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KB
约23页
文档ID:394394661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课件_第1页
1/23

第三单元 加和减第一课 捐书活动教材分析教材用图表的形式呈现了两个小学捐书的状况,从而创设出“捐书活动”的情境,启发学生依据图表供应的信息列出数学问题,并独立列出算式,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并自己尝试算出得数,然后在小组和全班进行沟通,驾驭用竖式计算连加的方法教材还供应了三个数连加的两种列竖式的方法,老师要进行格式的指导学情分析 1、 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法运算本课正是在两个学问点基础上接着学习的2、 大部分学生具备依据已有学问阅历提出问题,利用旧知,探究并解决新问题的实力,也能独立正确进行计算但同样也有部分学生须要进行学习后反复练习才能正确计算3、 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有较多的独立思索空间,以及阅历和同伴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习目标1、能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及进行简洁的估算,说出估算的方法 2、结合情境,探究三位数连加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运用连加等有关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挚友,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大家,你们情愿帮忙吗?我们数学经常要进行单元考试是不是,这些试卷都我们老师们轮番着自己出,自己印的哦,接下去的这个单元要轮到崔老师去印试卷,我在想,试卷是每个小挚友都要有一份的,可我不知道我们三年级原委有多少个小挚友,但我知道我们三年级有五个班,你觉得老师或许要印多少份试卷才够呢呢?一、出示学习目标(第一课时)二、供应材料 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一堆书)师:这是什么,(书),我们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部就实行为贫困地区儿童的捐书活动,这是我们学校四、五、六年级同学捐的课外书,你知道有多少本吗?(学生说)大家都说不出来吧,老师也估不出来,想知道或许有几本吗?那怎么办?崔老师有方法啊?我去大队部去找一个人!2、看看、说说 :找出数学信息结果啊,姜老师给我这样一个东西,(课件出示)出示统计表:航埠小学四、五、六年级捐书活动状况统计)。

细致视察这张表格,看看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 3、提出问题师:依据以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又该怎样列式?(同桌相互先说说)反馈:干脆说出问题并同时列式,其它小挚友可要留意听了,假如回答对了,请你用掌声激励一下好吗? 4、分类引出新问题师:现在小挚友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也列了一些式子,视察这些式子,哪些式子的计算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我们还没学过?师:哦,你们同意这位小挚友的说法吗?那这些学过的算式你们都会做了吗?真的?好,那我们选取其中一个加法来算一下算之前,老师要问一下,两个三位数相加,我们一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列竖式时要留意什么?反馈:反馈,拿一个小挚友的展示一下好,看来二个三位数相加,小挚友们真得会了,那我们就把它也擦了,剩下的这是三个数 (连加)三、解决问题 1、估算:师:老师记性不好,谁还记得这个式子是依据哪个问题列出来的吗? 板书问题:四、五、六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师:刚才一大堆书我们大家都估不出或许有多少,因为信息不够,现在,老师给了我们这张统计表,我们能不能估一下这三个年级一共大约捐了这么多的书吗?可能估的结果会有: 100+100+90=290 100+100+100=300110+100+90=300 120+100+100=320反馈:留意学生的讲法,并提问:依据刚才小挚友们的估算,你觉得哪些结果是少估的,哪些结果是多估的呢?依据小挚友们的回答:我们知道,正确的结果确定比290大,比 小,也就是在290到320之间。

2、我们刚才估算了它的或许结果,那我们把它结果或许估出来有什么用呢?(有时,不要求精确结果的,我们也可以估一个或许结果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让学生阅历“估”的过程,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3、算一算:(学生独立演算)但是,我们学校最终要把这些书捐到灾区去,那得有一个精确的数据,可不能是一笔糊涂帐是不是师:那你有方法算出正确的结果吗?哦,这么多小挚友都会啊,那让我们在草稿本上试着来做一做好吗?(学生独立尝试):请选择一种你宠爱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老师来回巡察学生的尝试状况,对有特点的进行收集)假如已经有同学尝试算完了一种方法:试试你还能想到其次种方法吗?[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自己依据状况接受多种方法进行计算3、四人小组沟通:请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中介绍一下,来看看你组里的同学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样吗?你能看懂他的算法吗?[设计意图]运用已有学问阅历,对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并在其中培育孩子的倾听实力,合作学习实力4、全班汇报: 第一种:两个数相加方法1、118+104+95=222+95 =317(本)师:依据题目的意思,118加104表示是四、五年级共捐书多少,再加95就表示 (请学生回答),你的方法和这个一样吗?这种计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吗?看来,有时旧学问可用来解决新问题的是吗? 方法2、 1 1 8+ 9 5+104= 3 1 7师: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以前学过的吗?假如让它和刚才的那种方法比较一下,你觉得你的这处方法怎么样? 方法3、 1 1 8+1 0 4 + 9 5 =3 1 7师:和这个小挚友一样做法的举手,这种方法你以前学过了吗?哦,没学过也能想得到啊,还敢试一下,真了不得,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的这种尝试精神。

但是,你怎么会想到有这种方法来计算呢?(两个数相加可以放一起,三个数也可以放一起的) 还有其它不同的做法吗?方法4、 100+100+100=300 18+4-5=17 300+17=317师:你是怎么想的?哦,小挚友们,把118看成100,你想到了什么?(估算)对,这其实是对估算的一种精确化,是一种口算的方法先把这些数看成整十,整百地相加,然后把少估的加上去,多估的减去它在计算时,能使数字变简洁便利简洁记忆[设计意图]在独立思索解决问题,视察板演的算式,听,说计算的过程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已有学问基础上深刻体会计算的方法5、对比估值和计算结果视察,写答语师:今日我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建设小学三个年级一共捐书317本,我们还要在横式写出答案 ,让我们和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是不是在我们的估算范围之内?那你觉得我们前面的估算有没有价值?(一种初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师:由此,我们对估算又有一个新的发觉,估算可以初步检验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师:到现在为止,这道题我们解决完了吗?(没有),对了,还应当写答语,把问题回答完整[设计意图]计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相比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也体会估算可以验证计算的结果。

四、方法优化(其次课时)1、老师:我们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捐了这么多的书,我们低年级的小挚友是不是也该 ,于是我又问姜老师:姜老师啊,高年级的同学捐书这么主动,那低年级的小挚友怎么样啊?你猜姜老师怎么做的她二话不说,又给了我一张 (出示课件)大家自己找一下数学信息好不好大家找好了,你估计老师会问什么问题呢? 你会列式吗?(口答一下)师:在动笔计算精确结果之前,我们要对这个式子的结果进行做什么? (估一估结果大约是多少)有必要吗?真聪慧!那先估计一下结果在哪个范围之内,并和你同桌说说,完了之后用今日学习的新方法算一算,好吗!组织沟通活动,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将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说一说全班汇报:刚才老师转了一下,找了几种不同算法的小挚友,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实物投影展示)小结:刚才小挚友用的是一种凑十法,凑十法在我们数学里经常会用到,它能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便利[设计意图]优化计算的方法,引导学习数学的方法五、巩固算法:今日学的三位数连加你觉得已经学会了吗?有没有信念跟老师去进行闯关活动 第一关: 竖式计算:475 + 263 + 149 7 2 4+114+86 六、综合应用 其次关: 购物师:今日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连加,想不想到实际生活中用一用?(课件出示)师:再过几天又是周末了,听说有个商场刚开张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呢!买1000送大礼包。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每样商品的价格?师:先来看它的第一个问题:(课件)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台一块手表你能帮妈妈估算或许要带多少钱?你是怎么估的?反馈老师板书,之后问:生活中的数学要符合实际,看看以上几位小挚友估的结果,你觉得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可能不合理同桌说说 (感受数学用到生活中要符合生活实际) 课件出示:妈妈至少要买哪几种商品才能获得大礼包?师:在这句话,我觉得有一个词在我们数学里面经常会出现的,也很重要的,(至少),说说是什么意思?怎样能用同样的钱买最少的东西呢? (尽量买贵的商品,那么所得的件数就会更少)师:惋惜妈妈今日只带了500元,想买三样商品回家,你帮妈妈参谋一下,妈妈可以买哪三种商品?你可以先跟你同桌协商协商,再算一算 反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带的钱比较少,那就先把商品往便宜挑)七、课堂小结今日我们学了三位数连加的学问,我们一般会有黑板上的这几种解法,你会比较宠爱哪些解法?平常计算时,你会进行选择吗?这节课你还学到了哪些学问?板书设计:捐书活动三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110+100+90=300 118+104+95=317(本) 估:100+100+100=300 120+100+100=320 答:三个年级共捐书317本。

运白菜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教学内容版试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三单元其次节《运白菜》二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减计算,属于“数和代数”领域的内容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时,老师应当启发学生依据图中的信息提出连减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相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灵敏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并运用学会的学问正确计算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觉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教材通过运白菜的问题情境提出连减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减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三 学情分析这一课是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三位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许多孩子对“连减问题”已有初步的了解,特殊是在购物中有很好的阅历和体现低年级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照旧靠感性阅历的支持因此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情境便于理解用两种方法解决连减的问题,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并且有确定和连减相关的社会生活阅历积累,认知范围相对广泛,有确定的迁移学习实力。

四 教学目标 1、学问和技能: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发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实力在情境中探究连减具体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过程和方法:阅历探究解决问题不同策略的过程,培育灵敏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培育细致视察、思索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驾驭连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灵敏地选用不同算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明确解题思路 六 教学方法讲解法 练习法 七 教学具准备课件 草稿纸 八 教学流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第一课时)二、 激趣导入师:五一劳动节到了,淘气和笑笑也去农夫伯伯的菜园里帮忙收白菜 (出示主题图)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幅图,我们从图中都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 预设一:一共收了白菜850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