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制订与管理规定作业文件.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39640595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计划制订与管理规定作业文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学计划制订与管理规定作业文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学计划制订与管理规定作业文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学计划制订与管理规定作业文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学计划制订与管理规定作业文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计划制订与管理规定作业文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计划制订与管理规定作业文件.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计划制订与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做好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保证教学的正常有效开展,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特制订本规定。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学院教学系部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及修改等方面的管理。3 职责3.1 教务处是本规定的归口管理部门,学院各系部共同参与。3.2 教务处负责制定教学计划要求、标准及相关表格。3.3 教务处负责对各专业制订的教学计划进行审核和检查验收。3.4 各系部认真落实教学计划的制订和管理工作,如有变动,及时申请调整。4 控制措施4.1 指导思想制定教学计划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法律和法规,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科学合理构建高职课程体系

2、,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技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江苏交通和江苏地方经济培养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4.2 基本原则主动适应江苏交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制定教学计划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行业和地方经济出现的新情况、新热点,特别要关注市场经济和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行业、时代和地方特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行业和社会需求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的关系,针对培养目标要求设置课程及安排各有关教育教学环节。坚持知识、技能、职业素质综合提高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

3、践的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健康、协调地发展。 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基础理论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实行双证书制 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职业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应取得专业职业技能资

4、格证书。贯彻产学结合思想 产学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 在遵循上述原则基础上,学校应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教学计划,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特色。即使在校的同一专业,也可根据生源情况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或在执行同一教学计划中,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性。4.3 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程序4.3.1 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应深入了解交通行业和江苏社会经济

5、发展状况和趋势,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技术发展状况,认真研究本专业与相关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确定主要岗位(群)和主要工作范围。4.3.2 进行综合职业能力分析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分析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一般能力。学校根据行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教育教学规律,确保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并构建综合职业能力体系,以此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4.3.3 构建课程体系学院学术委员会参与,根据综合职业能力分析中确定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要求以及相互的逻辑联系、应用频度和难度,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并确定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以此作为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实施教学的依据。

6、4.4 课程组成课程分设为二类:必修课和选修课(含任选课和限选课)。必修课占总学分的80%左右、限选课占总学分的10%左右,任选课占学分的10%以内。必修课是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为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必修课包括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其中文化基础课程为政治、体育、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理论、就业指导等,各专业文化基础课程学分相对一致;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为各专业相对独立的专门课程。选修课是学生可以有选择修习的课程。选修课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限选课(限定选修课)是根据社会需要,以深化、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学生在学

7、院提供的选修课范围内,按要求选修一定学分。限选课备选的课程教学计划规定限选课的2倍,以便于学生按自己的志向和特长选修课程。任选课(任意选修课)是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体现不同学科交叉和渗透,介绍最新知识等开设的供学生自行选择的课程。任选课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第二专业辅导等方面,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志愿、特长和能力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学分记入学生总学分。总学时数约3000学时,其中课内总学时数为16001800学时(每学期安排15周,每周安排24课时左右课内课时,4周实训课,课内总学时包括课内实验、实习和习题课)。文化基础课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

8、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身心素质,为学生适应社会、自我发展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应尊重学科,但不恪守学科系统性,形成新的应用性强的教学体系,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其课时分配(可根据专业作适当调整,调整幅度不超过10%):政治理论、思想品德等2*15*5=150课时;(06级开始,按照教育厅要求改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数学120课时左右;外语4*15*4=240课时左右;计算机应用基础60课时左右(另外安排一周强化考证);体育90课时;军事理论15课时1学分;就业指导15课时2学分

9、(含毕业教育一周1学分)。专业课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重点强化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专业培养和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要妥善处理各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课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特点,形成与行业、地方专业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安排足够的时间,从严训练,认真考核,以达到有关的实践资格证书和岗位规范的要求。实践课课时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限选课除各专业规定的课程外,要安排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1学分。4.5 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与时间安排4.5.1 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1)招生对

10、象与学制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不可以写两个层次)学制:全日制三年(2)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法制意识;具有求实创新、积极进取的意识和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毕业生应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专业理论和初步的社会创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能应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

11、和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一定创新精神,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应符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具有能适应现场劳动工作所要求的身体素质。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和、企业(或行业)中的部门,从事、和工作。具体的岗位有:(简述)毕业生经考试和评估,获得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若干相关工种的技能证。(3)人才规格知识结构(简要说明)能力结构(简要说明)素质结构(简要说明)(4)职业能力分析(基本能力与专项能力分析表,包括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表见附件1。(5)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岗位职业能力考核体系表,包括分学年、学期的阶段

12、性能力考核取证项目、考核要求、考核办法、考核安排、考核部门等)(6)专业质量标准毕业生操行登第合格以上;学生毕业时应获取的学分数(155学分);大学生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职业技能证书;教学计划所列必修课程必须合格;学生体质建康测试合格以上。(7)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包括课程名称、讲授内容、课程的目标等)1)基本素质能力单元2)专业基础能力单元3)XX能力单元4)综合能力单元*选修课程说明:包括限选课和任选课的说明。(8)实践教学安排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实践教学是指以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过程,包括:实验、实习、基本技能训练、大型作业及课程综合训练、毕业综

13、合训练、社会实践课等。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增强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学生毕业时在专业技能方面应该获得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满足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专业资格证书。 分阶段实践性教学安排入学教育着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专业教育和校风、学风、校纪教育,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求知欲,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发奋学习的观念。军训新生入学后应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对学生进行队列操练、国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为学校半军事化管理打好基础。班、团活动每周安排2学时,轮流开展班会或共

14、青团组织活动,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和法制教育。公益劳动第一、二学年可各安排1周公益劳动时间,学生参加顶岗劳动,参加校园环境卫生、绿化、实验室建设、建校等方面的劳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劳动观念与劳动习惯。毕业教育毕业前着重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投身社会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学生的德育考核贯穿于整个学期。每学期末进行一次总考核,毕业时应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做出全面评定。德育评分记入学生成绩册。实验实验教学是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的实践性教学对学生加深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有重要意义。实验课安排一般与理论课内容

15、相衔接,实验项目、实验要求及实验方法由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实验考核成绩单独列入学生成绩册。对于单独考核的实验课,不及格按一门课程不及格处理。对于非单独考核的实验课,实验内容应列入课程的理论考试中,实验内容应占理论课考试内容的1516%,或将实验成绩按50%的比例记入该课程的平时成绩。学生应完成该门课程的全部实验才能参加该门课程考试(查)。(附加各实验课程的要求、必要的说明)实习实习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专业的生产过程,巩固所学专业知识,获得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主要的实习项目如下:(提出各实习项目要求和考核办法)综合生产实习:指学院外的长时间的生产实践。(*提出具体要求和考核办法。)综合训练:指课程中必须完成的大作业、综合训练、课程设计等。(*提出各课程综合训练或大作业等要求)(9)课外活动安排与要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进行素质教育、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教育。活动课程一般安排在假期和课余时间,通过第二课堂、文化艺术节、文化活动等渠道组织实施,贯穿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