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安全制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395018483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运安全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客运安全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客运安全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运安全制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客运安全制度(1)客运系统各级管理部门和客运单位要建立健全客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管理工作要求、标准和考核制度等内容,强化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确保客运作业现场安全有序。(2)客运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委员会(简称安委会)和月度安全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本单位安全重点工作。安委会、月度安全例会应定期召开,遇研究重大安全管理工作时可组织召开专题安委会。安委会和月度安全例会的内容应突出安全管理重点,以分析与总结近阶段安全工作情况、传达上级安全工作要求、布置下阶段安全工作要点、研判安全风险项点、制定安全整改措施等为主。(3)实行客运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以影响旅客运输的安全隐患和倾向性问题

2、为重点,围绕人员、设备、管理、环境等要素,准确把握客运安全风险系统性、过程性和易发多变性特点,突出源头治理,明确管控责任,实施动态研判,强化过程控制,防控安全风险。(4)实行客运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根据季节性和阶段性安全工作的重点,以及事故、故障等安全问题的特点,各铁路局、客运站段要加强安全问题的灾害程度和危害因素的综合分析与判断,动态掌握安全风险趋势,及时预警预控,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达到安全风险超前防范的目的。(5)实行客运安全红线管理机制。将影响旅客列车运行安全、旅客人身安全和职工劳动安全的关键重点与重大隐患作为客运安全红线问题,铁路局、客运站段要制定并完善相关安全控制措施,确保客运安全红

3、线管理可控。(6)实行客运安全事故限时上报机制。加强客运安全动态掌握,当发生铁路交通事故、旅客人身重伤以上事故、群体性旅客食物中毒事故、站车火灾爆炸事件、旅客集体漏乘事件等安全问题时,铁路局在做好调查处理的同时,按时限要求向铁路总公司相关部门进行上报,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问题)概况和初步原因分析。对报告不及时的,将追究相关铁路局的责任。(7)实行客运安全专题分析机制。发生客运安全事故和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时,铁路局、客运站段要根据问题种类、影响等级等情况,组织不同层面的专题分析会,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制定的切实可行的整改

4、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的原则,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措施,限期解决。(8)实行重点事项挂牌督办机制。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客运管理部门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倾向性或惯性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制度,确定督办目标,组织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相关单位应及时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在挂牌期间,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客运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定期报告阶段成效。(9)实行客运安全专项整治机制。铁路总公司、铁路局要针对全路和管内客运安全倾向性、典型性和惯性问题,定期组织开展客运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强化客运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提升现场安全控制水平。(10)实行新建项目安全评估机制。根据铁路总公司统一安排,在新建项目开通运行前,各铁路局、客运站段要组织对相关单位有关客运安全基础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和培训、设备设施安全、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进行安全评估,指导、检查相关单位做好运营准备工作。(11)实行安全专业考核评价机制。铁路总公司客运管理部门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对铁路局的客运安全专业管理考核评价工作,主要围绕各铁路局安全事故、红线问题等方面,并进行排名公布。铁路局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对客运单位的专业考核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