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物化的远洋雄心——055型万吨驱逐舰的非技术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39642984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颗物化的远洋雄心——055型万吨驱逐舰的非技术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颗物化的远洋雄心——055型万吨驱逐舰的非技术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颗物化的远洋雄心——055型万吨驱逐舰的非技术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颗物化的远洋雄心——055型万吨驱逐舰的非技术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颗物化的远洋雄心——055型万吨驱逐舰的非技术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颗物化的远洋雄心——055型万吨驱逐舰的非技术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颗物化的远洋雄心——055型万吨驱逐舰的非技术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颗物化的远洋雄心055型万吨驱逐 舰的非技术解析 作者:暂无 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7年第20期随着中国海军万吨驱逐舰首舰的下水,中国大踏步的海军建设再次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话 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经济总量超过 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亦指日可待。但现阶段中国海军实力与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的需求 之间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也正因为如此,加速建设一支远洋海军来维护国家的合法海洋权益, 为中国的崛起保驾护航,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国家核心利益的刚性需要。在这个大背景下, 出现“万吨驱逐舰”这样的标志物,可谓时代机遇之于中国海军建设的一种必然。那么作

2、为一 个里程碑式的标志物,这艘被外媒称为“055”的“万吨大驱”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下水仪式的“顶级待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期以来一贯秉承严格的保密传统,舰艇建造的重大时间节点虽然多 数不在保密范围,可除了正式交付入列的新闻会见诸报端(仅限于水面舰艇),开工下水等其 他节点多数时候也只在多年后的历史文章或者一些受众较少的专业刊物上轻描淡写地提及。但 恰恰因为如此,055的下水便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了。2017年6月28日,包括解放军报在内 的多家媒体发布消息,我海军新型驱逐舰首舰下水仪式今天上午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举行。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张又侠、海军司令员沈金龙、

3、海军政委苗 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唐登杰、上海市市长应勇、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董强以 及军地有关部门领导和科研单位人员、干部职工、参建官兵代表等参加仪式就人民海军的 历史而言,一型海军舰艇在下水之际就被官方如此郑重其事报道是极为罕见的,中央军委委员、 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张又侠亲自出席并致辞更是一种“顶级待遇”,恐怕只有刚刚下水的首艘 国产航空母舰能够与之相比。仅此一点,这条“万吨大驱”的重要性便可见一斑。一个复杂的情感符号“万吨大驱”是一个复杂的情感符号。由建设强大人民海军的炙热情感浇铸而成。长期以 来,大中型水面舰艇一向是中国海军的短板,特别是缺乏技术先进、综合性能强大的通用型驱

4、逐舰,成为了制约中国海军走向深海的物质瓶颈(之一)。大型驱逐舰是一支海军走向深蓝的 中坚骨干,最能集中体现国防科技最新成果。相比护卫舰等中小型舰种,驱逐舰拥有更加先进 的设备和更强悍的综合作战能力,往往能充当一支远海舰队指挥舰来“独挡一面”,实际上是 远洋海军战斗力建设的一个“基本平台”。为了缩小与世界一流的“跟跑”差距,在长达15年 的时间里,中国海军一直在采取所谓“小步快跑”的策略来发展现代化驱逐舰也就是通过 “小批、多艘”不断升级的方式,在满足中国海军新装备建设急需的同时,又为后续型号装备 奠定技术基础。中国海军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052、052B、051C都只建造了 2艘,051B

5、 甚至只建造了一艘,052C起初也只建造了 2艘,7年之后也就是2010年才开工建造后续4艘。 也就是说,在052D下水之前,中国建造的5型计9艘驱逐舰全部都是试验性的,每种型号只造 12艘,下水就开始海试,海试完了交付,交付以后继续试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军 工科研人员马不停蹄地继续改造下一型。在这5型舰上试验了所有的方案可行性,有偏向俄式 风格的方案,也有偏向美式风格的方案,新武器、新方案随着整体国防科研实力的提升、关键 技术的相继突破被不断整合进最新的舰体,试验后反馈,反馈后修改,承上启下不断验证前沿 技术设备,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时光利用到极致,令人倍感艰辛。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继0

6、52D 量产之后,“小步快跑”的技术路线最终在刚刚下水的“万吨大驱”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首舰下水之前,很可能就已经开始的批量建造表明了这一点。不寻常的外界关注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大型水面舰艇的研制建造已经很难做到“悄无声息”,特别是中 国湖北某地为进行相关测试而专门建造的“水泥055”等比例模型,很大程度上为外界提供了 窥探“万吨大驱”基本外形结构的渠道。更何况,江南船厂或许是由于工期、尺寸等原因,并 没有在遮蔽式厂房内进行总段合拢,而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建造。虽然厂方为了保密搭建了遮 蔽用的脚手架,但055型导弹驱逐舰的基本风貌还是很容易被一窥究竟。也正因为如此,早在 055下水前的很长一

7、段时间里,外界对这艘“万吨大驱”的关注已保持了相当的热度。对此, 最能说明问题的莫过于近年来美国国防部公开发布的一系列“中国军力报告”了。比如2015 2016年连续两年的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态势报告都对055型大型水面舰艇有所提及,报告 中称这种满载排水量达到12 000吨级以上的舰艇更像是一艘导弹巡洋舰。而在2017年6月6 日的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态势报告中,055再次成为关键性内容之一。2017年的这份文件 当然“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对中国国防建设进行了一番说三道四,在涉及055型 大型驱逐舰的部分中,原文这样写道“ China is also cons true ting th

8、e largerRENHAI class cruiser (CG),called the Type 055 by the PLAN”。按照美军的说法,055 型驱逐舰不但 又一次被明确列入“巡洋舰”的范畴,甚至还自作主张起了一个所谓的“北约代号”,那就是 “刃海”级。当然,无论是“巡洋舰”的说法也好,“刃海”级这个莫名其妙的“称呼”也罢, 对中国国防建设指手画脚一向是美国政府和军方没礼貌的恶趣味,但如此三番五次地对055进 行“点名”,也足以说明这条“万吨大驱”在美国军方心中的份量。深邃的“大”字刚刚下水的新型万吨驱逐舰,给人最为直观地感受就是一个“大”字。这个字的背后涵义 深邃。所谓的“万吨

9、大驱”究竟有多大?目前并无权威的官方说法。但按照外媒的臆测,该舰 将是有史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除航母外,最大吨位的主战水面舰艇,也将是目前世界上最 大吨位的驱逐舰之一:其满载排水量不但将052D远远地甩在身后,而且很可能超过美国的“提 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韩国的KDX-3“世宗大王”级驱逐舰、日本的“爱宕”级驱逐舰以及俄 罗斯的“光荣”级巡洋舰,与DDG-1000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相差不大。当然,吨位不是决 定一艘战舰优良与否的首要标准,但吨位本身仍然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大吨位的舰体不仅可以 安装更多的舰载系统,给舰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更意味着它的远航适应性、抗波性非常强 悍。这对于一支

10、立志走向远洋的海军来讲可谓意义重大。要知道,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不是单 一舰种、单一机种,甚至是单一兵种能够支撑起来的,这实际上需要一个综合的、合成的作战 能力。按照海军通行的量化标准,就是综合作战半径有多大,即情报通讯保障能到什么样的范 围,各种兵力,包括航空兵力、水面舰艇兵力等能够在什么样的范围内执行合同作战行动,海 军术语称其为综合作战半径。至于我们正在建设的远洋海军需要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综合作战半 径才能满足需求,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万吨大驱”的出现与之密切相关。从最浅显的一层来说,海军应该能够有效地维护海上主权和相应的海上权益。仅这一层对 中国海军来说就已经相当高了,但这只是最基本的

11、要求,如果这些基本的要求都保障不了,显 然这个国家的海军建设是不达标的。从更远的一层角度来说,要为国家安全提供一个更全面、 更有效的保障。最直观地来说,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就相当突出。我国现在大部分能源要从国外 进口,而从国外进口的能源绝大部分都是从海上通道进入到国内。现在最集中的海上能源通道 是中东海湾地区,经过印度洋,通过马六甲海峡,然后到达南海,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海上通 道,而就是这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能源通道还完全暴露在一些国家军事力量的威胁面前,要 保证能源海上生命线的安全,海军远洋作战能力是不是要与之相匹配?这不是说在哪一个阶段 能保障到什么程度,而是说假如整个生命线的任何一点有软肋、

12、有弱点、有空白,都会对能源 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所以仅从这一点来看,对中国海军需要走多远这个问题就有一个相当高 的要求这不是建造一艘或是几艘航母就能够解决的事情,而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性远洋 海军工程。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作为航母战斗群的配套舰种,还是作为独挡一面的舰队核心, 055的“大”不但意味着强,更意味着一种走向远洋的雄心。事实上,在官方的正式通报中,将“万吨大驱”称为“中国海军从远洋存在到远洋打击战 略性跨越的重要一环”,这是大有深意的。我们现在的经济是一个外向型经济,我们对海上的 交通线、对海外贸易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建设一支以航母编队为核心的远洋海军,其终极目的 是为海外贸易提供有

13、效的保护。然而,中国航母编队未来必然要面对远洋作战任务,但配套水 面舰艇吨位过小的短板却不容忽视。护航舰艇吨位过小,意味着远洋自持能力、火力和选择灵 活性不足。对此,054系列护卫舰在“辽宁”号航母编队中的“无奈”就很能说明问题虽 然该型舰种综合性能均衡且造价经济实惠,但受限于舰种在设计之处就明确的作为一种原本的 “基地兵力”的任务划分,054系列护卫舰并不适合远洋作战。现有的航母战斗群在编制上也 因此是“坡脚”的。显然,这块短板若不补齐,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航母编队的远洋作战能 力。而“055”则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研制的。万吨级的体量决定其远洋自持性更好、火力 更强大,将其编入航母编队,

14、把目前担负这个任务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作为次级护航舰艇搭配 使用,腾出来的054系列护卫舰去担负本来就该做的近海防卫任务,不仅会让本来就很重的护 卫任务有所缓解,还将使航母编队力量得到大大的“升级晋等”,进一步提高远洋作战力量。 进一步需要指出的是,“大驱”之大不只是体量,更是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潜力。不同于空 军装备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极细微地改动都会影响整架战机的设计和建造,海军装备在 生产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之后,仍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升级改造。军舰可以理解为一个装载了各 种装备、设施、武器的大箱子,只要箱子够大、够结实、整体设计优良,电子装备、武器装备 甚至是动力设施都可以在后续使用中进行

15、升级,更不用说是软件系统了。以美国最著名的“宙 斯盾”驱逐舰“阿利伯克”级为例,从1991年首舰“阿利伯克”号下水算起至今已有近 30年了,“阿利伯克”级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不断融合新兴技术,在原型舰的基础上先后发 展了 Flight I、Flight IA、Flight II、Flight IIA、Flight III等多种型号,在上层结构、 防护能力、武器装备、软件系统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更新,其最新型的Flight III型相对原 型舰可以说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此比之,大驱之“大”不仅“大”在当前,更是“大”在 今后。耐人寻味的“巡洋舰”炒作在“万吨大驱”下水前后,西方世界各种不无目的的

16、炒作就始终没有停息过。以美国媒体 的反应为例,其不但在去年中国军力报告中单独辟出一章来谈所谓的“055巡洋舰”, 国家利益更是将其列为“中国改变军力格局的五大杀器之一”,新美国人称其能“击 落卫星”,“几代美国人将首次面对一种令所有舰艇都相形见绌的军舰”。最夸张的是,在 055首舰下水后,更有美国媒体称055为“中国的无畏舰”“无畏舰”是“革命性战舰” 的代名词,当1907年它出现在英国时,一夜之间令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战列舰都过了时。这个捧 杀的味道就十分明显了。要知道,尽管055的下水是我军在大型水面作战舰艇领域追赶上世界 最先进水平的一个标志,但该舰在全世界范围内就整体技术水平而言并不是开创性的、革命性 的,也并不具有划时代意义。万吨级的排水量、通用性垂直发射系统、整体式桅杆,这些要素 近年来在英美等国的最新型驱逐舰上已经实现。大驱所展现的作战样式和今后承载的作战使命, 依然处在世界现有海上作战方式的范围之内。西方媒体对此一无所知么?答案显然并非如此。 事实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