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井为大雁矿区四矿12MTA的新井设计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3MB
约77页
文档ID:394704210
新井为大雁矿区四矿12MTA的新井设计_第1页
1/77

摘 要本设计新井为大雁矿区四矿1.2Mt/a的新井设计,共有4层设计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为8m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为95.76Mt,服务年限为57a划分二个水平开采井田平均走向长3.26km,平均倾斜长5.0km,煤层平均倾角6.7°,属于缓倾斜煤层本设计矿井采用双立井的开拓方式,集中大巷布置方式共划分8个带区,其中首带区为二个,达产工作面一个本设计带区为东一带区,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综合机械化采煤年工作日为330d,采用“四、六”式工作制,工作面长为200m,每刀进度为0.8m,每日割九刀提升设备为主井采用箕斗提升,副井采用罐笼提升由于井田倾斜长度较大,且为缓倾斜煤层,以及煤层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决定本井田内全部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开采由于本人知识有限,缺乏一定的现场经验因此,本设计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请各位专家老师不吝指正关键词 可采储量 采煤工艺 倾斜开采 联合开采 联合开拓AbstractThe task of this design is to construct a 1.2million tons new shaft for Dayan of the four Administration.This mine has four minable Coal Seam,and its average thickness is 8 meters.Designed field of minable capacity is95.76lion tons. It can adapt for 57ars, and is divided into one levels. Average alignment in farmland in well lengthways 3.26km average slant lengthways 5.0km average rake angle in coal seam 6.7°, belong to the the slant the coal seam.This mine shaft is applied to double indined shaft development method; Layout of gathing gallergand mining district eross heading; The well farmland turns to is divided into totally 8 adopt the synthesis mechanization mining coal and one worked faces. This worked face is east worked face, words 330 days every year. Adapt “four-six” work situation, work face is 200ters length of circle is 0.8meters, and times is nine one day.Because the well farmland slant length is bigger, and incline the coal seam for the , and coal seam geology conditionetc. factor effects, deciding this well farmland inside the complete adoption slant.Because my limit working ability and time. There must be lots of faults in this design. I plead with dirextors point them out and redify it, and I will accept it sincerely and humblely.Key words Recoverable reserves The technology of coal mining Adoption slant Unites to mine Unites to expand 目录摘 要 IABSTRACT II第1章 井田概况及矿井地质特征 11.1 井田概况 11.1.1 交通位置 11.1.2 地形与河流 11.1.3 气象 11.2 地质特征 2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21.2.2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4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41.2.4 岩石性质及厚度特征 51.2.5 井田内的水文地质情况 61.2.6 沼气及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71.2.7 煤质及牌号及用途 8第 2 章 井田境界及储量 92.1 井田境界 92.1.1 井田周边情况 92.1.2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92.1.3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92.2 井田储量 92.2.1 井田储量的计算 92.2.2 保安煤柱 102.2.3 储量计算的评价 112.3 矿井工作制度 生产能力 服务年限 11第 3 章 井田开拓 123.1 概 述 123.1.1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123.1.2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因素及具体情况 123.2 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123.2.1 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123.2.2 开采水平数目和标高 143.2.3 开拓巷道的布置 153.3 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 163.3.1 井硐形式和数目 163.3.2 井硐位置及坐标 163.3.3 水平数目及标高 173.3.4 石门及大巷数目及布置 173.3.5 井底车场的形式选择 173.3.6 煤层群的联系 173.3.7 带区划分 193.4 井硐布置和施工 193.4.1 井硐穿过的岩层性质及井硐支护 193.4.2 井筒布置及装备 213.4.3 井硐延伸的初步意见 213.5 井底车场及硐室 233.5.1 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及论证 233.5.2 井底车场的布置 243.5.3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 253.5.4 井底车场主要硐室 263.6 开采顺序 293.6.1 沿井田走向的开采顺序 293.6.2 沿井田倾向的开采顺序 293.6.3 带区接续计划 293.6.4 三量控制情况 30第 4 章 带区巷道布置及带区生产系统 334.1 带区概述 334.1.1 设计带区的位置及带区煤柱 334.1.2 带区地质及煤层情况 334.1.3 带区生产能力储量及服务年限 334.2 带区巷道布置 344.2.1 区段划分 344.2.2 带区斜巷布置 344.2.3 带区车场布置 354.2.4 带区煤仓形式容量及支护 374.2.5 带区硐室简介 384.2.6 带区工作面接续 394.3 带区准备 404.3.1 带区巷道准备顺序 404.3.2 主要巷道断面示意图及支护方式 40第 5 章 采煤方法 415.1 采煤方法的选择 415.1.1 采煤方法的选择 415.2 回采工艺 415.2.1 回采工作面的工艺过程及使用的机械设备 415.2.2 选择采煤工作面循环方式和劳动组织形式 43第 6 章 井下运输和矿井提升 456.1 矿井井下运输 456.1.1 运输方式和运输系统的确定 456.1.2 矿车的选型及数量 456.1.3 带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506.2 矿井提升系统 516.2.1 矿井提升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51第 7 章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537.1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537.1.1 概述 537.1.2 通风系统确定的因素 537.2 风量计算与风量分配 537.2.1 风量计算 537.2.2 风量分配 577.2.3 风速计算 577.2.4 风量的调节方法和措施 597.3 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597.3.1 确定全矿井最大通风阻力和最小通阻力 597.3.2 矿井等积孔的计算 607.4 通风设备的选择 617.4.1 主扇的选择计算 617.4.2 电动机的选择 627.4.3 反风措施 627.5 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62第 8 章 矿井排水 648.1 概述 648.1.1 矿井水来源及涌水量 648.2 矿井主要排水设备 648.2.1 排水方式和排水系统简介 648.2.2 主排水设备及管路选择计算 65第 9 章 技术经济指标 69致 谢 辞 72参考文献 73附录1 74附录2 78VII第1章 井田概况及矿井地质特征1.1 井田概况1.1.1 交通位置矿区东接牙克石市,西连海拉尔区,南邻巴彦嵯岗苏木,北至海拉尔河与陈巴尔虎旗相望。

矿区交通便利,国防公路301线在矿区北部通过,滨洲线铁路在矿区中部穿过大雁火车站东距牙克石市18km,向西至海拉尔区64km向西经海拉尔市可到我国边陲重镇满洲里市向东经牙克石市可达加格达奇、齐齐哈尔、哈尔滨、沈阳、北京以及全国各地1.1.2 地形与河流大雁矿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北坡,地势为四周高中部低,呈盆地状,海拨标高在+640~+700m之间,地表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有部分森林,矿区北部及南部有小溪和沼泽大雁四矿井田内地形比较简单,其地势为东南高而西北低,海拨标高在+653~+716m之间,一般在+650m左右海拉尔河为本地区的主要区域性河流,总体流向为由北东流向南西,河床宽为58~130m,属老年期河流,弯曲率较大,沿河两岸牛轭湖及河漫滩广泛分布其最大洪峰流量为1057m3/s,,多年平均流量为66m3/s该河流距离矿区最近点在1km以外,又为丘陵所隔,对矿井开发无影响胜利沟小溪发源于区外东南部的低山间,上游呈树枝状,源头有群泉出露,总体流向为由南东流向北西,最终于扎罗木得西北端注入海拉尔河该小溪汇集有大气降水及火山岩风化裂隙水,全长35km,流域面积97km2,该河冬季干涸,夏季畅流,汛期水量骤增,最大流量为3.38m3/s,最小流量为0.067m3/s,沿河遍布沼泽。

1.1.3 气象本区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燥风大,夏季湿润短促,秋季气温骤降,年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量为345.2mm,年平均蒸发量为1314.7mm,年平均气温为-3.1℃,最低气温为-46.7℃,最高气温为+36.5℃ ,年平均风速为2.9m/s,最大风速为23 m/s,风向多为西北,降雪期为每年9月到翌年的5月中旬,结冻期为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末,冻结厚度一般在3m左右,并有岛状永久冻土层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0.05,对照地震裂度为6度1.2 地质特征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大雁煤田位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大兴安岭隆起带)的西坡,第三沉降带的东缘,在海拉尔盆地的五九—南屯凹陷中段,大雁煤田为一向斜构造,即大雁—扎尼河向斜向斜轴的方向为N40°~8。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