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在公司运营管理中的运用[摘要]企业管理实践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运用并建立耗散结构以其中 的熵流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管理的无序与企业组织的不稳定性问题文章对企 业管理活动中如何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有效分析、诊断及解决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进行了探索[关键词]企业管理耗散结构熵流控制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始于现代科学的拓荒者普利高津 (I. Prigogine), 以普 利高津为首的布鲁塞尔学派认为,只有在非平衡系统中,在与外界有着物质与 能量的交换的情况K,系统内各要素存在复杂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时才可能产生自组 织现象,并且把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自组织有序态称之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 论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国内某A公司在管理变革的 诊断及推进过程中将耗散结构理论既作为 “诊病的工具”,同时又当作“治病的 良方”,给企业的现行管理状况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查 ,为企业的管理提升及规范 公司运营进行了探索一、病情诊断:企业管理系统距真正意义上的耗散结构还有多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处于一个与外界不断进行 资 源交换的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并具有非线性特征的状态,但具备生成耗散结 构 的条件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生成耗散结构。
以此为出发点对企业目前的状况进 行一下反思,看距离真正的耗散结构还有多远的距离?1. 公司的系统够开放吗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开放是系统有序化的前提, 是耗散结构得以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首要条件从对A公司的诊断分析结果表 明,组织已经具有一种很严重的固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对新的管理思想、 工具及方法的吸收程度不但十分有限,而且似乎产生了一种天然的排斥心理因 此,应重点分析挖掘“系统开放性不足”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并通过管理 体系的健全使之逐步改善2. 是否达到了耗散结构形成的活力之源 ——非平衡态通过耗散结构理论 我们:非平衡态是系统有序之源,远离平衡态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A公 司的现实情况表明,从干部到员工对市场竞争的敏感性在逐渐削弱,竞争压力 和生存危机在逐渐弱化 ,真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 “狼性”非但没有得到较好的培 育,反而不同程度地形成了一种致命的惰怠思想这种情况对企业的发展应该 说 是危害巨大1)思想意识的 “平衡”,导致干部职工有越来越不会思考的危险 目前公司内不同层面、不同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现象 :领导的一个声音永 远是主流,缺少不同思想的相互碰撞与激荡。
这种现象的存在尽管危险丛生, 但并不为很多人(尤其管理干部 )所认识执行力强应该是指按正确的思路把正确 的事做正确,而不是单单指凡事按照领导的意思去 “做”,有些时候盲从很可能 对企业造成伤害 2)人事结构长期处于“平衡态”导致团队士气的下降、内部 竞争性的削弱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说对企业而言大规模、频繁的人员 流动对稳定运营存在不利,但适度的流动对保持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仍是有、/.益 的否则一名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久了,一是容易对长期的重复性工作产生 厌烦心理;二是由于个人 “经验太多 ”容易导致产生惰性,甚至产生不思进取、不 求上进的心理;三是不利于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创新3. 企业系统内部是否具有非线性机制本位主义思想导致一些部门及个人 只管自己这一段,跨出部门职责或岗位职责之外的事则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这种人为因素导致的内部条块分割对企业经营管理影响很大合作共贏已经是 眼下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企业内部各子系统间缺乏合作的状况进一步持续发展 下去, 势必产生“1+1<2”的不利结果 二、病因分析:寻找问题的根 源在哪 里只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挖掘,然后对症下药才可能收到事半 功倍之效。
否则就会产生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 ,从而导致管理对策、规章制度 甚至是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等各个方面的无限膨大,使企业管理陷入 “虚火过盛” 的境地因此,全面提升 A 公司的管理水平,提高盈利能力,提高竞争力还须从根 本入手三、治病之方:以耗散结构理论为指引,构建 A 公司公司真正意义上的耗 散 结构系统1. 以“创造性破坏”的思想方法,将 “人”作为第一资源进行盘活和重塑 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得以正常运转离不开三个核心流程,即人员、战 略 和运营管理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四两拨千斤”,首先用正确的人再去做正确的 事,最终将事做正确将人用对是重要的,将事情做对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开 始用 的人就不对,怎么可能做出正确的事2. 建立有利于协作沟通及快速反应的扁平化组织机构 A 公司作为一个不 足 600 人的生产制造企业,从高管层到一线工人之间最多的达到六个层级,一 个 部门本来就是一个 “作战单位”,但内部五六级的 “金字塔结构 ”必将产生信息 反馈慢、信息失真概率高、问题解决滞后等诸多不利结果对 A 公司而言,组 织 结构扁平化,缩短系统内的沟通信道更是势在必行之举3.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以文化力驱动企业在自组织下生成耗散结构。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财富和宝贵资源良好的文化能在企业内部 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一方面会增强员工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减少不必要的 矛盾冲突,从而减少内耗;另一方面,在企业出现消极的“小气候”时,将会自动 生成相应的负熵流,以破除小气候带来的不良氛围 ,继续维持企业的稳定运营和 持续发展四、结论综上所述,A公司要想在竞争中获得长久的持续发展,急需适应企业发展的 实际状况,用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全面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 要实现这一目标重要 且有效的途径是为企业营造耗散结构所需的各种条件,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模 式 的变革,不断提升企业系统的自组织功能,将公司推向一个运营更加稳定发展 更 加健康的良好平台[1] 普里戈金著曾庆宏等译,刘若庄等校:《从存在到演化》.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1986[2] 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 1983 年[3] 维纳郝季仁译:《控制论》 .科学出版社, 1985 年[4] 霍金张星岩刘建华译:《时间史之谜》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5] 普里戈金斯唐热曾庆宏沈小峰译:《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 社, 198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