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红色旅游长征源于都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KB
约15页
文档ID:395051572
红色旅游长征源于都_第1页
1/15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红色旅游长征源于都 【摘要】 于都是著名革命老区县,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诞生过赣南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共8.6万人集结于都,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2021年8月12日我们来到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参观历史博物馆,瞻仰革命先烈,学习伟大的长征精神达到了实践目的,并且深受鼓舞 【关键词】 红色旅游革命旧址长征精神 红色旅游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逐渐发展起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来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展开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此期间我们参观了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长征第一渡”、毛泽东故居等红色景点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深入学习了长征精神,丰富了历史知识,开阔了了眼界,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当今社会的思考 一、于都县的革命岁月 于都,是一块革命的热土,是个富有革命斗争传统的县份,曾是个激涌革命风云的地方真正让于都名闻天下的,是于都在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从此于都河成为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河,也是一条充满活力和灵性的河,从于都河走出了毛泽东、周恩来、_______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罗荣恒、聂荣臻、叶剑英7位元帅,528位将军和一代各级领导,其中于都籍的将军有16位。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总的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根据地腹地,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也由瑞金出发,向集结地域开进10月16日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队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八万六千余人,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留下的红二十四师和十多个独立团等共二万六千余人,及部分党政工作人员,在项英,陈毅等领导下,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斗争长征出发时,于都县苏政府组织800余条渔船供红军搭浮桥和摆渡之用,组织2021余名挑夫随军出征,承担了6000余名伤病员的安置任务,谱写了一曲曲支援红军的悲壮之歌 第1页共7页1928年于都诞生了赣南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于都桥头根据地,赣南第一支工农武装——红十五纵队及江西地方红军独立第四团,它们成为1929年初朱毛红军转战赣南闽西的重要条件和前提,也为后来的中央苏区的建立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于都被陈毅同志称之为“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和“群众斗争的代表” 二、于都红色旅游的发展 2021年8月12日,我们来到位于于都县城东门外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它坐落于于都河畔,其前身为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2021年,在纪念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长征75周年之际,中共于都县委、于都县人民政府为了弘扬长征精神、缅怀先辈伟绩,投资近千万元对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进行改造扩建,兴建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纪念园占地面积60亩,由入口小广场、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广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组成于都河的河水依旧静静地流淌着,殊不知七十多年前,在此一股强大的红色力量正在凝聚着震惊世界的长征,从这里出发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块雄壮的浮雕浮雕上红军们挺拔的站立着,坚定的看着前方 第2页共7页随后,我们来到了“长征第一渡”1934年10月初,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被迫转移10月16至19日傍晚,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直属机关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博古就是从这里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于都河是中央红军长征首先要过的第一条大河,当时河宽600多米,水流深湍在那个年代人们过河没有桥,渡河的唯一方式就是乘木船于都人民汇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来架设浮桥,有的用于摆渡为避免敌人飞机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在夜间进行。

如今这个渡口依然还原了当时古渡口的真实画面青色的地砖,木质的渡口桥,述说着当时峥嵘的革命岁月和战士们铁骨铮铮的英雄气概 第3页共7页 然后我们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纪念馆始建于1985年2021年,在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侧,移址新建占地面积5.75亩、建筑面积1100㎡、展厅面积900㎡的新纪念馆,2021年11月开始对外免费开放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在与纪念馆讲解员交谈后得知,该馆目前日参观量近百余人,主要游客为全国各地红色旅游团,该纪念馆是企事业单位和各大中小学的红色教育基地,还吸引了来自海外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全馆的展示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出击赣南开辟苏区,第二部分——战略转移出发长征,第三部分——浴血奋战长征胜利,第四部分——长征精神代代相传这四个部分通过历史照片、讲解文字和历史文物,形象生动的向我们再现了整个长征艰辛却光荣的过程使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熏陶,还了解了一些长征途中鲜为人知的故事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当地群众为帮助红军顺利渡河架桥的感人场景过去,于都河沿岸的老房子都没有门,因为老百姓都把门拆下捐献给红军搭建浮桥了”。

时任红军工兵营营长的王耀南在回忆录中写道,“老表们非常热情,只要说红军要用,不管材料是做什么用的,马上抽出来给我们送来一个赵姓老表,听说要用木料,马上去拆自家南瓜棚,工作组的人说瓜没熟,不能拆,老表二话不说就拆了,还送来一担南瓜汤一位70多岁的曹老头把棺材板送过来,战士不收,老人就急了……”在于都河60里长的河段,架起了5座横跨400多米宽水面的浮桥,为避免敌机侦察暴露目标,船排工人全力配合红军工兵,头天下午架桥,次日凌晨拆除,保证红军顺利渡河 第4页共7页位于城北的毛泽东故居何屋,曾是毛泽东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这是一座土墙灰瓦的普通农舍,它的外观保存的相对完善,与周边的高楼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房屋具有明显的江南特色,室内特别阴凉,屋顶为瓦片,屋内设有天井从故居堂屋转过右厢房,卧室、廊檐和碓屋之间,可看到毛泽东用过的日常器皿和肩担、水桶、锄头等在毛泽东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革命岁月是艰苦的,我们的革命党人也是格外的艰苦朴素,看着屋内简陋的摆件,不经让我心中萌生敬意那时正处在革命最开始也是最困难的时期,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也是在这里做出了重要的战略决策。

第5页共7页 三、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完成了在于都县城的参观实践,我们的红色之旅也告一段落了在于都这样的红色景点还有很多,周边的农村现在还可见土墙的老房子上留着那是革命的标语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红色革命已经扎入每一个普通人民的心中于都县党史办副主任曾懿华统计,当时于都有四分之一的人参加红军,参加长征的有1万多人,光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6200多人长征出发前的两次突击扩红中,1万多名于都人参军于都人省吃俭用支援红军,红军在于都集结期间带走的粮食,相当于当时30万于都人3年的口粮主力红军出发后,在于都县内安置了6000余名伤病员,大量民工随军出征,许多人牺牲在途中,至今连名字都无法知道难怪周恩来在离开于都的时候曾留下这样的感慨:“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而如今,于都人民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缅怀革命先烈除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市政府还兴建了长征小学,长征大桥„„,整个县城似乎都留下了红色的烙印那种艰苦朴素,不畏艰难万苦的长征精神也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四、实践感想 在回去的途中,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红军在于都踏上的是撤退之路,可他们在广大人民的心目中却步步前进,他们传播了红色希望的种子,他们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他们为了人民而打天下,这也注定了红军长征最后的胜利。

有这样一句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只有人民群众和军人团结在一起,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安定,我们的祖国才能繁荣昌盛而当今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领导干部更是要继承和发扬上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革命精 第6页共7页神,在新时期依然要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铭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衷心希望老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理论导报》2021年04期 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第7页共7页 第二篇: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记忆”红色旅游征文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记忆 五年级1班 xxx 指导老师:xxx xxx小学“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记忆”红色旅游征文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上虞市博物馆,参观红色展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红船上成立很快,许多上虞人士投入到党的怀抱,涌现出了叶天底、王一飞、何云、陈树谷、章辅、周达明等一大批革命烈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五星红旗之所以鲜艳,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染成的。

走进展厅,首先是各位上虞烈士的简介,有二三十岁的,也有五六十岁的接着是上虞走向解放的经过还有著名书法家的题词啊,快看,那是什么哦,原来是记载着诸多革命故事的连环画,听爸爸说,这些都是他小时候看过的故事《白毛女》、《两个小八路》……我真想看一看这些故事 接着,我们看到了各种剪纸有毛主席头像,有周总理头像,还有朱元帅头像……那些剪纸十分精细,连毛主席下巴上的小痣都剪了出来瞧,那儿有一把大刀走近一看,原来是革命时期留下来的旁边还有炮弹,茶壶等后面还有红色火花、红色像章等展览 看了这次展览,我深有感触我一定要爱祖国,爱人民,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 第三篇:长征精神,为红色旅游带来什么长征精神,为红色旅游带来什么 作者:本报记者鲁元珍《光明日报》(2021年10月06日08版) 【一线调研】 国庆假期,各地景区人头攒动今年适逢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旅游成为颇受关注的新亮点,越来越多家庭选择带上孩子去经典红色景区,在休闲放松的同时,感受革命先辈曾经的激情岁月,让假期更充实更有意义 多年以来,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未来红色旅游应如何创新发展,适应现代旅游消费市场发展需求 1.各地红色旅游热情高涨 【现象】 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为传递红色能量,一系列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活动在各地拉开帷幕各地设计开发了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通过组织重走长征路活动、举行长征线路的火炬传递仪式、开展主题宣讲和展览等活动,激发人们参与红色旅游的热情 “瑞金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我们到这来是为了让孩子感受长征的艰苦,锻炼吃苦耐劳的品格来自福建的游客朱旭女士说国庆期间,江西瑞金的革命旧址绿树掩映,游人如织,作为经典红色旅游故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红色旅游发展10余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期更是掀起了一轮小高潮无论是延安、西柏坡、井冈山等经典革命圣地,还是各地的革命遗址遗迹、革命1纪念地、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都让游客在感受当地自然人文风光的同时,重温历史典故,缅怀革命先烈,受到教育和启迪 随着人们对红色旅游的关注度和热情不断提高,人们对红色旅游产品及其服务的需求也在增长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将发展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增强了红色教育的感染力与影响力。

红色旅游与老区脱贫致富相结合,对带动地方经济、改善百姓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