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第1章 绪论 11.1 课程设计目的 11.2 工程概述 11.3 设计任务 1第2章 设计依据 22.1 主要参考资料 22.2 设计范围 22.3 设计参数 22.3.1 室外设计参数 22.3.2 室内设计参数 22.4 设计原始资料 22.4.1 土建资料 32.4.2 建筑结构 32.5 动力与能源资料 32.6 其他资料 32.7 朝向修正率 4第3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53.1 热负荷组成 53.2 负荷计算 53.2.1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 53.2.2 主要计算公式 53.3热负荷计算 6第4章 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74.1 循环动力 74.2 供、回水方式 74.3 系统敷设方式 84.4 供、回水管布置方式 8第5章 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95.1散热器的选择 95.2 散热器的布置 95.3 散热器的安装 95.4 散热器的计算 9设计总结……………………………………………………………………11第1章 绪论1.1 课程设计目的综合课程设计(二)是学生在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课—《暖通空调》、《锅炉及锅炉房设计》、《供热工程》、《流体输配管网》等——所必须进行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多层建筑采暖设计,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基本的训练,为毕业设计作好准备。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2 工程概述本工程为甘肃省兰州市某建筑小区,整个建筑物为7层,建筑总供暖面积约4730平方米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该工程采用接外热网下供下回式分户热水供暖系统,楼梯间不供热热源由城市热网提供,引入口管径为DN701.3 设计任务本设计为整栋小区冬季热水供暖工程设计主要内容为:(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五)管道水力计算(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七)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第2章 设计依据2.1 主要参考资料1. 李德英,许文发 供热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陆亚俊 暖通空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 陆耀庆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 李岱森 简明供热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2 设计范围本次设计任务为整栋小区冬季采暖系统设计。
采暖日期为11月18日~3月18日本采暖设计,已经给出热媒,并由城市热网提供2.3 设计参数2.3.1 室外设计参数根据建筑物所在的地区是甘肃省兰州市,查附录,将哈尔滨市冬季室外气象参数列在表2.1中:表2.1 冬季室外气象参数表地理位置大气压力(Kpa)室外平均风速(m/s)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甘肃省兰州市99.155.1-8.8642.3.2 室内设计参数根据设计建筑类型,确定室内设计参数如下:室内供暖温度为18℃2.4 设计原始资料2.4.1 土建资料本工程为甘肃省兰州市某小区,整个建筑物为7层,建筑面积约4730平米,层高为2.8米2.4.2 建筑结构墙体均选用粉煤灰烧砌砖块外窗:单层玻璃两扇推拉铝框窗,不带上亮内门:单层木门,门型为无上亮的单散门2.5 动力与能源资料1. 热源:城市热网2. 热媒:热水参数tg=95℃ th=70℃3. 热力入口位置: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详见图纸标示)2.6 其他资料采暖设备要求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该设计中采暖设备选用散热器供暖对散热器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热工性能方面的要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值越高,说明其散热性能越好。
提高散热器的散热量,增大散热器传热系数的方法,可以采用增加外壁散热面积(在外壁上加肋片)、提高散热器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和增加散热器向外辐射强度等途径经济方面的要求,散热器传给房间的单位热量所需金属耗量越少,成本越低越好安装使用和工艺方面的要求,散热器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承压能力;散热器的结构形式应便于组合成所需要的散热面积,结构尺寸要小,少占房间面积和空间,散热器的生产工艺应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卫生美观方面的要求,散热器要外表光滑,不积灰和易于清扫,散热器的装设不应影响房间的观感使用寿命的要求,散热器应不易被腐蚀和破损,使用年限长2.7 朝向修正率北朝向: 10%;东、西朝向: -5%;南向: -20%第3章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供暖热负荷是设计中最基本的数据它直接影响供暖系统方案的选择、供暖管道管径和散热器等设备的确定、关系到供暖系统的使用和经济效果3.1 热负荷组成1、基本耗热量(屋顶、墙、地板和窗耗热量);2、围护结构修正耗热量(朝向、风力、高度影响的修正);3、冷风渗透耗热量3.2 负荷计算3.2.1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1.外墙根据设计资料,250mm厚 传热系数K=0.22w/m·℃。
2.外窗根据设计资料,单层玻璃两扇推拉铝框窗,不带上亮,传热系数K=5.0w/m·℃3.门单层木门.门型为无上亮的单散门传热系数K=2.2w/m·℃4.地面保温地面,传热系数K=0.6w/m·℃3.2.2 主要计算公式由于冬季室外温度的波动幅度远小于室内外的温差,因此在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中采用日平均温差的稳态计算法,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3.4)式中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形成的热负荷(W);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围护结构面积(㎡);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确定3.朝向修正率参考本设计2.7节;4.风力附加率 本设计不必要考虑风力附加;围护结构的高度附加 本设计中建筑只有一层高为4.2m,因此在本设计中高度附加可以 忽略6.冷风渗透耗热量 =0.278Vρw (3.5)式中:——冷风渗透耗热量(W); V——经门、窗隙入室内的总空气量,m3/h; ρ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本设计取1.2kg/m3;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 =1KJ/(kg·℃)。
3.3热负荷计算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8.8℃;因为内墙、楼板之间的传热温差在2℃之内,低于5℃,不考虑内墙、楼板耗热量已知 :维护结构的条件如下外墙 :砖墙,内墙抹灰 K=0.22W/㎡·℃ 外窗:单层玻璃窗,两扇推拉铝框 K=0.22W/㎡·℃ 门:单层木门.门型为无上亮的单散门 K=2.2W/㎡·℃ 屋顶:水泥砂浆 K=2.2W/㎡·℃ 地面:保温地面 K=0.7W/㎡·℃ 甘肃省兰州市市室外的气象资料:供暖室外的计算温度tw=-8.8℃室内计算温度 18℃,厨房计算温度15℃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Vpj=5.1m/s (负荷计算见附表)第4章 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热水采暖系统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条件,考虑功能可靠、经济,便于管理、维修等因素,采用适当的采暖形式4.1 循环动力根据设计资料中给出动力与能源资料为城市热网提供热媒(热水参数tg=95℃,th=70℃)且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4.2 供、回水方式供、回水方式可分为单管式和双管式双管热水供暖系统:因供回水支管均可装调节阀,系统调节管理较为方便,故易被人们接受,但双管热水供暖系统由于自然循环压头作用,容易引起垂直失调现象,故多用于四层以下的建筑。
按其供水干管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上供下回、中供下回、下供下回、上供上回等系统本设计采用上供下回式系统单管热水供暖系统:构造简单,节省管材,造价低,而且可减轻垂直失调现象,故五到六层建筑中宜采用单管式采暖系统,不过一个垂直单管采暖系统所连接的层数不宜超过十二层层数过多会使立管管径过大,下部水温过低,散热器面积过大不好布置,为了提高下层散热器的水温可设成带闭合管的单管垂直式采暖系统本工程为小区需分户热计量,又总建筑为七层,由上述比较及分析可以确定本工程采用立管为下供下回异程式、干管为水平异程式热水供暖系统4.3 系统敷设方式系统敷设方式可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系统水平式热水供暖系统:水平式采暖系统结构管路简单,节省管材,无穿过各层楼板的立管,施工方便,造价低,可按层调节供热量,当设置较多立管有困难的多层建筑式高层建筑时,可采用单管水平串联系统但该系统的排气方式较为复杂,水平串联的散热器不宜过多,过多时除后面的水温过低而使散热器片数过多外,管道的膨胀问题处理不好易漏水垂直式热水供暖系统:结构管路简 单,节省管材,施工管理方便,造价低,但易造成垂直平失调在无需考虑分区问题,目前被广泛采用根据上述比较与分析,结合本工程单层散热器较多,房间结构简单,无需考虑分区问题,所以,本工程采用垂直式系统。
4.4 供、回水管布置方式供、回水管布置方式可分为同程式和异程式异程式系统布置简单、节省管材,但各立管的压力损失难以平衡,会出现严重的水力失调现象而同程式系统可消除式减轻水力失调现象,故有条件时宜采用同程式系统本设计采用同程式系统根据建筑特点,本工程采用同程式系统,即在底层设一根总的回水同程管第5章 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5.1散热器的选择 选四柱760型散热器,明装,它结构简单,耐腐蚀,使用寿命长,造价低,传热系数高;每片散热器的面积少,易组成所需散热面积5.2 散热器的布置散热器布置一般安装在外墙窗台下,这样沿散热器上升的对流热气能阻止和改善从玻璃下降的冷气流和玻璃冷辐射的影响,使流经室内的空气比较暖和舒适;为防止散热器冻裂,两道外门之间,门不准设置散热器在楼梯间或其它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由单独的立、支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散热器一般明装或装在深度不超过130mm的墙槽内,布置简单,本设计采用明装;在垂直单管或双管热水供暖系统中,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器可以串联连接;贮藏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可同邻居串联连接;考虑到传热效果,本设计散热片安装形式为同侧的上进下出。
本设散热器布置见平面图5.3 散热器的安装 底部距地面不小于60mm,通常取150mm;顶部距窗台板不小于50mm;背部与墙面净距不小于25mm5.4 散热器的计算1、以101的南卧室为例: 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