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心理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射击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稳定性 要求极高的运动射击运动中的方方面面都与这项运动的参 与者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射击运动员的“枪感”问题, 身体、枪支稳定与心理稳定的关系,瞄区大小与心理感受性、 稳定性的关系等 心理训练是射击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射击训练过程中每一名运动员都在不同程度上 受心理状况的影响,所以我们运用多元化的心理训练方式提 高运动员的训练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1 运动员心理释义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称 它体现在认识、情感、意志过程和焦虑、应激等方面,也体 现在反映个性倾向性的需要、动机、信念以及个性心理特征 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之中运动员的心理现象彼此联系,共 同组成运动员心理的整体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论 述射箭、赛马、剑术、泳游等项目竞技者心理的记载但把 运动员心理作为心理科学的研究对象,则史于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欧洲20 世纪初法国的皮埃尔.德.顾拜旦撰写的 运动心理学著作有《运动心理学试论》、《运动心理之理想》, 这也是标志着运动员心理学研究的开端到 20 年代,有一大批学者专门研究运动员心理,如美国的格里菲思,苏联的 鲁季克、普尼,德国的舒尔特等。
自 60年代开始,运动员 心理研究出现高潮2 心理训练的重要性1、 射击运动员要有以下几方面品质:①自信、沉着、 果敢和顽强的拼搏精神;②思维要有独立性、灵活性、创造 性;③需具有良好心理承受力和抗干扰能力;④高度注意集 中能力,有效的注意分配能力;⑤热爱射击事业,树立自身 的奋斗目标2、 心理训练的目的从技术和战术来说,要在训练和 比赛中得到充分发挥,更需要进行心理训练,因此运动员必 须能够根据临场情况的变化当机立断的采取行动,这更要求 运动员不但要有注意高度集中的训练,而且还要有思维敏捷 和灵活性的训练,如果心理因素出现问题即使身体、技术、 战术水平较好,但在竞赛中也难以取得好成绩,所以心理训 练目的是使运动员在具备身体和技术方面优势的同时,也要 具备心理优势,这样才能以弱制强出奇制胜之功效3、 心理训练的手段方法1) 暗示训练的作用这是用语言、思想或者表情对 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当前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暗示调 节和研究,它是调节运动员临阵状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 法实验证明,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的暗示所以能够对人的躯体和心理行为产生巨大影 响,是因为暗示是一种人类所固有的普遍的心理特性,通过 言语的联想过程转化为情绪状态,并产生心理冲动,直接作 用于机体的各种机能和行为活动而发挥其作用。
镇静下来一 定会取得胜利,射击运动员在实弹前多数选择心理反复默念 准星、缺口、准星、缺口这在手枪项目上可以有效提高稳定 性和准确度2)思维控制训练研究证明,运动员在运动比赛中 表现如何,是受生理兴奋程度影响有时运动项目要求低的 生理兴奋,有时却要求高的生理兴奋程度,目的都是有利于 发挥运动水平,因此队员要学会兴奋程度的自我控制如果 运动员在比赛之前认为自己太兴奋,可以采用放松法、冥想, 听听柔和的音乐,或是回想一些恬静的风景画面等,如果队 员兴奋程度太低,可以做点热身练习,如可以做些体操动作, 或听一些激昂的乐曲等3) 表象训练表象”是指形象化的东西在头脑中 的反应表象训练是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 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改、发展和创造动作形 象的技巧它是射击教学和训练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 手段为了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及 运动水平的提高,我认为表象法对加快训练进度,缩短训练 时间,保证训练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表象训练能够帮助 运动员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在射击运动员训练初期,可借 助视觉表象,通过示范动作、照片、镜子、正确动作的图像, 让该图像印刻在运动员的头脑中,使其在大脑中初步建立起 正确动作的表象。
在每天的实际练习前后进行表象训练,可 以巩固和强化运动技能,促进成绩的提高表象训练要与实 际的训练相结合,每天训练之前用语言诱导运动员身体放 松,降低紧张程度,同时要求运动员对整套射击动作的全过 程进行表象训练,并按表象的顺序指导实际动作的操作通 过表象训练使射手多余动作明显减少,技术动作更加准确、 熟练表象训练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随时可以进 行对于基层来说训练时间较少,而表象训练可以在大脑中 反复操作“据枪、瞄准、击发、保持”的运动技能,加深了 对正确动作的掌握和记忆,减少了实际练习的时间如晚上 临睡前,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象过“电影”似的重 复好的动作要领,使正确的动作概念浮现于脑中表象训练 可以提高射击运动员本体感觉能力通过表象训练运动员能 更加清楚地感觉到各部位动作肌肉状态保持不变的表象,使 整个动作过程象机械操作一样程序化、稳定化表象训练能 提高运动员学习运动技能的自信当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 打出远弹而消沉、沮丧时,让运动员表象一下自己打十环时 完美的动作体验及愉悦的心情,可以帮助运动员稳定情绪, 树立信心有些运动员,特别是心理控制能力较差的运动员, 逼真地想象比赛中的场景及自己在经历比赛获胜的体验,对 获胜树立信心,十分必要。
3 心理训练与技能训练的关系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人通过学习掌握技能过程,掌握 复杂技能是由“意识”参与到动作“自动化”的过程,心理 学把人的“意识”归纳为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运动技能的 形成是心理身体协调一致有机结合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以下 几个阶段:1、局部动作掌握阶段在初学者身上往往对动作概念 理解不彻底甚至使多余动作参与造成动作不协调多余力量 多,集中注意个别动作,有意识的参与和控制动作,往往忽 略了其它方面的要求使动作发生错误,所以这一阶段为忙乱 和紧张、动作呆板、僵硬不协调,而且练习者观察不到错误, 难以发现缺点动作的交替阶段动作交替阶段是练习者已经逐步掌握 了一系列局部动作,并将这些动作联系起来,但各个动作仍 然不紧凑各环节有脱节现象,即转换动作时出现短暂停顿, 这种现象只有在日积月累的长时间意识练习和实际训练中 逐步加强得到完善随着技能的接近形成客观刺激与动作间 联系更加巩固,因此缩短了动作的反映时间,同时在完成动 作以后或在动作进行中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心理训练是射击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射击训 练过程中每一名运动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心理状况的影响 运动实践和科学研究已证明,运动员心理因素影响制约着体 能、技术和战术的发挥程度,同时也影响着训练的进程和成 效。
通过心理训练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专 项运动所需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获得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 备,使其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创造优异成绩 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