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394878161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三篇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 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梳理各 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 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学院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 思政格局。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将立德树人深植于课 堂,课程思政的价值与深层意义不言而喻,并逐步成为职校响应政 策要求的工作热词。但目前仍有不少职校,受制于原有的工作路径, 使得课程思政变为思政课程,最多是思政课程 2.0 版。那么专业 课教师如何实现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上融合哪些内容才算是课

2、程思 政,成为教师之问!教师目前面对的最大困难不知道如何正确进行课程思政?目前,职校专业课教师面对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环节最简单出现 四大问题:浮于外表:部分教师没能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中,而是就爱国、诚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进行机械的空谈,思政部分和专业课仍旧泾渭分明。尬聊尬讲:尬聊尬讲:教师在讲专业课程时,突然切换到思政内容,生 硬尬聊,让学生一头雾水。案例雷同:不少学校会出现同一专业的不同专业课教师,均使用同一个案 例。虽然教师将思政元素和课程结合了起来,结合方式也很简单,但 是学生上多门课后,听到的都是同样的思政案例,很简单产生疲惫。评价标准:部分职校课程思政处在起步阶段,如何

3、评价课程思政的建设效 果也是学校出现的一大问题。当前各地区各学校都开展了一些课程思 政的竞赛,说课、讲课、科研立项等,有各自制定的评判标准,如何 科学实施考核评估与效果评价仍需不断探究完善。专业课如何挖掘思政点?1、可以从专业课学问点中发掘思政元素。2、通过讨论教学内容,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3、通过失败的教训、警示性的问题等,反思分析,提高学生辨 识能力和责任意识。4、和学生一起对专业相关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商量,将是课程思 政很好的切入点。5、从专业课的学科进展史、大师成长道路、教师个人经受等方 面完成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英语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英文作品的选择、阅读和中外比较,提高 学生思维的

4、包涵性,通过英文语词的词解和进展脉络解析,提高学生 的家国情怀和自信念。工程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典型的工程事故案例引发学生思索,师生 共同探讨如何预防事故发生,引入思政教育,如合格的工程师要以人 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电气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掌握系统的稳定性与国家政治经济 社会进展的稳定性进行类比,掌握系统的设计首先要保证稳定性,而 国家的改革和进展也必需以稳定为前提,让学生们理解稳定的重要 性。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22018 年 11 月 13 日下午,法学院在7310 会议室召开课程思政 的理解与实施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法学院副院长余妙宏主讲, 法学院全体教师倾

5、听了本次讲座。余妙宏副院长首先从课程思政的溯源出发,结合全国本科教育工 作会议精神、新时代高教40 条以及学校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文件和 精神要求,带着全体教师仔细梳理了什么是课程思政。接着从立德 树人、四个回来及教师的基本要求展开细致阐述了专业课程思政的必 要性,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可能性,具体探析了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 路径,从专业认同、职业伦理、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个方面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并将归纳理解 的几大思政融入元素与老师们进行了共享和沟通。最终,余妙宏副院长强调课程思政不是一项政治任务,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目标, 是一项永久在路上的工程,是与中国青

6、年运动,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担当起中国梦历史使命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下去,任重道远。本次讲座作为法学院教师进展分中心活动之一,旨在让法学院全 体教师对课程思政有更清楚的认识,引导教师们在专业教学中留意挖 掘专业学问体系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效融入每一门专 业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激发 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努力培育造就一大批宪法 法律的信仰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法治建设的实践者、法治进程的 推动者、法治文明的传承者。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3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构建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 的工作机制,实现学问传授和价值引

7、领有机统一,推动思政课程 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正在成为高校重要的实践与探究课 题。一般来说,人文社科类课程较简单获得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理 工类课程以科学原理阐释、工程技术应用等自然科学的学问与技能传 授为主体内容,可以通过挖掘具有共性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 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思政。介绍专业进展历史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关心每一门理工类课程,其所讲解并描述的专业学问、涉及的行业和 职业都有从无到有进展改变的历史,既隐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辛探究与不懈实践,也包含着国家民族盛衰兴亡的奥义和文明 传承赓续的密码。学科史的讲授要放在中国史、世界史的大背景下, 以大历史

8、的史观考察其变迁与进展。课程思政要结合中国近现代 史的讲解并描述,回顾这一学科在中国的进展历程,让学生深切感受 到进展历程的艰辛、民族国家繁华进步的来之不易、党的领导的英明 果敢,古今对比,中外映照,激发起学生剧烈的家国情怀。专业任课教师要擅长挖掘、利用学科进展历史中有担当、有作为 的典型人与事,通过课堂讲授、音影资料播放、实地参观访问等形式, 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对历史的回溯引导大学生 认识到中国的进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势;通过今昔对比,激发起学生剧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 使命感和奋发进取心,教育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要勇担时代使命,学好 专业

9、学问,提升综合素养,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 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新时代大学生除了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人 类关心。要能拓展国际视野,做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接力者, 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结合专业伦理教育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大学生毕业后都将走上社会,从事各类工作,良好的职业素养和 社会责任感,既是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要件,也是人才应具备的内在素 养。每门理工类专业课程都有相应的伦理价值规范,将其融入专业学 习中,培育学生知晓从事本专业所应遵循的价值观念、伦理原则和行为标准,对专业活动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 人才。专业伦理教育

10、,着重培育大学生在专业中应具有的伦理意识、遵 循的伦理原则、表现出的伦理看法、做出正确的伦理决策并实施正确 的伦理行为的能力。理工类专业伦理教育的内容除了培育学生责任主 体意识,敬重生命、敬重自然、遵守社会规范等普遍性内容,还需结 合所学专业,将其置于当下所处的现实环境下,在世界视野、现实关 切、将来指向等维度中,拓展其所面临的伦理难题、挑战和逆境,引 导学生深入思索,形成正确的伦理价值推断。理工类课程的开课第一 讲,可将本专业的伦理学问作为主要内容,开宗明义,予以阐发,让 学生在专业课程刚开始时,即能接受伦理学问内容的学习。加入形势与政策内容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课程思政,也需要在

11、专业课程中加入形势与政策内容,通 过介绍本专业以及国际国内相关产业所处的进展背景、进展形势、进 展动向,本专业进展趋势、国内外进展水平对比等,引导学生确立竞 争意识,培育创新精神。专业课程中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将本专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创 新态势,国内外的产业布局、政策、优势比较,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 走向、国家战略布局、行业进展前景等内容纳入其中,既保持世界视 野,又强调本土意识,让学生更加明晰专业进展的走向与坐标。除了 课堂的学问讲解,还可以融入见习实习、社会调研、专家报告等教学环节和过程,让学生加深对国情、社情、行业境况等的感性认识和了 解,培育学生敢于拼搏、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竞争意识,提振攻坚 克难的斗志与士气。通过对世界情势和当代中国国情的学习和把握,可以让大学生意 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意识到全球化条件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国家 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确立职业方向、做好生涯规划、追 求远大志向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与创新品质。通过实操训练、试水创 业、科创实践等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加性,激发其 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课程思政过程成为滋养学生创新精神、夯 实创新底蕴、塑造创新品行的过程,从而助力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和 创新品行养成,以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