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导学案日期: 第 页 姓名: 一、预习:知识点1:运用阳光下的影子来测量旗杆的高度操作措施:一名学生在直立于旗杆影子的顶端处测出该同窗的_________和此时旗杆的_______.(点拨:把太阳的光线当作是平行的.)∵太阳的光线是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AEB=∠CBD,∵人与旗杆是________于地面的,∴∠ABE=∠CDB=_____°,∴△_______∽△_______ ∴ 即CD=因此,只要测量出人的影长BE,旗杆的影长DB,再懂得人的身高AB,就可以求出旗杆CD的高度了.知识点2:运用标杆测量旗杆的高度操作措施:选一名学生为观测者,在她和旗杆之间的地面上直立一根高度已知的标杆,观测者前后调节自己的位置,使旗杆顶部、标杆顶部与眼睛正好在____________时,分别测出她的脚与旗杆底部,以及标杆底部的距离即可求出旗杆的高度.如图,过点A作AN⊥DC于N,交EF于M.点拨:∵人、标杆和旗杆都_______于地面,∴∠ABF=∠EFD=∠CDH=_______°∴人、标杆和旗杆是互相_______的.∵EF∥CN,∴∠_____=∠_____,∵∠3=∠3,∴△______∽△______,∴∵人与标杆的距离、人与旗杆的距离,标杆与人的身高的差EM都已测量出,∴能求出CN,∵∠ABF=∠CDF=∠AND=90°,∴四边形ABND为________.∴DN=_______,∴能求出旗杆CD的长度.知识点3:运用镜子的反射操作措施:选一名学生作为观测者.在她与旗杆之间的地面上平放一面镜子,固定镜子的位置,观测者看着镜子来回调节自己的位置,使自己可以通过镜子看到旗杆_______.测出此时她的脚与镜子的距离、旗杆底部与镜子的距离就能求出旗杆的高度.点拨:入射角=反射角∵入射角=反射角 ∴∠________=∠________ ∵人、旗杆都_________于地面 ∴∠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测量出人与镜子的距离BE,旗杆与镜子的距离DE,再懂得人的身高AB,就可以求出旗杆CD的高度.二、课堂小练习1、如图,DE⊥EB,AB⊥EB,∠DCE=∠ACB,DE=12 m,EC=15 m,BC=30 m,则AB=____m.2.某一时刻,测得旗杆的影长为8 m,李明测得小芳的影长为1 m,已知小芳的身高为1.5 m,则旗杆的高度是_______________m.5.如图,为了测量一棵树CD的高度,测量者在B点立一高为2米的标杆,观测者从E处可以看到杆顶A,树顶C在同一条直线上.若测得BD=23.6米,FB=3.2米,EF=1.6米,求树高.6、一位同窗想运用树影测量树高AB,她在某一时刻测得小树高为1米,树影长0.9米,但当她立即7、测量树影时,因树接近建筑物,影子不全落在地上,有一部分落在墙上,如图,她先测得地面部分的影子长2.7米,又测得墙上的影高CD为1.2米,试问树有多高? 7、如图,一人拿着一种刻有厘米分度的小尺,站在距离电线杆约30米的地方,把手臂向前伸直,小尺竖直,看到尺上的12个分度正好遮住电线杆,已知手臂长约60厘米,求电线杆的高.三、典型例题讲练例1:如图,有一路灯杆AB(底部B不能直接达到),在灯光下,小华在点D处测得自己的影长DF=3m,沿BD方向达到点F处再测得自己的影长FG=4m,如果小华的身高为1.5m,求路灯杆AB的高度。
1、如图,学校的操场上有一旗杆AB,甲在操场上的C处竖立3 m高的竹竿CD;乙从C处退到E处正好看到竹竿顶端D与旗杆顶端B重叠,量得CE=3 m,乙的眼睛到地面的距离FE=1.5 m;丙在C1处竖立3 m高的竹竿C1D1,乙从E处后退6 m到E1处,正好看到两根竹竿和旗杆重叠,且竹竿顶端D1与旗杆顶端B也重叠,量得C1E1=4 m.求旗杆AB的高.2、墙壁D处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A处测得她的影长与身长相等都为1.6m,小明向墙壁走1m到B处发现影子刚好落在A点,则灯泡与地面的距离CD=_______4、如图,某水平地面上建筑物的高度为AB,在点D和点F处分别竖立高是2米的标杆CD和EF,两标杆相隔52米,并且建筑物AB、标杆CD和EF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从标杆CD后退2米到点G处,在G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和标杆顶端C在同一条直线上;从标杆FE后退4米到点H处,在H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和标杆顶端E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建筑物的高是 米.例2: 学爱好小组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在阳光下,一名同窗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同步另一名同窗测量一棵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其影长为1.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求树高例3: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的顶端C处,已知AB⊥BD , CD⊥BD , 且测得AB=1.2米,BP=1.8米,PD=12米,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多少?1、晨晓想用镜子测量一棵古松树的高,但因树旁有一条小河,不能测量镜子与树之间的距离,于是她两次运用镜子,如图,第一次她把镜子放在C点,人在F点正好看到树尖A;第二次她把镜子放在C′处,人在F′处正好看到树尖A,已知晨晓眼睛距地面1.70 m,量得CC′为12 m,CF长1.8 m,C′F′为3.84 m,求这棵古松树的高.2、某市为了打造森林都市,树立都市新地标,实现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在城南建起了“望月阁”及环阁公园.小亮、小芳等同窗想用某些测量工具和所学的几何知识测量“望月阁”的高度,来检查自己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她们通过观测发现,观测点与“望月阁”底部间的距离不易测得,因此通过研究需要两次测量,于是她们一方面用平面镜进行测量.措施如下:如图,小芳在小亮和“望月阁”之间的直线BM上平放一平面镜,在镜面上做了一种标记,这个标记在直线BM上的相应位置为点C,镜子不动,小亮看着镜面上的标记,她来回走动,走到点D时,看到“望月阁”顶端点A在镜面中的像与镜面上的标记重叠,这时,测得小亮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D=1.5米,CD=2米,然后,在阳光下,她们用测影长的措施进行了第二次测量,措施如下:如图,小亮从D点沿DM方向走了16米,达到“望月阁”影子的末端F点处,此时,测得小亮身高FG的影长FH=2.5米,FG=1.65米. 如图,已知AB⊥BM,ED⊥BM,GF⊥BM,其中,测量时所使用的平面镜的厚度忽视不计,请你根据题中提供的有关信息,求出“望月阁”的高AB的长度. 例4:如图:学校旗杆附近有一斜坡.小明准备测量学校旗杆AB的高度,她发现当斜坡正对着太阳时,旗杆AB的影子正好落在水平地面和斜坡的坡面上,此时小明测得水平地面上的影长BC=20米,斜坡坡面上的影长CD=8米,太阳光线AD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坡CD与水平地面BC成30°的角,求旗杆AB的高度(精确到1米).ABCD例5:如图.李华晚上在路灯下散步,已知李华的身高AB=1.5m,灯柱的高OP=O′P′=9m.两灯柱之间的距离OO′=18m(1)若李华距灯柱OP的水平距离OA=6m,求她影子AC的长;(2)若李华在两路灯之间行走,则她前后的两个影子的长度之和(DA十AC)与否为定值?请阐明理由;(3)若李华在点A朝着影子(见图(2)箭头)的方向以每秒3米的速度匀速行走,试求她影子的顶端在地面上移动的速度。
·1、如图,小华在晚上由路灯A走向路灯B,当她走到点P时,发现她身后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A的底部,当她向前再步行12m达到点Q时,发现她身前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路灯B的底部,已知小华的身高是1.60m,两个路灯的高度都是9.6m,设AP =x(m)1)求两路灯之间的距离;(2)当小华走到路灯B时,她在路灯下的影子是多少? 练习:晚饭后,小聪和小军在社区广场散步,小聪问小军:“你有多高?”小军一时语塞,小聪思考半晌,建议用广场照明灯下的影长及地砖长来测量小军的身高,于是,两人在灯下沿直线NQ移动,如图,当小聪正好站在广场的A点(距N点5块地砖长)时,其影长AD正好为1块地砖长;当小军正好站在广场的B点(距N点9块地砖长)时,其影长BF正好为2块地砖长,已知广场地面由边长为0.8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成,小聪的身高AC为1.6米,MN⊥NQ,AC⊥NQ,BE⊥NQ,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求出小军身高BE的长(成果精确到0.01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