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全部教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394372640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全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全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全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全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全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全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全部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9 我和我的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能正确地称呼家人。2.通过游戏和访问,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产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3.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教学难点: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关系。【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课前和家长保持信息沟通,了解学生出生时的一些故事,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学生:全家福照片、小镜子。【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我来到我家活动一 我来到我家1.听一

2、听:出示ppt,呈现教科书第34页提供的一幅儿童在一起相互讲述、交流自己出生时给全家带来喜庆的情景。看看聪聪他们在谈论什么。2.说一说:先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出生时的故事,然后选派代表全班说。3.赏一赏:欣赏聪聪的爸爸妈妈为他制作的物品,让学生明白,这些物品都包含着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4.晒一晒:先小组内欣赏小朋友自己的物品,然后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出生时有纪念意义的物品,适时引导学生谈谈,家人为自己出生时做的纪念品有何用意。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的到来,给家增添了无限的快乐与温馨,你们与家人血脉相连,家人对你们无私的关爱着,你们感受到了吗?【设计意图】课件中用“聪聪”的口吻来讲述故事,既激发了学生

3、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又拉近了与学生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亲人间的血脉之情,课堂中让学生在收集整理有纪念意义物品的基础上进行分享,这样让学生既体验到自己的到来给家庭增添了无限的快乐和温馨,也感受到父母的爱,懂得了与家人的血脉之情。活动二 读绘本,懂道理1.听一听:出示ppt,呈现书本第34页内容。聪聪阅读绘本故事我和弟弟。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聪聪说的话。2.发挥想象:聪聪可能与弟弟怎样相处?3.揭晓答案:让聪聪亲口告诉我们,他是怎样和弟弟相处的吧!4.评判对错:当一当小评委,看看下面这些孩子与兄弟姐妹相处的对不对。教师小结:同学们个个火眼金睛,都能明辨是非。我们都有自己的家,都有兄弟姐妹,我们要爱

4、他们,我们要懂得歉让,这样家庭才会温馨。【设计意图】通过课件补充绘本的学习,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从中懂得: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家中都有兄弟姐妹,我们只有彼此相爱,懂得谦让,才能够和谐相处,也才能够家庭温馨、幸福。活动三 我的家庭树1.说一说:ppt出示教材35页家庭树,请学生说说树状图中的空白处,可以选择哪个人物填进去。学生说,老师填。2.摆一摆:指名上黑板摆放家庭成员的位置,理清家庭成员的辈分关系。3.答一答:ppt出示趣味抢答,答对的同学,给予一个“赞”奖励,以此激趣巩固。4.唱一唱:出示动画“家族歌”学生起立,边拍手边跟唱。教师小结:孩子们,一家人就像枝繁叶茂的树一样,每个人都

5、很重要,我们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家人的“影子”,请你们回去搜集家人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再交流噢!【设计意图】家庭成员间的称呼,亲属之间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首先通过课件“家庭关系树状图”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清关系,然后通过家族歌,让学生在互动游戏中,熟悉巩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9 我和我的家第二课时 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活动一 看影戏,解“影子”1.说一说:生活中你看到过影子吗?什么影子?2.赏一赏:播放影戏视频。3.玩一玩:玩影子,了解影子。教师小结:我们的手做成什么样儿,照出来的影子就是什么样儿,也就是说,影子和手的样子很相像。那么,我们身上有家人的

6、影子吗?我们和家人长得像吗? 【设计意图】孩子的理解以具象思维为主,“影子”来自于孩子的生活,但理解高于生活,且比较抽象,于是教学中用课件播放一个手影戏,直观形象地让孩子明白,“影子”与实物是有一定联系的,进而理解“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说明我和家人也有相像的地方,也有联系的。活动二 鼻子眉毛像家人1.猜一猜:安静地看看画像三秒钟,再看看班上的同学,想想是班上哪个同学的家长?2.照一照:拿出镜子照一照自己,看看全家福,找找自己长得像谁,哪里最像? 教师小结:从外貌上看,我们身上有家人的影子,我们和家人还真是密不可分的!【设计意图】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游戏是儿童天生的语言。此环节从“猜一猜”点燃

7、孩子探究的欲望,以“照一照”满足孩子探究的激情。此活动看似找“家人的影子”,实则在孩子照一照的过程中“找家人的爱”。活动三 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1.看一看:出示教材36页小朋友们的议论,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2.做一做:在生活中,你觉得自己的动作、习惯又像谁呢?你身上有家人的哪些“影子”?在小组内讲一讲,做一做。3.教师小结:我们除了外貌有家人的影子,我们的动作、习惯、性格都有家人的影子,正是这一个个家人的影子,组成了一个个相亲相爱的家。【设计意图】外貌是孩子容易发现的“显性影子”,“行为、习惯、性格”是孩子不易发现的或者容易被孩子忽视的“隐性影子”。播放“影子微视频”,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孩子

8、的思维拉到自己的生活中,拉近了与家人的距离;通过“做一做”,在还原孩子常态生活中,让孩子体验自己与家人的密不可分、相亲相爱。活动四 家人的故事1.看一看:出示教材37页的绘本,说说小朋友都讲了什么?2.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家人的故事。3.说一说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或感受。你爱你们的家人吗?请把你想对家人说的话大声说出来。【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分组讲讲自己家人的故事,带孩子重温生活画面,再次感受与家人的相亲相爱;通过“说一说”让孩子释放内心的感恩和美好。活动五 想一想,唱一唱,相亲相爱一家人1.想一想:观看“不美影子”的案例,想想这样的”影子”行不行?2.唱一唱:用最美的歌声唱出对家人的爱。唱

9、快乐的一家。教师小结:我们身上有家人的”影子”,家人寄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我们与家人血脉相连、相亲相爱,愿我们每个家庭都互相帮助,快乐生活。【设计意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不是单纯的灌输和简单的服从,更不是低级模仿。“不美影子”的设计就是让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敢于接受批判,在“批判”中“追求美”,让家庭更和谐、幸福。“快乐一家”的儿歌是从视觉等多“觉”度,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让“幸福的一家”在孩子内心深处扎根。【板书设计】9 我和我的家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 性格 外貌 习惯 .10 家人的爱【教学目标】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体会家人为自已健康成

10、长付出的辛劳。2.学习用恰当的方法表达对家人的爱。【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家人对自已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及对自已的爱。教学难点:学习用恰当的方法表达对家人的爱,养成懂得体贴家人,回报家人的好习惯。【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3颗洗干净的生鸡蛋,用保鲜袋装好。【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家人的爱活动一 回忆过去,体会家人的爱1.学生出示自已的生活照,回忆自已的成长经历,向同伴介绍。2.欣赏歌曲吉祥三宝。3.从歌曲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教师小结:家人为照顾自已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他们的辛苦和辛劳中我们感受到了家人对我们自已深厚的爱。【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们带来的照片,

11、引导学生回忆并交流与之相关的家庭故事,再通过学生的讲述和歌曲的感染,感受来自家人的爱。活动二 七嘴八舌,唤醒深藏的爱1.出示教材38-39页图片,同桌讨论家人的爱藏在哪里?2.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家人对你的爱?(1)同桌互相说一说。(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其实,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家人的爱汇聚而成,只要我们用心发现身边的小事,我们就会时时刻刻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联系发生在自已身边的一些小事,从中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家人对自己浓浓的爱。活动三 分析事例,感悟暖暖的爱意1.出示38-39页绘本故事肩头上的爱。(1)说说奶奶为什么这么做?(2)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

12、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2.你还能列举出这样的事例吗? 教师小结:是啊,家人的爱不仅仅是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还包括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对我们的希望,有时甚至是批评和严厉的教育。【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事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学会表达爱。【板书设计】10 家人的爱家人的爱藏在哪里家人的爱包括哪些第二课时 家人感受我的爱活动一 播放歌曲,讨论交流1.出示教材第40页图片,说说你从中看到了什么?(1)同桌讨论。(2)交流汇报。2.播放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3.谈谈你们一家人是怎样相互关爱的?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人的关爱,一家人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就应该相互关

13、爱。【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播放歌曲,旨在唤起学生的美好回忆,让学生在回忆家人之间相处的点滴小事中进一步感受家人之间的爱与幸福。活动二 游戏互动,引发思考1.做游戏:我当鸡妈妈鸡爸爸。2.出示游戏规则:(1)小组长统计组内蛋宝宝的情况,分别为完好、损坏、丢失三种。(2)评出小组内“优秀鸡妈妈或鸡爸爸”。(3)小组长记录下蛋宝宝的情况和组内优秀鸡妈妈/鸡爸爸名字。(时间:3分钟)3.评选最受蛋宝宝欢迎的鸡妈妈和鸡爸爸。4.小调查:爸爸妈妈一天为你做多少事?看到这个庞大的数字,你想说什么?教师小结:父母对我们的呵护就像我们保护的这颗鸡蛋,小心翼翼,我们在爱的包裹下成长起来。然而,父母为我们做的事,要

14、比我们了解到的多得多,他们的爱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设计意图】玩是孩子的天性,通过做游戏,让孩子在玩中感受和体会父母的爱有多深。活动三 手写感恩,体悟情感1.出示教材41页图片,想想你为他们做了些什么呢?2.播放弟子规理解“出必告,反必面”。3.你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吗?他们是怎么过的?(1)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4.播放视频来自天堂的短信。5.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学生写感恩卡。教师小结:我们向家人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记住家人的生日,也是一种爱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在一些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记得为他们做些什么,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设计意图】以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播放歌曲启发学生

15、学会从小事中表达对家人的爱。【实践作业】我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板书设计】10 家人的爱相亲相爱一家人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11 让我自已来整理【教学目标】1.懂得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不会做的要学着做。2.学习整理的两种方法,即物品归类及定时整理。3.养成整理自已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整理的方法,即物品归类及方法,懂得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不会做的要学着做。教学难点:养成整理自已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书包,文具。【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我的小伙伴活动一 图片导入,认识伙伴1.出示教材42页图片,说说小雨都有哪些“小伙伴”?2.猜谜语认识物品小伙伴。3.小组讨论这些“小伙伴”有哪些功能?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