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394871938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列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察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2、过程与办法:通过对几个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掌握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向心力的办法。调查公路转弯处或铁路拐弯处的倾斜情况,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向心力在具体问题中的应

2、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问题的分析,体验独立解决问题的愉悦。教法分析:这是圆周运动的很实用的一节,也是获取物理学习办法很重要的一节,也是获取物理学习办法很重要的一节,教师要善于利用已有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导出向心力公式和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然后列方程、解方程,进而熟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向心力问题的一般思路与办法。学法分析:重点、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媒介及素材:火车转弯视频、雨伞甩雨滴视频、洗衣机脱水桶转动视频、汽车转弯视频、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视频。教学过程设计:引入课题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有很多,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举一些实例。一铁

3、路的弯道提问规范公路在拐弯处路面有什么特点?对司机有什么好处?答:外侧高,内侧低。在拐弯时,司机几乎不用转方向盘。则火车转弯会是什么情况呢?接着放火车转弯视频。通过分析火车转弯和汽车转弯情况类似,火车转弯时,具有向心加速度是什么力使它产生向心加速度呢?如果内外轨道一样高,外侧车轮的轮缘挤压外轨,使外轨发生弹性形变,外轨对轮缘的弹力就是火车转弯时的向心力。如果在转弯处使外轨略高于内轨,则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轨道指向内侧弯道,它与重力的合力指向圆心,为火车转弯提供了一局部向心力,这就减轻了轮缘与外轨的挤压。归纳总结在修筑铁路时,根据弯道的半径和规定的行驶速度,适中选择内外轨高度差,使转弯

4、时所需的向心力几乎完全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二拱形桥创设问题情境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所受重力、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但在过拱形桥和凹形桥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否也是一对平衡力?教师根据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如果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或静止时,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并且二力平衡。如果是拱形桥,汽车以某一速度通过桥的最高点时,桥面受到的压力如何呢?分析得出,汽车在共性桥的最高点时,对汽车受力分析,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而且重力大于桥对汽车的支持力,而且汽车对桥的压力和桥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总结汽车对桥面的压

5、力小于汽车的重力。当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小。置疑如果桥面是凹下去的凹形桥,汽车行驶在下面时,桥面受到的压力如何呢?分析学生根据上面分析拱形桥的思路,自己分析汽车通过凹形桥时对桥面的压力并得出结论,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于汽车的重力。三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上思考与讨论的局部,把地球看做一个巨大的拱形桥,桥面的半径就是地球的半径,地面上有一辆汽车,重量是G,地面对汽车有支持力的作用,汽车沿南北方向不断加速。根据上面的分析,汽车速度越大,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就越小,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为0?这时驾驶员与座椅的压力是多少?

6、驾驶员躯体各局部之间的压力是多少?他这时可能有什么感觉?总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进入轨道后可近似认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航天器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航天器中的人和物随航天器一起做园中运动,其向心力也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此时万有引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不对其他物体产生压力,即里面的人和物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四离心运动提问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如果某一时刻,向心力忽然消失,物体将会怎样呢?那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离心运动,播放雨伞甩雨滴视频、洗衣机脱水桶转动视频,提高学生认真察看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让学生带领下列三个问题自己看书,总结规律。问题一:什么是离心运动?

7、问题二:离心运动的应用有哪些?问题三:离心运动的危害和避免。分析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总有沿着切线方向飞去的倾向。但它没有飞去,这是因为向心力在拉着它,使它与圆心的距离保持不变。一旦向心力忽然消失,物体就沿切线方向飞去。比方我们播放的视频,雨伞转动的时候雨滴还没有飞出,当雨伞停止时雨滴由于惯性而飞出,这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切身经历的现象。出了向心力忽然消失这种情况外,在合力缺乏以提供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虽然不会沿切线飞去,也会逐渐远离圆心。这里描述的运动叫离心运动,接下来请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物体会做近心运动呢?经过讨论让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结论:向心力过大时,物体会做近心运动。教学

8、反思:本节课要注重让学生多思考,多练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认真察看生活现象的习惯。让学生自己总结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行特别高,有的同学能举出很适宜的例子,比方讲到离心运动时,提问学生生活中的离心运动有哪些时,有的同学举手发言,举到了雨伞的例子,转一转停一停,其他的同学顿时恍然大悟,有的同学提问为什么洗衣机脱水筒不停呢?这样的举例和问题都是高效课堂的保证。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光要让学生体验到视觉的冲击,更要让每一位学生从心里上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自己不断不探索、不断去发现,从中学时代培养学生的认识发现能力,希望中国早日出现像爱因

9、斯坦一样伟大的物理学家。教学创新: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总结结论,然后把不同结论进行比拟,让各小组代表进行答辩,从而充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板书设计:一、铁路的弯道适中选择内外轨高度差,使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几乎完全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二、拱形桥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当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小。三、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四、离心运动离心运动有很多应用,但是离心运动有时也会带来危害。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7节,是?曲线运动一章的最后一节。学习本节内容既是对圆周运动规律的复习与稳固,又是后面继续学习天体运动

10、规律的根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安顿了铁路的弯道,汽车过拱桥,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离心现象四个方面的内容,如果面面俱到,难免会蜻蜓点水,为了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分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讨论铁路弯道的设计意图。【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圆周运动有了较为清晰地认识,但是对于向心力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同时高一的.学生思维活泼,求知欲强,他们很希望参与到课堂中来,自主的解决问题。【三维学习目标】过程与办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历察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教学策略】1教法:使用情境激趣、设疑引导、适时点

11、拨的方式引领学生的学习;2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察看现象、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体验求知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3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2自制教具:车轮模型、弯道模型;【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首先,播放一段4.28胶济铁路火车事故的视频动画,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火车转弯这一具体情境中来。我就此提出两个问题:1火车转弯时的限定速度是怎样规定的?2火车超速时为什么容易造成脱轨事故?学生带领问题进入课堂,既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又为他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二、复习稳固、明确办法情景一:物块随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情景二:小球在杯子内壁做圆周运动。此情景并没有直接展示给学生

12、,而是提出问题:“你能不用手接触小球,而不使小球落入杯底吗?注意,要保证杯口朝上。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小球的运动方式,并对杯中小球的运动情况作出受力分析。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教师做出总结:分析圆周运动问题,就是要通过运动分析求出物体需要多大的向心力,通过受力分析找到谁在提供向心力,从而建立供需平衡方程,这是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思路。三、设疑引导、自主探究这一局部集中了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我巧设梯度,从下列三个局部组织教学:1认识火车车轮的结构特点首先教师播放视频,分别展示火车在水平面和水平弯曲轨道上的运动,学生通过察看和比照,认识到火车转

13、弯要靠铁轨和车轮的作用。然后学生察看车轮和轨道结构,描述火车车轮结构特点。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利用自制教具模型车轮,加深学生对车轮结构的印象,并提示学生思考车轮轮缘的作用。2真实的火车弯道的情况则设计师有什么好的办法吗?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实际铁路弯道特点的认识情况。而后通过图片,使学生认识铁路弯道处内轨低而外轨高的特点;从而发出疑问,弯道处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呢?除了正确的分析外,学生很可能将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画成沿斜面向下,这是对弯道的圆心位置分析不清造成的,对学生可能做出的两种向心力的方向,我不直接评论对错,而是使用自制教具,展示给学生弯道处路基的特点,让学生有所参照。学生不难发现,弯道的

14、内侧与碗的内壁相似,进而认识到和杯子内壁的相似性,把小球在杯子内壁的运动与火车在弯道处的运动作比照分析。经过这样两步,学生已经不难得出正确的受力分析。成功的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然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写出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的叙述式,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3假如你是设计师为了解决开课时提出的两个问题,我设计了第三局部假如你是设计师。首先,设置情境:你设计了一段半径为r,倾角为的铁路弯道,你会如何规定火车转弯的速度?提示学生从解决圆周运动一般本思路出发,从供需平衡关系入手,列出方程,从而得出限定速度的叙述式。从叙述式的得出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限定速度的规定实际是为了保证由重力和支持力

15、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从而防止车轮和铁轨间的挤压,保证行车平安。接着,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察看在杯内转动过快的小球从杯中飞出的过程,提示学生思考,如果火车速度过快会怎么样呢?学生已经不难认识到火车速度过快会使火车脱轨的问题。而后引导学生用供需平衡条件来解释这一问题,深化了学生认识。为了突出重点,这里不提出离心现象这一问题。只是通过现象的分析和认识为离心现象的教学做好铺垫。四、总结办法、完善认识五、布置作业、课后拓展课后作业是学生再学习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后我安顿了两项作业。旨在让学生稳固知识的同时,认识物理与社会的联系,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引向课外。1课后练习题。2了解中国铁路提速情况,查找资料,提出你对铁路建设的倡议。【总体设计思想】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借助问题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支点,在教师的引领下,从分析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入手,找到一般规律。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模型。通过类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