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复习检测试题六 (I).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39442183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生物复习检测试题六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生物复习检测试题六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生物复习检测试题六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生物复习检测试题六 (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生物复习检测试题六 (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生物复习检测试题六 (I).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生物复习检测试题六 (I).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三生物复习检测试题六 (I)1.如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结构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于DNA中B 结构、中都含有RNAC 结构、都具有双层膜D 结构、的基质中的酶的种类相同2.将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置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显色,下列有关对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的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B W和X两部分的对照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C X和Y两部分的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D 该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

2、为棕黄色3.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B 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C 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D 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4.下图1中的噬菌斑(白色区域),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

3、出现B 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 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D 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5.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基因D、d控制的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 图乙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 图甲所示的同源染色体上只有三对等位基因D 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中发生了自由组合6.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下丘脑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

4、,调节水盐的平衡B 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节血糖平衡C 下丘脑能够参与体温调节,但是不能感知内环境的渗透压的变化D 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控制相关腺体 二、非选择题 7(11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个。(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

5、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看清,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4)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欲接近玻片标本时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_(5)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在玻片上写一个字

6、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6)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 B C D科学家依据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填标号)。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填标号)。8(11分).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的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据图回答:(1)将视野中的图像按有丝分裂的顺序进行排列_(用数字表示)。(2)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的图像是_。完成DNA数目加倍的时期是_。(3)欲将图中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视野的_移动。(4)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_ _,原因是_。(5)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装

7、片的制作流程为_。(6)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赤道板和染色体清晰可见D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9.(9分)观赏植物藏报春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两性花、异花传粉。在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型AA和Aa为红花,基因型aa为白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的环境中,基因型AA、Aa也为白花。试回答:(1)根据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型不同,说明_,温度对藏报春花的颜色的影响最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_。(2)现有一

8、株开白花的藏报春,如何判断它的基因型?在人工控制的2025温度条件下种植藏报春,选取开白花的植株作亲本甲。在_,去除待鉴定的白花藏报春(亲本乙)的雄蕊,并套纸袋。待亲本乙的雌蕊成熟后,_,并套袋。收取亲本乙所结的种子,并在_温度下种植,观察_。结果预期:若杂交后代都开白花,则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_;若杂交后代_,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AA;若杂交后代既有红花,又有白花,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_。10(8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l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

9、,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_,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_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_,其产生的方向是_,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_。(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3)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进行遗传学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11、【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如图为菜花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菜花作为提取DNA的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2

10、)研磨前,向研钵中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_,加入的物质a是_。(3)研磨液过滤后,应向滤液中加入2 mol/L的NaCl溶液,目的是_;也可以向滤液中加入嫩肉粉,目的是_。(4)鉴定DNA所用的化学试剂为_,鉴定实验中,A、B两支试管属于对照组的是_,对照组试管中加入的物质有_。1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稻瘟病是水稻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为达到防治目的,科研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DNA粗提取实验中,可使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的DNA析出的方法有_、_。(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通常用不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形成两个不同的黏性末端,其目的是_

11、。(3)通过RT-PCR技术以抗稻瘟病基因的RNA为模板扩增出cDNA。在PCR过程中,两个引物是_酶的结合位点;用cDNA单链与该抗性水稻植株的单链DNA进行分子杂交,可能出现游离的单链区,其原因是_。 (4)如果一个抗性基因整合到非抗性水稻的一条染色体上,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抗性植株自交,子代中抗性与非抗性植株的数量比为_。(5)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争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结构为线粒体,其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于膜上,A错误;结构为细胞核、为核糖体、为细胞质基质,其中都含有RNA,B正确;结构为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C错误;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

12、所,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它们的基质中的酶的种类不同,D错误。2.【答案】D【解析】图中装置中碱石灰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因此Y部分没有二氧化碳的供应,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因无二氧化碳都不能完成光合作用,所以无法对照,A错误;W和X两部分的对照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合色素,B错误;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C错误;由于Y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X部分能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因此X部分遇碘变蓝色,D正确。3.【答案】B【解析】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A错误;据图可知,得到足够生存因子的神经细胞能生存下来,否则会凋亡,故说明了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B正确;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化学信号传递信息,C错误;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4.【答案】C【解析】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才有生命特征,所以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故A正确;曲线ab段,噬菌斑没有增加,说明细菌体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等过程,故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