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2682—2023果用皂荚良种选育技术规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397121521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2682—2023果用皂荚良种选育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14T+2682—2023果用皂荚良种选育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14T+2682—2023果用皂荚良种选育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14T+2682—2023果用皂荚良种选育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14T+2682—2023果用皂荚良种选育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14T+2682—2023果用皂荚良种选育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T+2682—2023果用皂荚良种选育技术规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65.020.0114CCS B 61山西省地方标准DB 14/T 26822023果用皂荚良种选育技术规程2023 - 01- 18 发布2023 - 04 - 18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14/T 26822023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初选优树15 优树无性系扩繁26 试验测定27 档案管理3附录 A(规范性) 果用皂荚优树调查记录表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

2、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 0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丽君、郝向春、陈思、张华、陈天成、任达、徐瑢、周帅、侯睿、翟瑜、吴 建华。II果用皂荚良种选育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果用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良种选育初选优树、优树无性系扩繁、试验测定、档案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果用皂荚选择育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3、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620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GB/T 31742 皂荚多糖胶LY/T 3151 皂荚皂苷DB 14/T 1320 野皂荚灌木林嫁接改造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GB/T 16620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出籽率荚果烘干至恒重,种籽质量占荚果总质量的百分比。单位树冠投影面积荚果产量每平方米(m2)树冠垂直投影的荚果产量。果壳比例荚果烘干至恒重,果壳质量占荚果总质量的百分比。果用皂荚以生产和利用果实为主要目的的皂荚树类型,包括果壳用皂荚和种籽用皂荚。4 初选优树基本条件1实生起源,进入盛果期,树势强健,树冠圆满开阔,丰产,荚果硕大,籽粒饱满,没有病虫害。

4、优树调查符合基本条件,且荚果长 23 cm、宽 3.4 cm、厚 1.3 cm 作为候选优树,进行编号、调查、登记、拍照、取样测定,参见附录 A。对荚果产量和经济性状连续观测 2 3 a。 初选优树确定同时达到表 1 规定的指标,确定为果壳用皂荚初选优树。果壳用皂荚优树指标见表 1。表 1 果壳用皂荚优树指标性状单位树冠投影面积荚果产量g/m2单果重g果壳比例%果壳皂苷含量%指标值 1200 40 87.7 7.6注:果壳皂苷含量测定按照 LY/T 3151的规定执行。表 2 种籽用皂荚优树指标5 优树无性系扩繁从初选优树上采集一年生健壮枝条作为接穗,以皂荚或山皂荚 1 3 a 生苗作砧木,进

5、行嫁接繁殖。苗木培育技术按照 DB 14/T 1320 的规定执行。6 试验测定复选优树6.1.1 材 料以初选优树无性繁殖苗为测定对象,以相同苗龄的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2同时达到表 2 规定的指标,确定为种籽用皂荚初选优树。种籽用皂荚优树指标见表 2。性状单位树冠投影面积荚果产量g/m2单果重g千粒重g出籽率%种籽多糖胶含量%指标值 1200 40 640 30.6 1.0注:多糖胶含量测定按照 GB/T 31742 的规定执行。6.1.2 试验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九株及以上小区,三次及以上区组,株行距 3 m 4 m,试验区四周设立两行以上同树种同株行距保护行,同一区组立地条件应

6、一致。6.1.3 观测指标按初选优树性状指标连续观测三年以上。6.1.4 复选优树确定根据试验结果,依据优树性状指标,综合确定复选优树。 区域试验6.2.1 材料以复选优树无性繁殖苗为测定对象,以相同苗龄的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6.2.2 试验设计选择三个以上不同生态类型区建立区试点,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0株及以上小区,三次及 以上区组,株行距 3 m 4 m,试验区四周设立行以上同树种同株行距保护行,同一区组立地条件应一致。6.2.3 观测指标观测物候期、经济性状、适应性、抗逆性等,进入盛果期连续观测不少于 4 a。6.2.4 优良无性系确定优树指标中有一项以上的育种增益比对照高 15%,或比所有参试无性系总平均值高两倍标准差以上确定为优良无性系。7 档案管理对选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技术资料进行建档保存。3AA附 录A(规范性)果用皂荚优树调查记录表表 A.1 规定了果用皂荚优树调查记录内容。表 A.1 果用皂荚优树调查记录表编号地点经度纬度海拔m年均温年降雨量mm土壤类型土层厚度cm年积温树高m胸径cm冠幅m树龄a枝下高m荚果形状单位树冠投影面积荚果产量g/m2镰刀型大刀型直板型弯曲型其它丰产性病虫害荚果指标测定极丰丰中等稀少严重重中等轻微长cm厚cm宽cm单果重g千粒重g出籽率%果壳比例%多糖胶含量%皂苷含量%调查单位调查人调查日期联系电话备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