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39509448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市2013届高二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 文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校、年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并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试室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2、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卷和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卷、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亟须(q)琐碎(su)喇嘛(l)载歌载舞(zi)B苍穹(qing)矫健(jio)饥馑(jn)万马齐喑(yn) C籼稻(xin)脊梁(j)洗漱(s)悲恸欲绝(tng)D吮舐(tin)觊觎(j)福祚(zu)忧心忡忡(cng)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书中像这样带着读者神游历史的笔触枚不胜举。更妙的是作者精心设计的谋篇布局和叙事结构,可谓千回百转、曲径通幽,每逢山重水复,却又

3、水到渠成。其间疑影重重,步步惊心,而作者则如福尔摩斯探案一般,洞察毫厘,抽丝剥茧,追根寻源。A枚不胜举 B曲径通幽 C水到渠成 D抽丝剥茧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物质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B民众镇加强了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产品质量有了保证。每年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充足供应本地区外,还大量销往外市。C一所学校办得好与坏,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有多少先进的硬件设备,而在于它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能培育出成千上万的杰出人才。D随着“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在我省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长,这些外来务

4、工人员大多数选择铁路作为北上返乡的交通工具。4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要是森林老不着火,野生动物就跑了。因为不着火,到处都是枯枝败叶。常放火,其实是用火管理森林。绿草就没了,动物也就没吃的了。澳大利亚就是靠烧荒来吸引野生动物的。生活在大兴安岭里的鄂温克族常说,火是好的。A BC D二、本大题8小题,共3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5-10题。马伶传侯方域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

5、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己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

6、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呼!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选自叶圣陶、夏丏尊国语百八课)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

7、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静女:娴静的女子B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凌:超过 C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 过:拜访 D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俦:部属,手下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 而其最著者二B金陵为明之留都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C耻其技之不若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D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 此吾之所为师也!7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从侧面表现李伶的演技高于马伶的一组是( )(3分)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坐客乃西顾而叹 首不复东 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李伶忽

8、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李伶之为严嵩相国至矣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马伶和李伶都是当时著名的戏剧演员,他们分属华林部和兴化部。在扮演严嵩这一角色上,李伶的演技要略胜马伶一筹。B记写第二次较量,马伶获胜,作者用了倒叙笔法,这样记叙的好处是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探究原委,显出故事的戏剧性。C将近三年的苦心学艺,马伶的演技突飞猛进,当他再次与华林部同场竞技时,他扮演的严嵩这一角色惟妙惟肖,让对手输得心悦诚服。D马伶成功的经验启示我们: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潜心观察,用心揣摩,才能使艺术水平不断提高。9给文末划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出)(3分

9、)侯 方 域 曰 异 哉 马 伶 之 自 得 师 也 夫 其 以 李 伶 为 绝 技 无 所 干 求 乃 走 事 昆 山 见 昆 山 犹 之 见 分 宜 也 以 分 宜 教 分 宜 安 得 不 工 哉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近之,首不复东。(2)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11阅读下面两首中山本土诗人黄仲翁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金鼓朝阳邑八景诗之一长洲烟雨邑八景诗之八半抹红花漏,山城物色新,柳暗溪桥路,云封古洞门。楼台三界晓,花鸟万家春。牧童村外笛,驱犊下黄昏。注:两诗选自2012年10月14日中山日报。黄仲翁,字寿昌,香山龙

10、眼都人,生卒不详,广州府志记载,仲翁长于诗,曾就学于京城最高学府,归而不仕。所居环植花木,自号翠轩。三界:泛指整个宇宙或者世界。(1)金鼓朝阳全诗是如何紧扣“朝阳”这一景观来描写的?(3分)(2)长洲烟雨前两句分别有一个字用得较好,请找出其中一个字并作简要分析。(3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小题作答,多选则按前小题计分,每小题2分,共6分) (1)但以刘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陈情表) (2)然力足以至焉, , 。(游褒禅山记) (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4)元嘉草草,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共33分。(一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共17分)儒家是一种宗教吗儒家的宗教性格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题材。但是,如果你实际调查:“谁是儒家信徒?”恐怕很少有人会公开承认;反之,如果你追问:“谁不是儒家信徒?”恐怕也很少有人会划清界线的。答案既然在两可之间,可见这个问题需要再作辨明。辨明的焦点在于:宗教是什么?儒家又何所指?以最扼要的方式来说,宗教有四项条件:教义、仪式、规范、合理。教义是陈述真理,直接论断宇宙与人生之根本真相,譬如,宇宙为受造或自有,人生有无目的,解脱的途径如何等,皆应一语道破。对信徒而言,此为绝对真理,必须全盘接受。仪式则是永恒在现实之中的体现,使人在同质的时空里,区分异质的时空;譬

12、如,宗教庆典意图在流变生灭的时间系列之中,树立原始典型,使人可以不断回溯到最初的神圣时间,由此贞定当下的生命意义;又如宗教建筑意图展现神圣空间,使存在领域由浑沌转化为秩序(Cosmos),让人可以以它为中心,建构日常活动的范围。换言之,仪式针对人类的形质生命,如眼耳鼻舌身的需要,而有庆典、建筑、音乐、绘画、馨香等实体成就,其中当然还包括起信、入教、悔罪、退省、斋戒、终傅等仪节。接着,规范提供戒律,亦即行善避恶的依凭准则,由此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奠下基础。这种规范异于约束外在行为的法律,也不是自我主宰的道德所能替代,而是一种无条件的、单向度的修行,以得道或得救为其自然结果,超越现世善恶报应的层次。然

13、后,所谓合理,是指宗教必须向着理性开放,一方面让所有的人都可能明白其教义,即使不一定接受;二方面是可以满全理性之不足,但决不否定理性。譬如,宗教中有各种奇迹,但都必须不悖理,否则即有迷信倾向。瞎子可能复明,但是他必须有眼睛;死人可能复活,但是他必须有血有肉。至于靠信仰治病的例子,则可归因于心灵的物理效应,这在今日身心医学的研究中已经可以作相当程度的说明。如果同意以“教义、仪式、规范、合理”四项条件来界说宗教,那么儒家能否算是宗教?这个问题又预设了:我们如何理解儒家?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只能简单从形式角度来考量。就是:先不谈我们对儒家学说的诠释,只看它是否在形式上具备这四项条件。首先,儒家对于宇宙

14、与人生的真相,显然有所论断,由此昭示明确的信念。其次,儒家的规范自成系统,并且就“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来看,亦超越现世福报的相对考虑,合乎宗教的要求。再就合理来看,儒家在这方面更是令人激赏,既能尊重理性的潜力,又能显示向着超越界开放的胸襟。然而,儒家的仪式呢?孔子与孟子珍惜传统的礼乐,表现“述而不作”的态度,礼乐也满全他们对仪式的要求。后续的儒家本着类似想法,强调“祭天、祭祖先、祭圣贤”,但是真正普遍流传的则是祭祖先。然而,光靠祭祖先实在不足以穷尽仪式之安顿形质生命的作用。当一个人需要听、需要看、需要冥想、需要悔过、需要斋戒时,儒家能够提供什么具体的途径呢?儒家的庆典与建筑,或许已经内化于现实世界的流程与结构之中了,那么它就会因为无法标举神圣的时空而缺少仪式这项条件。这个时候,光靠呼吁“本心圆满具足”或“内在自有神圣时空”,恐怕不是一般信徒所能领会或凭以安顿自我的。但是,我们能否就此论断儒家不是一种宗教呢?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