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县委办调研(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思路).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396430656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县委办调研(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思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县委办调研(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思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县委办调研(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思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县委办调研(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思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县委办调研(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思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县委办调研(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思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县委办调研(五年的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思路).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汤旺乡五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汤旺朝鲜族乡位于汤原县西南部,成立于1952年,是汤原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总面积54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其中朝鲜族村8个;总人口11,960人,其中朝鲜族人口8,400人,占全县少数民族总人数的66.7%。全乡耕地5.6万亩,全部是水田。一、过去五年来的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各年度的县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不断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持续奋进,取得了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较快发展,全乡政治、经济、文化、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一)经济

2、发展跨上新台阶全乡经济总收入2010年达到5247.1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4%;粮食总产量5644.6万斤,比上年增长了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82元,比上年增长11.2%。一是招商引资取得突出成果。我们坚决响应县委、县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的号召,想千方、设百计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果。五年来,共引进资金近5000万元,不仅使稻米深加工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住宅小区的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在特色项目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其它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全面促进了乡域经济的发展。二是水稻种植有了新突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邀请水稻专家到乡、村举办科技讲座等形式,使广大农民的科技意

3、识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强化了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乡绿色水稻生产。整村推进水稻大中棚育秧,全乡水稻大中棚育秧面积占育秧总面积的85%;克服了水稻品种的“多、乱、杂”现象,选择了“普优十七”“彩稻”“稻花香”等34个主栽品种,提升了绿色水稻、有机水稻的品质;积极发展定单农业,推动绿色水稻生产,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又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新购进了一批韩国产高科技插秧机、江苏产割晒机、804等大型农机具及大棚自动喷灌设备等,新打各类抗旱井20多眼,从而大力地推进了我乡农业全程机械化的进程,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以生猪养殖

4、为主的畜牧业有了新发展。只靠单一的粮食生产难以实现农民增收。为此,我们把发展畜牧业做为突破口,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加强畜禽防疫、推行可繁母猪保险等措施,在资金、技术上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和养殖专业村,以“专养带普养”,调动了农民群众从事养殖业的积极性,使畜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乡生猪存栏1.25万头,蛋鸡存栏15万只,以民生村为代表的一批养殖专业村已初具规模。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新进展。我们对全乡劳动力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档案规范,工作有序。据统计全乡目前在外打工人数为4566人,其中在国外打工人数2720人,在国内打工人数1846人,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全乡经济总收入

5、的重要补充。(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乡34.47公里通村公路全部实现硬化,完成168公里村内道路硬化;利用扶贫开发资金,为红旗、东光两个村新建2200平方米的晾晒场;2010年,全乡所有村屯都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平安乡村”建设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防洪抗旱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正在普及;广播电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数量大幅度增加,大大方便了百姓生活;通过年初与各村屯签定责任状的形式,督促各村屯、驻乡单位开展以清除“三堆一垛”达到“三清六洁”为目标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使我乡的村容村貌整体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面实现了乡村的香化、绿化、净

6、化,做到了街道平坦,住房卫生和村容整洁。(三)各项改革成效显著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撤销了劳动保障事务所,设立了公共服务中心开展便民服务;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实行了耕地的合理流转,在金星、红旗、太阳、红光、五星、星光、火星七个朝鲜族村建立了耕地由村委会划片统一规范流转的新模式,为土地集约经营打下了基础;社会事业改革继续推进,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卫生事业改革稳步实施。(四)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生产、生活设施得到了改善;目前全乡本地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400万元,比2006年增长了30%;全乡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学条件不断

7、改善;生殖保健网络基本形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乡;2009年引进资金48万元新建公寓化管理养老院一所,目前已经入住老年人23人,为留守老人提供了舒适的养老环境;在乡老年协会的领导下,各分会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每年的9月1日,朝鲜族村屯定期举行的“老人节”充分展示了全乡各族群众尊老、敬老、爱老的精神风貌。 (五)小城镇建设初见成效 积极开展农村泥草房改造和小城镇建设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引入市场机制建设金星村住宅小区,2009年,面积5000平方米的两栋住宅楼已交付使用,64户农民住进了楼房;2010年,新建面积4200平方米的两栋住宅

8、楼即将竣工,乡政府积极筹措资金150多万元进行配套设施建设,一个地上设施齐备、地下管网配套、城区环境优美、乡风民风文明的现代化朝鲜族特色小城镇正在崛起。(六)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红旗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突出进展。投入资金500万元,完成了红旗村3000延长米水渠衬砌项目,为水田稳产高产、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投入资金150万元,实施村内路面硬化5950米,完成10条巷道铺设任务;在帮建单位的帮助下,建成一处2400平方米集健身与晒粮于一体的综合广场,广场中央安装了15米高的高杆灯和卡拉ok音响设备;自筹资金11万元建立了中年组活动室,进一步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自筹资金完成了

9、自来水工程建设,建成了标准化村卫生所和计划生育服务室,实现农田道路全部砂石化。为增加农民收入,村委会积极鼓励村民种植优质早熟品种,充分利用本村的晒粮场,使新大米提前上市,每公斤大米售价达到1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初重新制定了村规民约、外来户管理条例、土地流转管理办法等,为“管理民主”提供了机制保障。(七)民营企业发展较快发展民营企业是培植新税源,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我们努力发挥地缘、人缘优势,把招商引资的重点定位在发展民营企业上。2006年,我们通过努力从浙江引进投资商靳玉堂,共投资300多万元,在原洪南米厂的基础上改扩建成米制品厂,年生产能力可达到1.8万吨,今年又投资150万

10、元新建成烘干塔;在扶持洪相杓的“稻鸭米”项目的基础上,通过积极运作,从大连引进资金1500万元建成了汤原福丰源粮米有限公司,年可生产精制大米3.6万吨,年底可投入生产;利用已经整体搬迁的东新屯原宅基地引进资金,建设民俗风情园和精米加工厂项目正在落实中。(八)党的建设得到加强按照上级要求,近年来乡党委集中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通过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全体党员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党性观点和宗旨意识明显增强;几年来,我们始终如一地抓好干部“联三户”工作,使全乡贫困户、种植养殖大户、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生活难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切实转变了乡、村干部的工作作风,

11、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心系百姓,关心百姓,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等活动,积极探索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先后有多名党员和党组织荣获市、县、乡级“五个好党支部”、“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和模范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五年来,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上级党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发展定位、发展思路不够准确,朝鲜族的民俗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民俗旅游、民俗餐饮发展滞后;二是在部分农

12、民中还存有“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不强,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低,致使农民增收困难;三是在党的建设方面,发展党员工作存在“断层”现象,党员平均年龄偏高,坚持“三会一课”还不够经常化、制度化等等。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一)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为核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稳粮、壮畜、扩经”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一是提高水稻种植业的质量和效益。充分利用我乡水田地面积大、种植历史悠久、自流灌溉水源充足的有利条件,选育优良品种,引进先进栽培技术,严格执行绿色水稻种植操作规程,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向科技要效益。二是延长水稻产业链条

13、。利用我乡优质的稻米资源,大力扶持和发展水稻深加工业,重点培育和发展 “汤旺鸭”、“彩星”、“鑫源”等大米品牌,提高水稻种植的附加值。三是扶持壮大畜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四海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牵动,抓好畜禽防疫、饲料加工、销售等环节,在资金、技术上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和养殖专业村。四是集约化经营土地。推行耕地由村委会划片统一规范流转的新模式,实现耕地的合理流转和连片经营;通过组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把农村富余劳力从分散的土地中解放出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五是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利用我乡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信息发达的便利条件,进一步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组织农

14、民外出务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随着哈肇公路的开通,车流、人流的大幅度增加,我乡作为途中必经的重要集镇,迎来了外来投资开发建设的高峰时期。一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今后,我乡要通过引进实力雄厚的开发商,进行重新规划,在完善金星村住宅小区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置换,重点开发建设哈肇路沿线过境段,修建整齐划一的商品楼,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外资经营朝鲜族饮食,打造朝鲜民俗餐饮一条街。二是撤并自然村屯。十二五期末,要完成全乡朝鲜族村屯撤并工作,将所有朝鲜族居民搬入金星小区居住,闲置房场用于招商引资和开发民俗旅游。这样既可以争取到国家整理土地项目资金

15、,解决了招商引资企业入驻的用地问题,又拓宽了税收渠道,增加了财政收入。三是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下一步,我们将参照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出台优惠政策,通过家人的广泛宣传,鼓励东南沿海和国外的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并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实行奖励。(三)以加快优势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打造发展亮点。以我乡独特的民俗优势为依托,因地制宜地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一是朝鲜族生态旅游农业区。利用东新屯闲置的房产土地,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建设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农业相结合的高效产业区。包括传统农耕体验区、田园风光展示区、民族食品加工展示区、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区等等。二是朝鲜族民俗文化现代商业

16、区。包括民俗文化商品(食品)交易市场、民俗饮食一条街。现代商业区主要展示朝鲜族传统商品、旅游纪念品、朝鲜族传统饮食、服饰等。三是民俗文化表演区。将金星村健身广场扩建为朝鲜族民俗文化广场,充分展示中国朝鲜族独特的民俗舞和民俗体育节目。充分利用民间和协会、团体的作用,定期、定时地到朝鲜族民俗文化广场表演具有民族特色、民俗特色的中国朝鲜族民俗舞蹈和民俗体育节目。表演以“龙鼓舞”、“顶水舞”、“背架舞”为主题的民俗舞,以摔跤、秋千为主题的俗体育和民族游戏(跳板、斗牛、斗鸡、放风筝、现代的跆拳道等),把我乡打造成为独具朝鲜族特色的旅游景区,与亮子河森林公园交相辉映,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汤原观光旅游,这样既发展了旅游产业和旅游经济,又提高了我乡乃至我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途径,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作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哈肇公路过境段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