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责任》导学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395656879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责任》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责任》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责任》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责任》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责任》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责任》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责任》导学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责任导学案 华蓥市永兴小学 周琳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2引导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勇于承担责任,便是一个正直的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让小里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目的(即理解小里根父亲的做法)。教法:创设情境 感情朗读学法预设:读 思 批 合作探究 赏析词句法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师生谈话。一、激趣导入。孩子们,如果你们无意中犯了错、要你赔钱会怎么办呢?生自由表达。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伟人-里根,课

2、件出示,教师相机介绍里根。他是美国第49届总统里根,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在一个美国小镇,曾经是一名出色的体育播音员,后来成为好莱坞明星,29年间拍摄了51部电影,在69岁时他登上了象征着权力与荣誉的美国总统宝座,成为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总统,并连任两届。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他小时候跟我们一样,也无意中犯了一个错而且还要他赔钱呢,想知道后来是谁赔的吗?师:那你们还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小里根犯了什么错?师:恩,也就是小里根有什么过失?好,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责任,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孩子们,你想知道里根犯了什么错,有什么过失,可以怎样去找答案呢?相机进

3、行学法指导,板书:读 思 2、学生熟读课文,感知大意3、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三、师生交流,共商目标1、引导学生由里根的过失汇报,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板书:赔-借-还。2、看到老师的板书你又产生了哪些疑问呢?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有:(1、)为什么小男孩承认了错误,老奶奶还让他赔钱呢?(2、)为什么爸爸只同意借钱给小男孩?(3、)小男孩怎么还的钱?3、教师再次进行学法指导,介绍批读的学习方法。四、学生自主学习1、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结合学法自学。2、交流学习收获。 五、全班交流,读中悟情1、理解索赔,相机体会小男孩委屈的心情。2、多种方式朗读小男孩向爸爸汇报实情的句子,体会小男孩委屈为难的心情。3

4、、从小男孩挣钱的句子中体会小男孩挣钱的不容易和还钱时自豪的心情。 4、理解父亲的用意。六、回归课题,升华激励 1、孩子们,学了这课后,现在来说说如果以后你不小心犯了错会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老师引导准确表达。2、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责任?3、教师总结: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用边读边批的方法进行学习,大家对责任有了自己的认识。大家再读课题。让我们牢牢记住里根小时候的故事,牢牢记住“责任”这两个字,希望你们从小做有责任感的人,长大做有出息的人。谈谈“自学互帮导学法”中的自主学习永兴小学 修卫生“自学互帮导学法”这一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并积极投身到课改中去。我认为 在“自学互帮导学法”六关

5、键词中“自学”是核心。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根据儿童这一特点就应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一、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流动的主阵地,课堂气氛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创设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一个“师道尊严”的老夫子,一个压抑沉闷的课堂不能指望学生成功地进行自主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童话世界”、“儿童乐园”

6、,精心设计悬念,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读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最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这一要求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初读后,充分发表自己的学习所得,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些中心词语积极去思考,寻找出相应的语句、段落,仔细品味。这样就较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二、鼓励质疑,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从不敢提问到想问、敢问、善

7、问,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上下文探究段落,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再经过教师的精心引导,让学生读、思、议,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唤学生在思中有所认识,在思中找出问题的所在,在思中理清问题的脉络,使学生在议中充分交流探究,在议中寻得解决问题的门路,在议中得到共同提高。我在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质疑课题开始(因为这要简单些,也容易操作。)。如课题乌鸦喝水,让学生读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什么,学生就提出了乌鸦到哪里去喝水,是怎样喝到水的 三、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合作学

8、习,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我是这样做的:同桌两个为一个小组,前后四人为一个大组,在每组中优生、学困生、中等生搭配组成。合作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可以用问题引导,如乌鸦喝水一课,学生对课题进行了质疑,就可以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自读中的收获,说出读中遇到的困惑。也可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或词语让学生交流。 四、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语文能力的提高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无身经百战是针对目前小学生积累明显

9、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而指出的一条出路。我们不应当把学生局限在课堂嚅自我封闭,要乘改革之机改变观念,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利益,要注意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工作,教他们如何选择课外阅读材料,例如在学习了某一作家的某一篇作品后,为学生推荐与之相关的这位作家的另一作品或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性阅读,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总之,现代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过程,努力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讨论”,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主动发展学生愿学、乐学、会学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的智慧有机的发挥出来,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学中如何

10、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永兴小学 杨秀英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面对家庭中父子母女的冲突,学校里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同学之间的摩擦,学习上的困难,考试中的失败许多学生产生困惑和紧张焦虑的情绪。这时,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学生一生的命运,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书育人,铭刻在心。”因此,利用学科特点,在教育教学教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

11、师的责任和义务。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教材的无声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一方面增长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塑造健康的心灵,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充满艺术性的课堂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 我认为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入手:一、营造和谐氛围,张扬学生鲜活的个性特点 小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空前迫切,独立意识强,渴望与他人沟通,渴望得到他人的接受和尊重,渴望在人际交往方面得到成功。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力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愉

12、悦自信、宽松自如的氛围中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创造,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标新立异,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应该是宽松与严谨,严肃与活泼,热烈与深沉的有机统一,这种情境氛围的创设,可以缩短教学中人与人、人与文本的距离,丰富与活跃学生思想,开放心灵空间,让学生多一份活气,增一份灵气,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要使课堂气氛和谐宽松,教师要努力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走上讲台的时候,如果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口授和板

13、书都有板有眼,铿锵有力,学生听课的情绪也会为之一振,并会以高度的注意力,愉快的心情听课。反之,若教师无精打采、随随便便,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主动交流,寻找时机进行自我表现,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视、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对图像、图表、音响内容的了解,以及色彩的烘托等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的欲望。又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喜欢的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对文本的内容、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和评价。尽管学生的感受理解可能很肤浅,甚至可能很“怪异”,使人一下子感到不可思议。

14、但是,站在师生平等对话的立场上,抱着尊重学生的态度,教师不应该轻视学生的感受,应热情地鼓励、引导,用心去呵护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苗,同时针对其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中的缺陷、不足,开展积极有效的帮助。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教师应以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关心、赏识的态度去对待学生,重视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感,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

15、产生一种自觉进取的健康心态,个性品质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1、让学生学会协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目前在校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不健康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养成自私,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不良性格,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采取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不仅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目标分享,信任与责任感等方面的社会学习,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别看他才九岁,但组织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在他的带动下,我们班成立了“预习小组”,小组中成员每天在他的带领下自行预,在预习过程中,孩子们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遇到争议问题自己找相关证据驳倒对方,很少出现蛮不讲理的现象。渐渐地,这些孩子既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又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既学会了与人合作,又学会了关心、鼓励他人,为他们今后在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2、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自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可以激发较高的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