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掘进管理与考核标准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4.50KB
约27页
文档ID:396339823
掘进管理与考核标准_第1页
1/27

一、开拓及准备巷道管理标准1、巷道成巷段底板平整,无超过直径50mm矸石,底板无淤泥、无积水(长度≤5m ,深度≤20mm)3、耙装机固定可靠,距离掘进迎头最大不超过35m,耙装机档矸板每米弯曲度不超过50mm档矸板角度与巷道夹角不大于60°4、耙装机前煤矸堆积不超过巷道高度的1/3 ,无直径超300mm的大块矸石底板煤矸表面平整,无高差超过300 mm的错台5、巷道成巷段至耙装机机尾不超过5m,初喷浆厚度不小于30mm6、掘进迎头工作面前探梁数量及设置应符合本迎头作业规程及措施规定7、岩石巷道放炮后所有炮眼眼底都落在同一平面上(偏差:+50mm)硬岩(f=8~10)眼痕率不低于80%,中硬岩(f=4~6)眼痕率不低于60%8、巷道成巷段在两帮用红漆画出腰线,腰线宽50mm,清晰醒目,其上沿为巷道拱基线位置9、风筒吊挂在管路上方,吊挂平直,逢环必挂,出风口距迎头不超过10m10、瓦斯便携仪和甲烷传感器悬挂在迎头5m范围内的风筒对侧,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帮不小于200mm11、锚杆成排成线,与巷道轮廓线夹角不小于75°,外露15~50mm,锚杆托盘紧贴壁面,锚固力应符合规程措施设计要求。

12、锚索布置应符合本迎头规程要求,外露150~350mm13、迎头风钻、锚杆钻机、钎杆等工具不用时,与水平面呈70°~80°靠帮竖放在专用工具架上排列整齐,固定牢固,不准落地放置;迎头用的支护材料小件(锚杆盘、锚杆帽、锚固剂、锁具等),必须集中存放在专用工具箱中,不能乱放;巷道迎头必须配齐力矩扳手、锚杆拉力计、锚索涨拉仪等测试工具,有锚杆拉力试验记录,并及时填写14、喷射砼:强度等级为C20,砼骨料:砂为中粗河砂,水泥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为粒径5~10mm石灰岩碎石子,骨料按照重量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03∶2.19,水灰比0.48,速凝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2.5~4%15、喷射前必须清洗岩帮,清理浮矸,坚持挂线喷浆制度,喷射均匀,无裂隙,无干斑、无流淌,无“穿裙,赤脚”二、回采巷道管理标准1、巷道成巷段底板平整,无超过直径20mm矸石,底板无淤泥、无积水(长度≤5m ,深度≤20mm)2、临时水沟淤泥不超过水沟深度的一半,外沿齐直,水流畅通3、巷道两帮最上一排锚杆距离顶板不大于300mm,底脚锚杆距底板不大于500mm4、耙装机距离掘进工作面最大不超过35m。

耙装机档矸板每米弯曲度不超过50mm档矸板角度与巷道夹角不大于60°5、耙装机前煤矸堆积不超过巷道高度的1/3 ,无直径超300mm的大块矸石6、迎头顶板及两帮应及时支护,最大控顶距应符合本迎头作业规程规定7、风筒吊挂在管路上方,吊挂平直,逢环必挂,出风口距迎头不超过10m8、瓦斯便携仪和甲烷传感器悬挂在迎头5m范围内的风筒对侧,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帮不小于200mm9、锚杆成排成线,与巷道轮廓线夹角不小于75°,外露15~50mm,锚杆托盘紧贴壁面,锚固力应符合规程措施设计要求10、锚索布置应符合本迎头规程要求,外露长度为150~350mm11、迎头风钻、锚杆钻机、钎杆等工具不用时,与水平面呈70°~80°靠帮竖放,排列整齐,固定牢固,不准落地放置12、迎头用的支护材料小件(锚杆盘、锚杆帽、锚固剂、锁具等),必须集中存放在专用工具箱中,严禁乱放13、巷道迎头必须配齐力矩扳手、锚杆拉力计、锚索张拉仪等测试工具,有锚杆拉力试验记录,并及时填写14、距离迎头200m以内必须悬挂掘进工作面“五图一表”施工牌板,“五图一表”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符三、巷道成型管理标准1、全岩开拓巷道要求一次成巷,台阶式掘进巷道要加强墙部的成形和喷浆质量。

全煤炮掘和综掘巷道实行一次成巷施工2、全岩开拓巷道必须采取光面爆破,硬岩(f=8~10)眼痕率不低于80%,中硬岩(f=4~6)眼痕率不低于60%,软岩(f=2~3)不再考核眼痕率,但必须符合光爆的前两项规定,岩石巷道超挖不大于150mm,3、全煤炮掘和综掘巷道要求两帮平直,凸起的部分要用风镐找平,超挖不大于150mm4、巷道底板要求平整,底脚刷齐、刷直5、锚喷巷道墙直、拱圆锚网巷道顶板平整、两帮齐直,锚杆横竖成线,紧贴岩面,不出现网兜6、岩石巷道周边眼眼距不大于300mm,全煤炮掘巷道周边眼眼距不大于400mm四、爆破管理标准1、运送爆破材料时,放炮员运送雷管与运送炸药人员间距在10~15m,放炮员负责监管2、炸药箱存放在支护良好,没有淋水、干燥的地方,且在警戒线以外3、炸药箱距雷管箱不低于25m,并分别加锁4、警戒地点至爆破地点的距离直线、折线巷道不小于150m5、爆破前后爆破地点20m范围内必须洒水降尘6、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工1人操作7、放炮自动喷雾头安设在距迎头15~20m范围内控制装置有两个支撑点固定,喷雾头与控制箱用风管(Φ25mm胶管)和水管(Φ25mm胶管)连接。

8、爆破后必须将爆破母线拧接成短路9、爆破完毕后必须清点药块数量及电雷管数量,由安监员核准签字10、爆破30min后班组长进入工作迎头检查爆破情况,确认安全后方可发出指令,进入现场作业五、前探梁的使用管理标准1、采用吊挂式前探梁作为临时支护,前探梁采用不低于3根长4.5m、Φ89×5mm钢管制作2、前探梁分别吊挂在顶板巷中相邻的锚杆上,每条前探梁用3个悬吊点固定(吊环用Φ20mm的锚杆加工制作,配Φ20的螺帽,螺帽上满为宜)3、接顶木板规格为【长×宽×厚=1200mm×(150~200mm)×(50~100mm)】,临时使用的圆木直径不小于180mm前探梁最小控顶距不大于0.3m,最大控顶距不大于1.9m 4、施工地点必须有以下备用材料:2~3个备用吊环、3~5棵小头直径不小180mm的优质圆木、20个木楔、20块木板,6-8颗单体支柱作为备用支护,存放地点距迎头不大于200m5、发现前探梁弯曲、变形,吊环裂纹、开焊、损坏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六、风水管路敷设管理标准1、风水管路严格按照一次成巷标准敷设,吊挂整齐,接口严密,无漏水,漏风,铁丝吊挂现象,并做防腐处理2、管路刷漆颜色正确,标牌指示准确,卫生良好,无脱漆锈蚀现象。

3、风水管路设施齐全,无缺件现象,采用吊钩固定在专用锚杆上,每4.0m一个固定点4、风水管路自上而下依次为压风、供水、排水管路,管路间隔200mm5、风水管路每隔150m设一个阀门,每隔50m设一个三通便头阀门及三通便头均布置在外侧,要求开关灵活,不锈蚀6、压风管路刷黄色面漆,供水管路刷绿色面漆,排水管路刷黑色防锈漆,管卡刷红色面漆编号统一使用红色字体七、电缆吊挂管理标准1、掘进工作面的橡套电缆,必须严加保护,避免水淋、撞击、挤压和炮崩2、水平巷道悬挂的电缆有适当的弛度,其悬挂高度不得低于1.5m3、电缆与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铺设时,电缆不应悬挂在风管或水管上,必须敷设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不得遭受淋水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盘圈或盘“8”字行的电缆不得带电,但给综掘机供电的电缆不受此限4、巷道内的通信和信号电缆应敷设在动力电缆上方0.1m以上的地方5、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的距离应大于0.1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05m6、井下巷道内的电缆,沿线每隔一定距离、拐弯或分支点以及连接不同直径电缆的接线盒两端、穿墙电缆墙的两边都应设置注有编号、用途、电压和截面的标志牌。

八、 耙装机、综掘机前后软管的吊挂管理标准1、软管用Φ20mm锚杆做成的弯钩进行吊挂弯钩直径为50mm,半圆形,沿水管方向排列整齐弯钩的一端缠绕固定在在供水管上,半圆形的部分置于供水管的下方,半圆开口向上2、第一个弯钩设在距截止阀200mm处,自此钩向前每2m在供水管的下方安一个弯钩,最后一个弯钩安设时可根据剩余软管的长度适当调整距离3、管路从上到下由细到粗依次吊挂,吊挂钩间距200mm,管路吊挂整齐美观,垂度一致,吊挂高度根据现场而定;机前管路不用时,反过来叠放到管钩上4、软管不使用时,必须关好阀门并依次吊挂在弯钩上九、轨道铺设管理标准1、轨型为30kg/m,轨距为600mm2、巷道服务年限不足3个月的巷道,轨枕采用枕木,规格(长×宽×厚)为:1200mm×150mm×150mm;超过3个月的,轨枕采用水泥制作的轨枕3、铺设时对应行人侧的枕木一头到轨道230 mm水泥轨枕除外)4、轨道严格按照设计位置、尺寸进行铺设5、综掘巷道轨道保持距综掘机不大于100 m,炮掘巷道采用皮带机运输的轨道保持距耙装机不大于20m 6、运送支架的轨枕间距为720mm,不运送支架的轨枕间距为900mm。

7、钢轨接头在道夹板头各铺一条枕木;道钉钉在轨枕的中心线上且紧贴钢轨枕木与轨道垂直两轨道不允许出现阴阳道8、轨道夹板、螺丝、扣件齐全,无松动现象9、轨枕紧贴巷道实底,无杂拌道、无浮离、枕木悬空现象十、巷道卫生管理标准1、轨道大巷进入车场属于区队的卫生区域2、车场内严禁放置材料和其他杂物,每日安排人员清扫、冲尘3、巷道内(包括硐室)无杂物(饮料瓶、塑料袋、纸片、扎丝、木屑、闲置铁丝等),固定岗位区域设立垃圾桶巷道内每间隔300 m设立一个垃圾桶,并有专人负责把垃圾放在停在车场的垃圾车里4、巷道水沟内无矸石煤块,水流畅通5、浮矸(煤)不超过轨枕2/36、皮带机运输的巷道H架底要定期清理,清理标准要与外端平整7、巷道内浮矸(煤)块不大于20 mm且底板平整,无淤泥、积水十一、物料码放管理标准1、支护材料码放要整齐,不得两种以上材料同放一起和码放在底板上2、支护材料要码放在制作的材料架上,材料长短不齐的按一头齐码放,3、同种类的支护材料不得超过2垛每垛码放的材料必须横竖成线,码放于H架杆的支护材料高度不得超过1.5m4、码放于底板的支护材料一律设在人行道侧的材料硐室内,高于底板200mm,材料码放外口与巷道一致。

5、各类物料牌板悬挂整齐、标准统一、高度一致、牌物相符,牌板卫生保持清洁,填写规范十二、散装河沙、红砖、石子等堆放管理标准1、凡当天卸下用不完的,必须靠帮堆放,河沙堆放要堆成直角梯形,下口距轨道不少于500mm,上口宽度不小于300mm;红砖码放要成批成型且高度不能超过一米,并且要整齐 2、若堆放在水沟盖板上,且水沟盖板有漏洞时,必须在水沟盖板上铺设旧风袋布,或旧皮带,防止堆放的河沙、石子等漏进水沟内3、用完后,必须清理干净使用结束后,还有剩余的,若其他地方还须用,则可以暂时堆放在此,否则必须转走4、用车皮散装的河沙、红砖、石子要卸干净十三、水泥的堆放管理标准1、井下使用的水泥存放在井下时,必须选择干燥、顶板支护完好,没有淋水的地方,并且水泥上方用风筒盖严下方用道木与巷道底板隔离2、水泥码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