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版)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39440158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季版)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秋季版)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秋季版)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秋季版)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秋季版)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秋季版)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季版)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练习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试卷 探究新知一 自主学习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 )年,( )建立隋朝,定都( )。2.隋朝的统一:(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统一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3.隋文帝改革内容: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意义: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开通大运河4.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直接目的),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根本目的)。5.时间:605年 特点: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全长2000多千米 中心:以

2、洛阳为中心, 6.三地: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中心洛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7.评价: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8.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开创科举取士制度9.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10. 简述科举制与我们今天高考的区别。科举取士是以选官为目的的,客观上虽然有利于文化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但主观目的主要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而我们今天的考试则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其目的则是促进经济的发展、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生

3、活的富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11. 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隋朝的灭亡12.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暴政13. 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 ),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14.标志:( )年,隋炀帝在( )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15. 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是弊在当时、功在千秋。一方面,开凿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

4、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这也是隋朝暴政的内容之一;同时,隋炀帝利用大运河,组织到江南巡游,也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成为隋亡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大运河的通航大大便利了南北之间的交通运输和经济文化交流,并使得运河沿线的城镇更加繁荣,为之后南方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做了基础设施方面的准备,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二巩固练习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富强的主要原因是( )A隋朝统一全国,增强了实力 B隋文帝励精图治,采取改革措施C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D隋统一后,

5、南北交流加强3.隋朝开通了大运河,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北部边防 B巩固隋朝统治 C方便隋炀帝南巡 D促进南北经济交流4.“北通涿俊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抵御了匈奴进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5.隋炀帝被杀的地点是( )A涿郡 B长安 C洛阳 D 江都6.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歌谣中的汝指( )A西晋 B北周 C隋朝 D梁朝7.在古代最早采用选官制度的是( )A唐玄宗 B武则天 C隋炀帝 D隋文帝8.“尽道隋亡为

6、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9.“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这表明( )A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B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C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D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10.下列不属于科举制度作用的是( )A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C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D阻碍了教育的发展11.“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7、“进士科”的作用是() A巩固了西周统治 B改善了选官制度 C加强了经济交流 D妨碍了中外往来1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隋朝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11.画出隋唐大运河的三地四段五河12. 材料一 (如图)材料二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1) 上述材料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开通于哪个朝代?(2)材料一图中的A、B、C三处地名是:(3)材料二中“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这一工程的什么作用?(4)当时统治者开通这一工程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工程的开通又有什么意义?(5)材料三中说“尽道隋亡为此河”,你认为正确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