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高频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394878169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高频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高频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高频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高频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高频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高频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高频考点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 自然界的水循环高频考点:水循环环节及其影响,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水循环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长江水与水循环的关系,正确的是()A 只参与海陆间循环 B 只参与陆地水循环C 只参与海洋水循环 D 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陆地水循环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看,由ABCD形成的水循环类型是A 海上内循环 B 海陆空水循环C 陆地内循环 D 海陆间水循环3图中F处的地质构造是A 褶皱 B 地堑 C 地垒 D 向斜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城市内涝,合理排放雨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

2、发应用排放新模式。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4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A 蒸发量增加 B 地下水位上升C 地表径流量增加 D 降水量增加5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的优点包括解决城市洪灾 补充地下水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延长径流集聚时间A B C D 示意图可以表示不同地理事物的运动与关系。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6若此图表示高纬大气环流示意图,甲乙在近地面,则A 处风向为西北风 B 表示极地东风带C 甲气压带的成因是热力因素 D 乙气压带控制下气团性质为热干7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塑造地表形态的是A B C D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8图所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

3、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 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 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 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D 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9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 地下水补给湖水 B 跨流域调水 C 水库 D 海陆间大循环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指将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中间隔离绿化带设计成低于道路表面50300mm,能有效将道路上灰尘和雨水收集进道路两边的绿化带。下图为武汉市某区打造海绵城市而建造的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0设计绿化带下沉深度,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 地势起伏

4、 B 降雨量及降雨强度 C 土壤入渗率 D 绿化带面积11武汉市打造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主要目的是A 补给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B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C 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城市气候 D 削减路面径流,缓解城市内涝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雨水花园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降水 B 水汽输送 C 地表径流 D 蒸发13图中暗管的作用是( )A 及时吸收下渗的雨水 B 及时排出下渗的雨水C 收集可利用的地下水 D 加速地下水的净化

5、14下列城市最适宜大面积发展雨水花园的是( )A 乌鲁木齐 B 北京 C 杭州 D 拉萨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5该污水处理系统A 工程复杂,基建投资大 B 污水处理能耗低,维护方便C 对改善局部气候效果明显 D 净化效率大,对地下水无影响16地面坡度要在2%8%之间,原因是A 保证地表污水尽可能下渗,增加污水处理效果B 有效控制污水在地表的流速,利于污水净化C 保证污水净化后汇流利用,提高水利用率D 避免表层植被被污水浸泡,降低土壤污染17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下列地理现象中,

6、属于“水汽输送”环节的是A 长江东流 B 海水倒灌 C 台风登陆 D 黄河凌汛二、多选题18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能够影响水循环 B 促使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C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水”是指地表径流环节 D 城市化不会影响局部地区的水循环三、综合题1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A_B_C_D_(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 _、_ 和_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_。(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黄河径流所属水循环类型是 。20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7、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是:A ,B ,C ,D 。(2)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有、等。(3)简述水循环的意义有:。 (4)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参考答案1D【解析】长江东流入海,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长江发源于内陆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沿途也不断的蒸发,因此,长江也参与了内陆循环,选D。2D 3C【解析】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看,由ABCD形成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水汽蒸发,输送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再以径流形式,回到海洋,D对。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内部,A错。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内部,C错。没有海陆空循环形式,B错。3图中F处的岩层相对于两侧的岩层上升

8、,地质构造是地垒,C对。褶皱构造岩层弯曲变形,没有错动位移,A错。 地堑岩层相对两侧下沉,B错。向斜属于褶皱构造,D错。4 C 5 D 【解析】4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故C正确。5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故D正确。 6B 7C【解析】6图中甲处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故应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乙气流下沉,应是极地高气压带,应是

9、极地东风带,如果在北半球,则是东北风,在南半球则是东南风,故A错;B正确;副极地低气压带成因是由于动力原因,C错;乙位于极地附近,气压带性质是干冷,故D错。本题选B。7海陆间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地表径流。其中是水汽输送,是降水, 是地表径流,是蒸发,故本题选C.8C 9D【解析】8图所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A包括。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B包括。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库区水温较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加,夏季降水减少,C不包括。水库调节径流,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D包括。9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工

10、厂生产过程先使海水蒸发,水蒸气输送到另一装置中冷却,获得淡水,人们利用后,废水通过径流排放到海洋中。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海陆间大循环,D对。A、B、C错。10B 11D【解析】10由材料分析可知,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一种生态环保的雨水渗蓄设施,由于各地气候差异,降雨量、土壤渗透系数的差异,各地设计下沉标准也因地制宜,降雨是主导因素,降水多少直接影响绿化带下沉深度,故答案选B项。11武汉市夏季降水量大,看海现象时有发生,城市排水系统有待改善,所以下沉式道路绿化大是武汉打造海绵城市防止内涝最主要的目的和措施之一,故答案选D项。12 C 13 B 14 B 【解析】12根据图文材料可知,雨水花园

11、是用于汇聚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的,因此首先直接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故选C。13图中暗管位于排水砂砾层,暗管和排水砂砾层功能相似,均为及时排出下渗的雨水,故C 项正确。而暗管并不能减缓或阻止雨水下渗,也不能加速地下水的净化,经表层种植土壤简单过滤的雨水并不是可利用的地下水,故ABD项错误。故选B。14雨水花园适宜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的地区发展,一方面排洪,另一方面及时收集雨水,以应对缺水季节水量不足。选项中的四个城市只有北京符合,故选B。15B 16B【解析】15由材料可以推知,该污水处理系统是通过土壤和草本植物来净化污水的,因此该系统工程不复杂,投资也不大,A错误;由于会增加水体的下渗

12、,会对地下水有一定的影响 ,D错误,由于水体地表漫流,说明有一定的坡度,污水可以自留,能耗低,维护也比较放方便,B正确,但是对气候的影响不大,C错误。故答案选B项。16由材料分析可知,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因此地面坡度是影响水流速度的主要原因,为了让污水自留的速度控制在合理区间,使得植被和土壤充分吸收或讲解污染物质,地面坡度需要在2-8之间,故答案选B项。17C【解析】“水汽输送”主要指通过大气运动将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长江东流、海水倒灌、黄河凌汛不属于大气运动,台风登陆可通过大气运动将海洋

13、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故C正确,A、B、D错误。18AC【解析】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能够影响水循环,A正确。促使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B错误。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水”是指地表径流环节,C正确。城市化地表硬化,会影响局部地区的水循环,D错误。19(1)蒸发 水汽输送 大气降水 地表径流(2)海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3)陆上内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意义等。(1)此题考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环节有: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2)此题考水循环的

14、分类和意义.水循环包括: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其中海上内循环对水量的更新最大,陆上内循环对陆地水的更新很小,只有海陆间循环对陆地水的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水循环的意义:促进地理环境(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整体性,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为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水本身也是一种溶剂,随着它的移动也会使得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3)西北地区内陆水循环,不参与海上循环,属于内循环。黄河径流入海,参与海上循环,属于海陆间大循环。20(1)蒸发植物蒸腾地表径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