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训练(附含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396412995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训练(附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训练(附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训练(附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训练(附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训练(附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训练(附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训练(附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训练(附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氢气是 21 世纪的理想能源B. 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潮汐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一氧化碳通过灼热氧化铁,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点燃棉花时有烧焦羽毛味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4、农作物生长需要含多种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

2、的是()ANH4NO3 BCa( H2PO4)2C(NH4)2 HPO4 DKCl5、21世纪初某年的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的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公交出行B减少燃煤发电C加强大气监测D露天焚烧垃圾6、下列操作或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氨气浓硫酸B检验某溶液是否为碱溶液测定pHC除NaNO3中的NaOH过量硝酸铜溶液D区分纯棉和聚酯纤维点燃7、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A火力发电 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 D太阳能电池路灯8、下列物品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A纯棉毛巾 B铁制剪刀 C橡胶导管 D陶瓷坩埚9、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

3、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10、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空气成分及其用途B化学概念间的关系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电池的燃料液氮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均利用相应的物理性质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各成分含量由小到大排列依次是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氮气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C化学与环境D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等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提倡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以保护空气物质发

4、生剧烈氧化,放出热量;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吸收热量食物腐败、葡萄酿酒等属于缓慢氧化,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AA BBCCDD11、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使用节水龙头 B工厂废气直接排放C废旧电池回收处理 D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12、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A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C制备氢气原料极其匮乏 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13、2021年9月23日,中国科学院宣布重磅成果。该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二氧化碳与氢气为原料成功合成淀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5、)A该成就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新的思路B该成就将为解决粮食危机发挥积极作用C淀粉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淀粉没有甜味,所以不属于糖类14、硝石是主要含KNO3的天然矿物,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下列有关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化合物 B可用作复合肥料C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D其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15、我们学化学、用化学、爱化学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中合理的是()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与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绿色化学”使更多的化学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化学在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的贡献是引人注目的“

6、绿色化学”是指以绿色植物为原料的新工艺ABCD16、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点,下列变化体现的是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铁的生锈C活性炭吸附色素 D石油分馏二、填空题。17、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_、_、_、钙等,其中_、_、_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指_。 18、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问题。(1)酸雨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煤燃烧时会排放出CO2、CO、SO2、NO2等气体,其中能形成酸雨的是,请你举出酸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一个实例:。(2)化学家致力于CO2的“组合转化”技术研究,即把过多的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如将CO2与H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化工

7、原料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目前,多数汽车尾气中含有NO、CO等有害气体,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在汽车尾气排放装置中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NO和CO转化为CO2和一种单质气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邕城小吃“八宝饭”深受市民喜爱。“八宝饭”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糯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2)广西北部湾一带常年天气炎热,黄瓜是广西人喜爱的食品,其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在pH5的环境中较稳定,为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在食用黄瓜时应加入少量的_(填字母序号)。A白糖 B白酒 C食醋 D食盐(3)南宁盛产桑蚕丝,

8、有一种合成纤维叫“冰蚕丝”,与桑蚕丝相似,鉴别“冰蚕丝”和桑蚕丝的化学方法是_。(4)我国人民喜欢用铁锅烹饪食物,原因是铁锅中的铁元素可以预防人体患:_症。(5)某雪饼包装袋内有一小包白色固体,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生石灰的作用是:_ 。20、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2)用装置A分解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内的固体应为_(填化学式)。(3)实验室利用C装置制备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 。(4)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_(填“能”或“不能”)利用D装置制备和收集满H2。(5)装置E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 。21、碳酸氢

9、铵是一种化肥,生产厂家有下面使用要点提示:“本品宜存贮于干燥阴冷处,防止受潮,施用后盖土或立即灌溉,避免曝晒或与碱性物质(如熟石灰)混合施用,以免变质,造成肥效损失。 根据上面叙述,归纳出碳酸氢铵的性质。 (1)_。 (2)_。 (3)_。 三、实验与探究题。 22、我们已经学习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探究,下面请你回忆:(1)实验时老师给你提供了两个集气瓶,一个是充满了_ ,另一个是:_。(2)回忆实验过程,完成下列空格: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加入的物质水SO2水a_无现象_b镁条或锌粒无现象_c_无现象溶液里有气泡产生(3)探究结论:酸雨对森林有破坏作用,使植物枯萎,酸雨还能腐蚀用_、_做成的雕

10、像以及金属制品等。(4)反思与评价:煤燃烧时会排放出_、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后会形成“酸雨”,为了防止“酸雨”的产生,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23、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1)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回答:(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_;B_;C_;(2)如果实验II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_ (填“有”或“无”)影响;(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

11、样品,_(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4)写出操作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四、计算题。 24、2020年5月5日晚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首次飞行任务,首飞取得圆满成功,成为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也称“冰箭”,因为火箭肚子里装了满满的深低温液氢液氧燃料。请回答:(1)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应攻克的难题是_ _。(2)计算每1kg液态氢充分燃烧需要的助燃剂液氧的质量是多少?()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分层练习题:鲁教版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氢气是 21 世纪的理想能源B

12、. 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答案】C 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潮汐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答案】A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一氧化碳通过灼热氧化铁,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点燃棉花时有烧焦羽毛味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答案】D 4、农作物生长需要含多种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NO3 BCa( H2PO4)2C(NH4)2 HPO4 DKCl【答案】C 5、21世纪初某年的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的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公交出行B减少燃煤发电C加强大气监测D露天焚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