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各论第七章 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属的特性:1.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空气、饲料、饮水、地面及物体表面人及畜禽的皮肤、黏膜、肠道、呼吸道及乳腺中也有寄生2.致病性葡萄球菌常引起各种化脓性疾患、败血症或脓毒性败血症当污染食物时能引起食物中毒3.典型的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圆形,无芽孢,无鞭毛,有的形成荚膜或黏液层4.需氧或兼性厌氧,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无运动力5.可在普通培养基、血琼脂等生长,不在麦康凯培养基生长,最适温度34~40℃,最适PH7.0~7.5.6.致病性菌株多能产生脂溶性黄色或柠檬色素,不着培养基分类: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一、形态、培养及生化特性:(1)革兰氏阳性,圆形,无芽孢,无鞭毛,有的形成荚膜或黏液层在脓汁、乳汁、液体培养基中呈双球或短链排列2)普通培养基:光滑、湿润、隆起的圆形菌落,初呈灰白色,继而呈金黄色、黄色或者柠檬色致牛乳腺炎的菌和耐药性的菌多为深黄色血液琼脂平板:菌落大,致病菌多呈β溶血注意的是浓汁、乳汁、液体培养的染色片中常见的双球或短链排列的球菌易误认为链球菌普通肉汤:生长迅速,初混浊、管底有少量沉淀,培养2~3d后可形成很薄的菌环,在管底则形成多量大黏稠沉淀。
二、致病性及毒力因子引起两类疾病分别为化脓性疾病和毒素性疾病,引起人或动物的中毒性呕吐、肠炎及人的毒素休克综合征等化脓性疾病:创伤感染、脓肿、关节炎、败血症和脓毒血症毒力因子包括:α毒素(α溶血素)引起牛、羊的坏疽性乳腺炎肠毒素引起人类食物中毒,刺激呕吐中枢,表现呕吐,并引起腹泻凝固酶(致病菌的重要毒力因子)耐热核酸酶(致病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三、微生物学诊断:涂片、染色、镜检:化脓性病取脓汁、渗出液,乳腺炎取乳汁,败血症取学院,中毒症取剩余食物、呕吐物或者粪便将病料涂片、染色、镜检,如见有大量典型的葡萄球菌可做出初步诊断分离培养鉴定:将病料划线接种于5%绵羊或者兔子血液琼脂平板,血液、剩余食品、呕吐物、粪便等病料需增菌肉汤培养后再划线接种血平板,37度培养18~24h,菌落金黄色,周围呈β溶血多为致病菌株生化实验凝固酶、耐热核酸酶阳性,分解甘露醇动物实验:皮下接种家兔后24H致局部皮肤溃疡坏死补充:败血症:这是在机体的防御功能犬为减弱的情况下,病原菌不断侵入血流,并在血流中大量繁殖,释放毒素,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人类的不规则高热,有时有皮肤、粘膜出血点,肝、脾肿大等毒血症:这是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菌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引起独特的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
脓毒血症: 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时,由于细菌随血流扩散,在全身多个器官(如肝、肺、肾等)引起多发性化脓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感染时引起的脓毒血症链球菌一、属的特性:1、链球菌广泛存在于空气、饲料、饮水、地面及物体表面人及畜禽的皮肤、粘膜、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乳腺中也有2、部分是人和动物的正常菌群,有的可致病,引起化脓、肺炎、乳腺炎、账血症3、分类:目前链球菌有30多个种,比较常见的有10余种可根据抗原构造和溶血特征分类抗原:包括属特异、群特异和型特异3中抗原II型链球菌为人猪致病菌按溶血能力分类:α溶血链球菌,这类细菌统称为草绿色链球菌致病力不强,多为机会致病菌 β溶血链球菌,这类细节致病力强,常引起人及动物的各类疾病γ溶血链球菌,这类菌一般为非致病菌4、形态及染色特性:常排列成链状或者成双、圆形或者卵圆形、G+、有些有荚膜,除个别菌群外无鞭毛致病性链球菌链较长5、形态及培养特性:兼性厌氧,少数为厌氧菌,最适温度为37℃,pH7.4-7.6普通培养基生长不良,需添加血液、血清、葡萄糖在血液琼脂平板上菌落为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小菌落血清肉汤中初呈浑浊,后呈颗粒状沉淀管底,上清透明。
6、抵抗力: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煮沸可以很快被杀死,常用浓度的各种消毒液均能杀死对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敏感7、免疫性:抗M蛋白的抗体具有保护作用8、微生物学诊断:取适当的病料涂片,染色、镜检,见革兰阳性,成对或链状排列的球菌可作出初步判断确诊需要血液琼脂平板分离培养,观察菌落的、溶血等特征,并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和细菌的定群或定型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1、培养特点:无乳链球菌呈α或β溶血;停乳链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呈微弱的α溶血普通培养基生长不良,需添加血液、血清、葡萄糖在血液琼脂平板上菌落为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小菌落在血清肉汤中生长,乳房链球菌保持均匀浑浊,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初呈浑浊,后来在管底呈絮状沉淀,上部清朗2、形态及染色特性:无乳链球菌呈长链状、停乳链球菌呈中等长度的链,乳房链球菌的链较短,有时成对排列均无荚膜,革兰阳性3、致病性:引起牛、羊的急性和慢性乳腺炎乳房链球菌还能引起婴儿账血症、脑膜炎和肺炎4、微生物学诊断:(1)涂片、染色、镜检:(2)分离培养:用叠氮钠(阻止其他杂菌生长)血平板分离培养,挑取可疑菌落,做生化试验加以鉴定3、CAMP试验:血平板上先接种一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划线,与此线垂直接种乳汁或分离的培养物,原来不溶血或溶血不明显的无乳链球菌,在金黄色色葡萄球菌产物的存在量,呈现明显的β溶血。
借此可以区分无乳链球菌与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三、化脓链球菌: 引起人的化脓性炎、猩红热、扁桃腺炎等,牛乳腺炎四、猪链球菌1、血清型:按荚膜抗原的差异分为35个血清型,包括1-34和1/2,猪链球菌2型是其中毒力最强、最常见的一种,猪链球菌1型、7型及9型也可使猪发病死亡2、致病性:表现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流产、肺炎和突然死亡 猪链球菌2型在猪群中通常通过口鼻感染,在扁桃体中增值,还可存在于母猪的子宫或阴道中,携带猪链球菌2型的猪只对其它猪具有传染性猪链球菌2型可通过伤口感染人,致人败血症、脑膜炎和心内膜炎,从事养猪、屠宰加工及与猪肉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是高危人群4、微生物学诊断:(1)取样:(2)样品的处理:将猪链球菌接种于高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6h取培养液1mL,12000r/min离心3min,去掉上清用200µL灭菌双蒸水充分重悬菌泥,100℃煮沸15min,再12000r/min离心5min,收集上清上清即可以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3)PCR:在1 个PCR管中依次加入10× Buffer 2.5µL,2m mol/L dNTP 5µL,epf-1、epf-2各0.2µL,cps2J-1、cps2J-2、mrp-1、mrp-2各0.3µL,Taq酶0.3µL,模板1µL,补双蒸水至25µL。
94℃预变性2min,94℃ 50s,53℃ 40s,72℃ 50s,运行30个循环,最后延伸8min取5µL PCR产物,于1%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紫外灯下观察补充:α溶血:在菌落周围形成不透明的草绿色溶血环,红细胞未溶解,血红蛋白变成草绿色β溶血:菌落周围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红细胞完全溶解γ溶血:菌落周围无溶血现象第八章 肠杆菌科共同特性:G+、非抗酸性、无芽孢的兼性厌氧菌一般能运动者,均为周鞭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包括腐生菌、寄生菌和人及动物的病原菌很多寄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成为正常菌群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普通培养基上25~37度24h内生长良好,一般都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第一节 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本属共有五个种,最重要的是大肠埃希氏菌(E coli)俗称大肠杆菌一、形态及染色特征: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直杆菌大部分有周鞭毛和菌毛直杆状,两端稍圆单在或成双排列某些致病菌株有荚膜或者微荚膜二、培养特性:本菌为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 ,最适pH为7.2-7.4.1、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隆起、光滑,整齐,灰白色2、肉汤:浑浊,粘性沉淀,管壁有菌环3、麦康盖培养基:红色菌落。
4、伊红美兰鉴别培养基:黑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5、SS琼脂:一般不生长或者生长较差,生长者呈红色6、血平板:β溶血(致病菌株)7、营养琼脂:圆形凸起,光滑,半透明,灰白色菌落三、生化特性:大肠杆菌能分解多种碳水化合物 产酸产气大多数菌株可发酵乳糖乳糖蔗糖H2S尿素吲哚MRV枸椽酸盐+___++_四、抗原及血清型: 1、O抗原:菌体抗原,有173种是S型菌的一种耐热菌体抗原,121℃不破坏其抗原性,每个菌株只含有一个O抗原,可用单因子抗O血清做凝集以鉴定可以特异性决定于脂多糖(LPS)的特异多糖侧链的结构) 2、K抗原:菌体表面的一种热不稳定抗原,位于被膜或荚膜中有K抗原的菌株不会被抗O血清凝集,称为O不凝集性分为L、A、B三型,共80种一个菌落可以还有1~2个不同的O抗原3、H抗原:热不稳是一种不耐热的鞭毛抗原每一个有动力的菌株仅含有一个H抗原抗原结构式 : O:K:H如O8:K23(L):H19即表示该菌具有O抗原8,L型K抗原23,H抗原19五、致病性:1、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毒力因子主要是粘附素和肠毒素引起动物腹泻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出现轻度水泻,也可呈严重的霍乱样症状。
腹泻常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营养不良者可达数周,也可反复发作致病因素包括黏附素和肠毒素两类黏附素包括菌毛和非菌毛蛋白,具有黏附于宿主的小肠上皮细胞的能力,顾称为黏附素或定居因子,其抗原称为黏附素抗原或定居因子抗原ETEC首先依赖黏附素黏附于宿主的小肠上皮细胞,才能避免被肠蠕动和肠液分泌清除,并得以在宿主肠内定居、繁殖和产肠毒素,进而发挥致病作用)肠毒素:是ETEC在体内或体外生长时产生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可分为耐热肠毒素ST和不耐热肠毒素LT,两者都可以致病或两者同时致病致病机理:细菌通过口腔进入易感宿主的小肠,其菌毛黏附素与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和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定居在肠内大量繁殖,此时大量产生并释放肠毒素,对其靶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有些菌株具有定居因子,常见者为O6:K15:H16、O25:K7:H42鉴定ETEC主要测定大肠杆菌肠毒素,血清型有一定参考意义2、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主要毒力因子是粘附性菌毛和类志贺毒素(又称类志贺毒素),引起猪水肿和人的出血性肠炎3、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传染性,严重者可致死;成人少见细菌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大量繁殖。
切片标本中可见细菌粘附于绒毛,导致刷状缘破坏、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和功能受损,造成严重腹泻EPEC不产生LT或ST有人报道,EPEC可产生一种由噬菌体编码的肠毒素,因对Vero细胞(绿猴肾传代细胞)有毒性,故称VT毒素VT毒素的结构、作用与志贺氏毒素相似,具有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性鉴定EPEC可根据临床表现与血清型5、败血性大肠杆菌(SEPEC):6、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 六、微生物学诊断: 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纯化 生化试验、血清学 七、防治:1、抗粘附素全价或亚单位苗2、类毒素苗或LT-B亚单位苗3、基因工程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