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管理年”活动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397308856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创新管理年”活动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技创新管理年”活动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技创新管理年”活动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科技创新管理年”活动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科技创新管理年”活动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创新管理年”活动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创新管理年”活动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创新管理年”活动总结2010 年是集团公司确定的“科技创新管理年”。集团公司认真扎实地开展了“科技创新管理年活动”,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和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逐级落实科技创新工作责任、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应用等工作措施的实施,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均得到较大提升, 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得到加强, 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技术中心的核心作用逐步凸显, 高效、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推动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2010 年,技术中心建设步伐加快,新技术引进、开发和指导应用的工作职能得到完善和强

2、化, 其在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中的核心作用逐步凸显。 以省级技术中心的建设为基础, 逐步构建了集项目管理、科研开发、推广转化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制定形成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 自主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初步形成了高效、 严谨、功能较为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以董事长为组长的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了指挥决策作用,推动了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整体工作的全面提升。 由技术研发中心牵头组织抓好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落实, 为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建立起了组织保证平台。 各基层单位由分管领导负责的科技创新工作小组,工作执行力度和独立开展工作能力逐步加强, 成为公司科技创新高效

3、的工作单元。 以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为基础, 以技术中心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及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级的多项科技任务。 先后与 * 省建科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协作编写国家行业标准 * 和* 。以提高企业管理质量水平为目的, 与* 省质量认证中心协作完成省标准 * 和 * 的编制。通过参与标准的编制,提高企业在相应行业领域的地位,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二、科技创新管理工作职能建设得到加强,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工作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充分发挥技术中心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带动作用, 逐步完善了集团公司和基层单位科技创新工作两级管理职能, 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得到

4、稳步提升。各基层单位均能立足本单位工作实际, 科学选择本单位科技创新的工作重点和科研课题, 由技术研发中心对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统筹考虑,统一规划,年初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很好地将工作责任逐级分解、 分步落实并实现工作全过程监督。 各基层单位按照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统一规划和工作计划, 认真主动地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通过实践,形成了立项、研发、过程控制、总结提高、鉴定、推广、应用等一系列规范的工作流程,从而使科技创新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三、科技创新氛围逐渐形成, 员工科技创新意识逐步提高,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实际工作中, 为激发员工丰富的想象力和

5、创造力, 提高全员创新意识,公司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办法,提高奖罚力度,用机制激励人才,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投身研究工作的热情。 鼓励员工从身边的实际工作着手、从细处着手,在施工细节技术等方面进行小改小革,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召开技术经理座谈会将创新有关意见和建议进行传达,并深入基层单位与有关人员就科技创新成果的创建方法、 类别、途径等分别交流, 对各单位提出的创新点进行现场查看, 帮助他们提出改进意见。通过以上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各单位人员创新意识明显加强, 并能够主动总结、 上报实际工作中科技创新成果和好的工作建议, 积极协助由集团公司完成材料整理、 成果推广和上报等工作

6、。本年度,集团公司在自行开发应用的创新技术方面工作成绩显著。其中,安全方面:竹胶板及多层板护栏、万能连墙件等;四新技术应用方面:数字化钢性模板支撑新工艺、碗扣式脚手架技术;质量保证方面:后浇带定型模板技术、钢筋卡箍保护层控制技术;技改方面: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固定装置、大型异型构件吊装专用吊具、顶棚吊筋组合胀栓紧固装置、 应急照明控制电路、 线路断电防盗自动报警器等四个方面 25 项技术。这些技术都是我们基层施工技术人员经过实践、总结形成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其中, 11 项已申报专利,转化为集团公司自主知识产权, 其他部分经过广泛应用, 促进了公司的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了集团公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

7、、科技交流合作更加广泛与深入, 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加大,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集团公司始终把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 “科教兴企” 战略的关键环节, 努力打造一支推动企业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公司加强了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活动, 先后组织人员到北京、杭州、无锡、 * 、* 、* 等地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极好的开拓了视野。为加大与外部的技术合作,集团公司还通过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的建设, 以项目为依托, 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通过先进科研项目的立项进行联合开发, 用实践锻炼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加快了技术创新工作步伐, 培养并造就了一大批年轻的技术带头人和技

8、术骨干。为了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促进科技创新水平和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公司内部组织了众多成效显著的活动和培训。一是,召开集团公司内部成果现场发布交流会。 为交流度集团公司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促进公司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和 QC小组活动的健康发展,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了“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成果发布交流会”。 发布和交流以共同提高为目的,参加人员各抒己见,技术中心负责对优秀的成果和经验进行推广运用。项目部QC小组对本项目进行分析、研究,选择攻关课题,在课题选择时,注重与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及四新技术的应用相结合,不断提高QC小组课题的技术难度,进行课题攻关。各分公司把自己的课题上报集团公司技

9、术中心, 技术中心对于重点课题给予特别指导。 待活动结束后, QC小组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形成成果资料。本年度发布会于 3 月 16 日召开,土建、安装、科技开发、机施、装饰、窗业等14 个单位参加,共有11 项成果参加发布,效果良好。二是,开展工法培训,提高了技术人员技术创新能力。工法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 是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通过编写工法,可以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经验进行不断的系统总结和创新,形成本企业独有的管理和技术财富,有助于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全年集团公司加大工法培训力度,先后组织各类工法培训 120 人次。通过培训和工法的实际编写, 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

10、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企业工法编制水平有较大提高,为下一步省级工法、国家级工法的编制申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三是,适应建筑形式发展,宣传建筑节能知识。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建筑体系, 为普及低碳建筑、节能建筑等知识体系,集团公司收集整理了近50 条建筑节能常识,通过平台、网站、昌大建设报等形式对集团公司管理人员进行知识普及,使全员更加清晰认识到行业发展趋势,有助于公司产业方向的正确调整。通过组织集团公司内部成果现场发布交流、 工法培训、现场观摩、座谈会等活动形式,以及利用公司办公平台、网站、昌大建设报等手段,给职工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平台,使他们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

11、针政策, 了解技术进步发展态势, 掌握科技创新的规范、工具和手段,尽快推广应用创新技术,从而逐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五、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和荣誉集团公司投入大量的资金, 支持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 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0 年共申报专利 11 项、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10 项,获批专利 10 项,其中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8 项。获得国家 QC成果 2 项、省级建设工程 QC成果 1 项、市级 QC成果 2 项、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管理成果 1 项、全国技术创新先进成果 1 项、省级工法 18 项、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创新奖 9 项、省级科技创新成果查新

12、10 项。主编 2 项国家行业标准、 2 项* 省地方标准。 3 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 9 项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集团公司被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评为全国技术创新先进企业、 被中国工程建设协会评为全国工程建设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被授予 * 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 * 、* 二同志获得国家 QC诊断师资格; *同志被评为 * 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领导者; * 、* 二同志被评为全国工程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 被评为全国技术创新先进个人。在技术革新上, 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和小发明、小创造及技术改进项目,通过评选采用的25 项建议和技改项目在施

13、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人关心科技进步、人人参与技术创新成为集团公司创新水平不断前进的动力。六、科技创新工作亮点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年活动”的开展,科技创新成果的申报数量比往年增加;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 特别是一线施工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成果总结、 工法编写及专利申报等方面主动性明显增强;逐渐完成了集团公司的技术中心建设和技术管理标准化、 自主知识产权保护自觉化、 人才队伍建设多样化、 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工作目标;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氛围大大提高。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年活动, 涌现出了一批科技创新先进企业单位和个人。其中活动开展较好的有二分公司、四分公司、八分公司、装饰公司、机施分公司

14、,这些单位领导重视,工作积极主动,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组织能力,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做出突出成绩的有:二分公司 * 、四分公司 * 、八分公司 * 、装饰分公司 * 、* 、机施分公司 * 。希望这些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为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七、科技创新管理不足之处经过一年的科技创新管理年活动, 可以看出,集团公司的科技创新体制基本得到了理顺, 技术人员科技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 创新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和提高,但是,从总体来讲,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创新体制还需要进一步理

15、顺和完善, 全员创新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公司下发科技创新工作意见,要求建立创新工作机制, 我们有的单位领导回去,仅把意见进行交代后,即不闻不问,直到公司催问的时候,才过问一下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至于怎么做的,做的水平如何,基本不管。个别单位仅是根据项目情况, 由领导直接指派某个别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果进行材料总结和分析,成果的水平由项目管理人员的水平来决定,分公司一级没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来负责本项事务,这就造成了项目上的一些好的做法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整理,有的成果总结水平不高。这些情况,对一个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的企业来说都是不正常的,要想实现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加强全员创新意识,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是必须的条件。二是自主创新能力, 还有待加强,创新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2010 年集团公司虽然出现了几十项创新技术,这些创新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