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检测试题B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394085937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检测试题B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检测试题B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检测试题B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检测试题B卷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检测试题B卷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检测试题B卷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检测试题B卷 含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题库检测试题B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 )。A.能感知到周围植物的多种多样B.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C.能察觉到植物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反应关系D.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差异2、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

2、)。A.德、智、体、美、劳诸方面B.智、德、体、心诸方面C.体、智、德、美诸方面D.美、心、体、智诸方面3、幼儿园教的主体是( )。A.保育员B.幼儿教师C.保健医生D.园长4、保育员应具备心理素质与( )。A.合作精神B.爱心C.专业素质D.丰富的知识5、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 )教养方式下形成的。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6、个体认识到他人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对其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推测和解释的能力称为( )。A.元认知B.道德认知C.心理理论D.认知理论7、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 )。A.识字B.写

3、字C.阅读D.写作8、在幼儿教师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方法中,幼儿教师用有趣的故事、谜语或生动的动作描述激起幼儿活动兴趣的方法属于( )。A.语言激励法B.材料吸引法C.表演法D.暗示法9、对幼儿园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A.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开展活动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10、角色游戏中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平行游戏,主要反映了幼儿( )。A.认识发展水平B.社会性发展水平C.情感发展水平D.身体发展水平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重点。2、简述学前儿童认识活动发展的

4、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试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及其教育方法。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分析如下两个场景地环境创设: 场景一: 某幼儿园地运动场上摆放着攀爬网、独木桥、高跷、跳袋、推车等运动器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好器具后开始玩了起来.通过观察发现攀爬网、独木桥被冷落,较少幼儿喜欢玩.过了一会,一个叫圆圆地幼儿对好朋友哲哲说:“我们一起去玩攀爬网好吗?”.哲哲皱着眉头说:“不要,我害怕.” 圆圆又指着稍矮一些地独木桥说:“那我们一起去玩那边地独木桥吧,这个矮一点,你该不怕了吧!” 哲哲还是一脸为难地样子说:“我不想去

5、,还是你自己去吧.”说着就去玩小推车了.就这样圆圆只能独自一人去玩了,一连许多日子,虽然老师在不断地鼓励幼儿,但是运动时段里像圆圆那样去攀爬网运动地小朋友较其他地方地要少许多. 场景二: 在提供地运动器械地基础上,幼儿教师们增加了一些小道具:如瓢虫帽子、软布小花、软塑积木、用纸板箱制作地猫咪、钓竿及幼儿绘画地小鱼等,创设出给小猫喂鱼(设置了独木桥)、瓢虫种花(设置了攀爬网)、造高楼等游戏情景.经过观察发现,这三项活动参与地幼儿人数不相上下.有意地观察了圆圆和哲哲,起先是圆圆邀请哲哲:“我们去抓鱼给小猫吃好吗?”,哲哲欣然应允,两人打扮成捕鱼人,提着鱼篓,手拉手跑了过去.这次哲哲勇敢地蹲在窄窄地

6、独木桥上,努力地抓起了一条大鱼,当他把鱼喂进小猫地嘴里时,脸上露出开心地笑容.接着他主动对圆圆说:“我们去当小瓢虫好吗?”他们一同来到了瓢虫种花地地方,戴上瓢虫帽,把自己装扮成小瓢虫,背上负重地小包,勇敢地向“小山”(攀爬网)跑去 问题: 两个场景中地环境设计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一种设计,说明理由。2、材料分析: 情境一: 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 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 莉莉:我们动他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 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

7、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 (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2)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大一班自由活动时间,个别幼儿用泡沫板(30CM30CM)当滑板玩(如下图),许多孩子也想玩,但有的幼儿滑不起来,有的只能滑一点点。请根据幼儿利用泡沫拼板滑行的兴趣,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体育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图一:(儿童双脚踩一块拼板滑行)图二:(儿童坐在一块拼板上滑行)

8、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 解析: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3-4岁小班幼儿的教育目标是: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2、C3、B儿童的教学中,教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学的主体是幼儿。4、C,现代社会对保育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具备心理素质与专业素质。5、B6、C7、A儿童书面言语的产生,如同口头言语一样,是从接受性的言语开始,即先会认字,后会写字8、A语言激励法即幼儿教师用有趣的故事、谜语或生动的动作描述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9、D在幼儿园中,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是融为一体的。10、 【参考答案】

9、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目标相一致的学习经验,所提供的经验是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经验相联系,能否使幼儿有效的进行学习;是否即合适大多数幼儿的发展与需要,又体现了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和照顾;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特点,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感到安全、自信、快乐;是否重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等方面2、答案如下:学前儿童的认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较多地依靠直接的感知,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停留于事物的表面现象,

10、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幼儿住的事物也是依赖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其思维活动也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2)表象活跃。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整个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但是,56岁幼儿已明显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个阶段幼儿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掌握有所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也明显地发展起来,他们回答问题时,不单从表面现象出发,还能从较抽象的方面来推断事物的因果关系。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1)基本教育思想。蒙台梭利以她广博的医学

11、、生物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和精神病学等知识为基础,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发现儿童。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其生命。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提出了儿童感觉特别敏感期的理念,也就是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敏感度。她归纳出以下几个敏感期:第一,秩序敏感期。幼儿对秩序的敏感从出生第一年就出现并持续到第二年,甚至在他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就可以感觉得到。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本身。第二,细节的敏感期。幼儿在1-2岁时会表现出

12、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细小的细节上,如鞋子放到了鞋架的旁边,而没有放在鞋架上等。第三,行走的敏感期。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第四,手的敏感期。幼儿会朝外界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动力代表幼儿自我要进入外部世界之中。第五,语言敏感期。1岁左右幼儿开始学说话,他们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们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自由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2)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肌肉练习、日常生活训练、初步的知识教育以及文化历史教育。(3)教育方法。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每一个教师要根据儿童不同阶

13、段身心发展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一个能够帮助儿童发展的“生命的、活动的真实环境”。所以,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当的教育、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的教师被称为指导员。她们的教学任务有别于其他的学校。因为在这里,教师只要做到三点就够了,即:观察指导、示范、准备。教具-活动材料。儿童的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具进行的。教具是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及所需要的环境来设计的。总的来说,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引起儿童的兴趣和自由活动,在活动中,使儿童形成一个生活集体,从这个集体中培养出真正的儿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环境是

14、重要地教育资源,通过环境地创设和利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地发展.场景一是分器械运动场景,而场景二通过情境性设计把器械运动场景变成了情境运动场景,场景二更适合幼儿地发展和需要. (2)分析同样是攀爬网、独木桥等运动器具,教师只是在第二个场景中添加了一些道具,将运动地环境创设成具有情景性地环境.情景化地运动环境更能引起幼儿地兴趣,幼儿在一个个角色地支撑下置身于某一具体地情景中,他们会更乐意去参与运动,忽略或克服活动过程中遇到地困难,使幼儿获得更多地运动机会,增加幼儿与器械地互动,从而使幼儿地各种运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情景化地环境把幼儿地活动与他们地运动能力水平及兴趣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地. (3)场景二更进一步证明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地作用,赞成场景二地设计. 2、答案如下:(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根据皮亚杰的研究成果,表现为思维具有不守恒性、具体形象性、刻板性和泛灵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不守恒性表现为两排相同数量的扣子,更改了排列方法,孩子会认为数量也发生了更改;具体形象性表现为孩子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