬字吐字,能够提高演唱技巧和水平、正确的传情达意。在我们歌唱的学习和实践中,除了获得良好的发声方法外,还应该做到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进而达到以字行腔,字正腔圆的艺术演唱效果,从而更好的传达声乐作品的情感。因此,歌唱的语言,也就是咬字吐字的学习极其重要。 学生分析。本节课面授的群体是幼儿教育班的学生。她们是一群活泼、开朗、求知欲,尤其是对专业课学习欲望较强烈的学生,同时,她们在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声乐学习后,初步掌握了正确的演唱方法,具备的了一定的歌曲演唱能力,咬字吐字的练习能够提高她们演唱歌曲的水平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因此我确定

9、 如下: 通过对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划船歌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不同歌曲的演唱特点和咬字吐字方法,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 展需要的教育能力,让学生开口唱,能演唱,能弹唱。耐心、细心、童心这“四心”的基本职业素养,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如下: 合以及歌曲的二次创作。 教学方法。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我使用“创情境、重探究、多合作、获知识、享应用”五步教学模式和情境、体验、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比如 在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辽阔的青海大地,想象着美丽的哈萨克族姑娘,体验青海民歌的特点,从而进行歌曲的表演和创作。 学法指导。教学中,指导

10、学生运用练习法、律动游戏法、交流探究法进行学习。比如儿歌表演唱划船歌学习中,是练习法、律动游戏法、创作法的结合,学生参与度高,增强了课堂的兴奋点,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为学生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具有实用性,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教学过程:共分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承上启下导入新课 承上:在视唱练耳课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谱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节奏型。启下: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带词视唱来演唱歌曲。不仅提高视唱水平,还递进到表演唱,从而增强学前声乐课的实用性。 第二环节:带词发声提高兴趣 发声练习针对实际演唱歌曲的需要和声乐集体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儿歌式带词练习,以拓展学生的音域,提高声乐技巧。从以往

11、上课实践的情况来看,比起单纯的母音练习,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接受度高,教学效果良好。最重要的是,可以应用在今后的幼儿教育教学中。 第三环节:带词视唱演唱歌曲 在学唱歌曲中,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1)欣赏歌曲的示范音乐,同时范唱,让学生获得对歌曲的整体感受。 (2)跟钢琴视唱歌曲的歌谱,重新复习什么是弱起小节,注意音准、节奏的把握。特别是每段歌词的结尾处。 (3)带词视唱,在唱好音准节奏的基础上,提示学生唱出歌曲的风格,把握乐曲浪漫、幽默的情趣。 第四环节:演唱创新表现歌曲 运用多媒体,跟随伴奏音乐演唱歌曲,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时,提示学生咬字吐字清晰,注意声音的状态,跟着音乐,充分发挥想象,以表

12、现歌曲的情感。 演唱儿歌划船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创编出各种儿童韵律动作,进行情境模拟。比如,边做划船的动作边演唱,使歌曲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领悟到,儿歌的演唱不仅是唱而已,还要在歌唱中舞蹈,在歌唱中游戏,愉悦身心,获得知识。并进行歌曲二次创作,重新填词,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第五环节:课堂拓展蒙台梭利 学习贯彻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思想精髓,引导学生将来在她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选择有主题思想、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寓教于乐,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教学效果: 依靠以上五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视听到视唱,由演唱向表演唱过渡。学习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能够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提高演唱民歌

13、时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民歌特色;幼儿歌曲划船的演唱与创作,能让学生提高幼儿歌曲语言演唱水平,以适用于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儿歌教学的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如下: 1.背唱两首歌曲,进行歌曲的咬字吐字的深加工。 2.进行儿歌歌词的重新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歌词要押韵。 课堂小结 一,说教材,说学生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童年中的学唱歌曲摇啊摇。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1,欣赏,学唱具有童趣,真挚感情的歌曲,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2,音乐知识能力方面涉及认识图形谱,更好的体验旋律,并能准确的进行模唱

14、,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并能用正确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歌曲摇啊摇是一首上海童谣,d调,8/6拍,这首歌充满了浪漫轻柔的色彩,歌词简朴真挚,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轻声诉说,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珍惜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是一个思维有具体转化为抽象的过度阶段,这一时期,孩子的勤奋敢与自卑感是相对的,她们喜欢被认可和肯定,乐于主动参与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感受音乐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识谱和节奏能力。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中,对音乐课程的定位是:“以音乐审美为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表现为人们学习中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创造艺术坏境,血染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兴趣。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应有机的渗透在美感与情境当中,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情感态度与价值 演唱摇啊摇,感受歌曲中温馨美好的情绪,了解生活的美好,从而珍惜时间,珍惜自己的童年生活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以及创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学习8/6拍,并能准确理解强弱关系,并准确掌握旋律的高低起伏,了解反复记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准确的唱摇啊摇,并且可以用打击乐器,准确的打出适合歌曲的节奏。 教学难点。8/6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