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4534-202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396424465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T+4534-202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应用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DB32/T+4534-202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应用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DB32/T+4534-202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应用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DB32/T+4534-202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应用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DB32/T+4534-202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应用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32/T+4534-202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T+4534-202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应用技术规范(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27.180CCS F 19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DB32/T 4534202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应用技术规范Appl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wer battery echelon utilization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s20230922 发布20231022 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出版DB32/T 45342023目次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技术要求34.1 能量管理系统34.2 储能变流器64.3 电池管理系统125 常规测试

2、指标135.1 能量管理系统135.2 储能变流器155.3 电池管理系统16参考文献18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慧智能源工程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北方工业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 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东南大学、杭州科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三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海基新能 源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 团科学技术

3、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威控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西安精石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沃太 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和慧综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北京联智汇能科技有限公司、哈尔 滨工业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海博思创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建林、杨帆、李雅欣、袁晓冬、刘爱华、马速良、范小波、王哲、余峰、李剑铎、 王茜、刘海涛、梁忠豪、江冰、齐志新、李金林、张剑辉、李光辉、陈明轩、王乾、吕洪章、曾伟、许德智、熊俊杰、 周喜超、武亦文、赵桂平、宋欣民、白宁、王力、伏祥运、王珺、

4、司修利、樊森、朱艺新、李志华、吕超、徐亮、 王仕诚、耿天翔、周琦、李峰、周显威。DB32/T 45342023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应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中能量管理系统、储能变流器和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常规测试指标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配备梯次动力电池的储能系统的应用,使用其他类型梯次电池储 能系统的应用,也可以参考本文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 24

5、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Db:交变湿热(12 h+12 h循环)GB/T 3859.22013半导体变流器 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 第 12 部分:应用导则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 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1 部分:总则GB/T 7260.1不间断电源设备第 1 1 部分:操作人员触及区使用的 UPS 的一般规定和安全要求GB/T 12326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946可编程仪器标准数字接口的高性能协议 概述GB

6、/T 17626.2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 17626.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9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0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2电

7、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铃波抗扰度试验GB/T 34120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规范GB/T 36547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 36558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T 5149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规程17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梯次利用echelon use电池模块/电池包/电芯初次使用退役后,再次应用到其他目标领域,其功能全部或部分继续使用的利用方式。3.2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提供基本支持服务的软硬件平台,以及使用储能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应用软件的一种计算机系统。注:能量管理系统由 EMS

8、 软件与工控机(工业 PC 机)组成。EMS 软件包含服务器端软件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站点管理模块、服务状态监控模块)及客户端软件模块(实施画面、实施数据、历史记录、状态记录、时间记录、报警记录、触发器记录)等模块。工控机可采用双网口一体机,运行监控及能量管理软件,并实现与上级调度、远程监控 终端、BMS 及 PCS 的通信。3.3储能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电化学储能系统中,连接于电池系统与电网(和/或负荷)之间的实现电能双向转换的变流器。注:电化学储能系统(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是以电化学电池为储能载

9、体,通过变流器进行可循环电能存储与释放的设备系统。3.4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由电子电路设备构成,并实时监测电池电压、电池电流、电池簇绝缘状态、电池 SOC、电池模组及单体状态(电压、电流、温度、SOC 等),对电池簇充、放电过程进行安全管理,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报警和应急保护处理,对电池模块及电池簇的运行进行安全和优化控制,为电池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的系统。3.5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电池当前的容量和出厂时的容量百分比。3.6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电池的剩余电量。3.7电池组ba

10、ttery module由电池管理系统最小监控单元管理且装配有使用所必需的装置(如外壳、端子、接口、标志及保护装置)的多个单体电池的组合。3.8交流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UPS将蓄电池与主机相连接,通过主机逆变器等模块电路将直流电转换成市电,并向储能电站的监控、管 理、通信系统提供稳定、不间断电力供应的系统设备。3.9并网运行模式grid mode储能变流器同步并入交流电网,以电流源特性运行,把电网电能存入电池组或将电池组能量回馈到电网的运行模式。3.10离网运行模式island mode储能变流器以电压源特性运行,为储能系统交流侧所连接的电网提供电源

11、的运行模式。3.11充放电转换时间charge and discharge switch time储能系统在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是从满功率充电状态到满功率放电状态,测试从 90% 充电功率转换至 90% 放电功率所需的时间,或从满功率放电状态到满功率充电状态,测试从 90% 放电功率转换至 90% 充电功率所需的时间,两者取平均值。3.12稳流精度current stabilizing accuracy电池储能系统在恒流工作状态下,储能变流器的直流侧电流,在其额定值范围内任一数值上保持稳 定时,其直流电流的稳定程度。按公式(1)计算:I =( IM - IZ ) /IZ

12、 100%( 1 )式中:I 稳流精度;IM 输出电流波动极限值;IZ 输出电流整定值。3.13稳压精度voltage stabilizing accuracy电池储能系统在恒压工作状态下,储能变流器直流侧电流在其额定值范围内变化,输出电压在可调节范围内任意数值上保持稳定时,其直流电压的稳定程度。按公式(2)计算:V =( VM - VZ ) /VZ 100%( 2 )式中:V 稳压精度;VM 输出电压波动极限值; VZ 输出电压定值。4 技术要求4.1 能量管理系统4.1.1 一般要求能量管理系统应具备监视和控制 BMS、PCS 等设备及接受远程调度的能力,并符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能

13、量管理系统应根据储能系统相关规范和应用需求等选择和配置软硬件,宜具备可靠性、可用性、扩 展性、开放性和安全性。能量管理系统应配置 UPS,UPS 提供 AC 220 V/50 Hz 交流电源,使 EMS 系统中的工控机及交换机工作电压稳定,并提供不间断的电力供应。交流不间断电源 UPS 的容量选择应留有裕度,UPS 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GB/T 7260.1 的有关规定。4.1.2 功能要求4.1.2.1 基本功能能量管理系统宜具备对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电站系统并网点的模拟量、开关量及相关数据进行采集、 处理、显示、存储等功能,并符合 DL/T 5149 的相关规定。4.1.2.2 控制操作能量管理

14、系统宜具备对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电站系统并网点、各单元储能系统连接点处开关以及对PCS 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的功能,支持选择控制和直接控制两种模式,不低于 DL/T 634.5104 的规定。4.1.2.3 数据统计分析能量管理系统宜具备对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电站系统内关键部件(如电池组,电池簇、PCS 等)的运行数据和重要事件(如上电、重启)进行统计分析的功能。4.1.2.4 与外部系统互联能量管理系统宜具备与配电管理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互联功能,实现储能电站系统充放电功能,以 及电量、运行状态等数据与信息的交互功能。4.1.2.5 能量管理功能能量管理系统宜具备削峰填谷、系统调频、快速调压、平滑功率输出、自动发电控制(AGC)/自动电 压控制(AVC)、经济运行管理、参与需求侧响应等手动操作或自动操作等能量管理功能。4.1.2.6 电量计量能量管理系统宜具备电量计量信息接入接口。4.1.2.7 数据上云能量管理系统宜具备处理采集数据并根据需求上传云端显示的功能。4.1.2.8 通信能量管理系统宜具备与电网调度机构之间数据通信能力,能采集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电站系统的运行 数据并上传至电网调度机构,同时宜具备接受电网调度机构控制调节指令的能力,符合电力二次系统安 全防护规定。能量管理系统应具备与一个或多个调度中心信息交互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