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的实施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39712348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的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的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的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的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的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的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的实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的实施(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科学素养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1全面体现三维目标。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观下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按照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来重新构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是三维目标之一,应注意挖掘化学知识中所蕴涵的科学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素;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例如,关于“空气”内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可设计为“学习从化学角度认识人与空气的关系,懂得空气是人

2、类生存的宝贵资源”,这样的设计与“能例举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的知识目标相匹配。2整体规划教学目标。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因此,应结合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以及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例如,“酸”的概念的学习,就可以整体设计为四个阶段: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中,要求“知道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在“金属与酸的反应”学习中,要求“知道铁、铝能与稀硫酸反应”;在“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学习中,要求“定性认识酸的性质”;在“溶液酸碱度的表示”学习中,要求“了解

3、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从而达到对酸的概念的初步认识。3科学设计课时教学目标。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切忌生硬照搬,使得教学目标的制订流于形式。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使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例如,“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学习,其过程与方法目标就可以设计为“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课时教学目标应准确、具体和可行。例如,“铁钉生锈的原因”内容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如果表述为“通过实验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则欠具体,而且也不可行;若设计为“通过实验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进一

4、步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学习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等科学方法”则比较恰当。案例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2)通过实验比较铁、铝、铜等常见金属的导热性、延展性和导电性。(3)通过实验探究常见金属与氧气、稀酸、其他金属的盐溶液的化学反应,认识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经历比较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会小组合作的意义和快乐。案例1中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上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注重实验探究过程的阶段性,将探究设计成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在表述上也较为具体、可行。(二)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

5、,加强实验教学1精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教师应充分认识科学探究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独特价值,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有效组织和实施探究教学。化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探究活动形式有两种:一是实验探究活动,二是调查、讨论等活动。例如,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可以通过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设计三组探究实验,从是否有可燃物、是否有氧气、是否达到着火点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来查阅有关“钻木取火”“燧石取火”的资料,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归纳出物质发生燃烧的三个条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和设计探究活动。在探究教学中,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样既有利

6、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如分组完成“调查家庭金属废弃物的种类,讨论回收的价值和可能性”等课题。探究教学要讲求实效,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应避免探究过程的形式化和表面化;应把握好探究的程度,避免浅尝辄止或贸然提升知识难度的做法;应处理好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探究过程中教师包办代替或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2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应认真组织学生完成好标准中要求的必做实验,重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实验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较多地采取学

7、生动手实验的形式,增加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探究的机会;目前条件有限的学校,可采取教师演示实验或利用替代品进行实验,鼓励开展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如指导学生进行“蛋壳的性质”“食用油和洗洁精在水中的分散”等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重视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案例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可以煮鸡蛋”实验的改进“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可以煮鸡蛋”的实验(煮熟一个鸡蛋大约需要近一试剂瓶的生石灰),生石灰用量大,而且在大城市中也很难买到。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时,可事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袋装食品中的干燥剂(以生石灰为主要成分)和鹌鹑蛋。要求

8、每小组至少收集四包干燥剂和两个鹌鹑蛋。学生分组实验时,每小组用一个250mL烧杯和水就能将鹌鹑蛋煮熟。案例2中的通过改进实验设计,利用较少的仪器、易得的试剂来开展实验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亲自动手操作和进行实验探究的机会,这是值得提倡的。(三)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1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对于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应注意在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例如,水是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物质,在水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

9、识生活中的水,探究水的组成和性质,了解水的污染和污染源、水的净化和纯化等。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存在着大量与化学有关的素材,如燃料与燃烧、溶液、酸、碱、盐、有机物和各种材料等。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收集和筛选素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2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学习主题,加强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的联系,如“设计实验探究某些农药或化肥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全面的认识。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主题,注意化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如“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的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调查当地的环境

10、污染情况,提出治理的初步意见”“调查常见食品添加剂种类,讨论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或探究。(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努力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学习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情景素材,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学习情景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习情景素材可以是标准中所建议的,更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设计和开发。教师可采用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

11、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来创设学习情景。例如,在有关“元素”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含量表;在有关“化学与材料”的教学中展示古代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以及各种现代新材料的图片或实物;在有关“环境保护”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影像和图片资料等。2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交流等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主动发展;所选用的教学

12、方式应与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相适应,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还应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运用实物、模型、标本、图表、幻灯机和投影仪等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尤其要注重有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重视多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的配合使用。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功能,不能取代化学实验;微观图景跟宏观现象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简单地进行类比,在用计算机模拟微观图景时,应注意避免科学性错误。3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复习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为了有效地开展复习教学,教师可将系统归纳和活动探究结合起来,采取学生个人小结、小组讨论、

13、大组交流、教师点评、解疑答问和学习竞赛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复习的主体,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复习活动,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益。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习题加以巩固和检验。因此,教师在继承以往习题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应积极进行习题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习题的选择和编制,应充分体现习题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和价值,注重选择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习题,通过改变题目呈现的情景,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来实现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习题的数量应适当,难度应适中,避免出现新的“繁”“难”“偏”现象。习题课的教学,应注重引导和点拨

1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留给学生较充足的思考时间,避免教师的“一言堂”。4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标准,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化学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实践,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自觉地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通过课堂教学前后的比较,对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所设计的各种学习活动和所运用的各种教学策略、评价方式等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便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例如,撰写“教学反思札记”或“教师成长札记”,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和心得

15、体会等进行剖析和总结;校内外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参加说课、上课、评课以及观摩课等教研活动,以教研促反思,以反思促优化,以优化促有效。案例3“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的课后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有些问题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些话要留给学生讲,有些事要让学生做。例如设计实验“证明氨水中挥发出来的微粒与氨水中某种微粒的性质相同”时,在一个班上,我没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而是在我的指导下,按我的实验设计要求进行实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学生担心自己的操作是否会被教师批评,老师的精力集中在学生是否按自己的要求的去做,是否看到教师想让学生看到的实验现象,课堂气氛紧张而沉闷,

16、学生没有什么新的发现。而在另一个班上,我为学生铺垫了一些必要的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学生的设计方案不仅简捷,实验现象很明显,学生还惊喜地发现变红的纸又褪色,真正使学生茅塞顿开,从中获得成功的感动和鼓舞。这节课完成得比较顺利,学生对探究物质的组成非常感兴趣,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享受到了探究学习的乐趣。我作为引导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提问、总结、讨论、实验、辩论、归纳等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课后有学生说:“我知道怎样学化学了,得把自己想像成微粒,进入物质里面,去感受物质间的变化。”案例3中以“教学反思札记”的形式,记录了在不同的班级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的感受和体会。“在教学中,有些问题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些话要留给学生讲,有些事要让学生做”的感悟,是对“教”是为了“学”,为学服务的最好诠释;讨论、实验、辩论等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是这种感悟的有力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