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39433484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巩固国家统一C强化贵族特权 D加强君主专制2与汉代皇帝重用身边近臣以削弱相权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科学”指三省A分散相权且保证皇权独尊 B各司其职且分工科学合理C职能明确且行政体系科学 D三权分立且互相监督制约3“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改变这种状况,明太祖朱元璋的

2、对策是A设置内阁 B废除丞相 C设三司使 D设军机处4清朝官员梁章钜在枢垣记略中记载:“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材料中所述的机构应是A枢密院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5“其留下的最深刻的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渐进的改革成为其历史发展的特色。”材料中的“其”指A英国的“光荣革命” B美国的联邦政府C法国的1875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6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指出:“从英国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

3、,但从此后英国就坚定地走在改革的道路上了,它可以自信地面对未来,随时变革自己的制度”材料中的“中等阶级”是指A中产阶级 B工业资产阶级 C工业无产阶级 D新贵族7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指出:“其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不过,当时其民主制尽管还存在着无数的局限性,但由于实现了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的兼收并蓄,却无疑是18 世纪末的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并且最有前途的政治制度:它不仅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英国的民主制,而且还比当时正在法国大革命中发生的民主制更富于生命力。”材料中的“其”是指A德国 B美国 C俄国 D希腊8“兹因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欲以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

4、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是以耆英、伊里布、璞鼎查,即便议拟各条。”右图是拟定的“各条”的文本。在这一文本拟定前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A清朝官员庆幸放弃闭关锁国政策B皇帝认为此约影响很坏不予批准C英商为中国全境通商而欣喜若狂D清政府与英国协定进出口货物税率 9“鸦片战争的失败和随后一系列的战败,使得中国日益背上了天文数字的赔款”。在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中,从中国获得的赔款数额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10. “英国人这样有步骤地在中国进行掠夺,并使中国人服从其指挥,乃至于他们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控制着贸易、报纸、商港和政治。”这情形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

5、关条约 D辛丑条约11“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华民族认同得以实现,这既有赖于革命领袖孙中山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又有赖于民国建立所形成的制度保障。”这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功绩是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促进了中华民族认同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12.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指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13据资料介绍,国民党军对日战役、战斗,大小近千次,阵亡将士360万,先后有74名将军

6、战死在沙场。这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A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 B推行全面抗战路线C在正面战场抗战失利 D成为抗战中流砥柱14“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以下史实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参加了中共“一大” B组织领导了秋收起义C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D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15央视主持人水均益说:“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造成日本成为“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的史实包括明治维新 黄海大战 南京大屠杀 中日建

7、交 A B C D16图片是鲜活的历史。右图直观地展示了A平津战役 B淞沪会战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1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为落实八七会议提出的总方针而开展的斗争有: 发动南昌起义 开展土地革命 发动秋收起义 发动百团大战A B C D18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见下表),中共中央决定1946年7月1948年7月人民解放军130万280万国民党军队430万365万A签署双十协定 B进行战略反攻 C进行战略决战 D发起渡江战役19一口气读完世界史中说:“厌恶战争的工人和士兵,在彼得堡发动了起义,迫使沙皇退位,宣告了共和国的成立。”这场“起义”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

8、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人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20“(它)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它”指A共产党宣言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四月提纲21“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由执政机构变为参政机构 B由主持机构变为监督机构 C由立法机构变成协商机构 D由法律机构变为执行机构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

9、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此后,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A新时期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逐步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3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建立了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普遍展开。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的建设加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发展 D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得以彰显24“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最早作出这一规定的法律文献是 A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5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一认识是基于周恩来 A号召亚非实行不结盟政策 B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26“今天,中国已经与16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些重要的外交成果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A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C改革开放增强了中国综合国力 D外交工作者的不懈奋斗27“双方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这个“声明”最有可能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1972年中日建交联合声明C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82009年以来,在G20伦敦峰会和匹兹堡峰会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

12、峰会等场合,中国领导人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同时展开了密集的会见外交和磋商活动。这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活动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9两霸争雄中说:“两极格局解体后,美苏之间和两大集团之间的全球性军事对抗已不复存在,各国综合国力的竞赛将越来越突出,而且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国家为了在未来多极化格局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都把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这表明新旧格局过渡的主要特点是A和平过渡 B动荡过渡 C竞争过渡 D长期过渡30“20 世纪的30 年代使我们吸取了一个明确的教训:如果允许侵略行为不受遏制和不遭受反对地继续下去,最终必将导致战争。美国是反对战争的。我们也信守我们所讲的话。因此,我们的不可动摇的目标必然是,使这些导弹不致被用来攻击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并使它们从本半球撤走或者消除掉。”这一教训源自A柏林墙的建立 B朝鲜战争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