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394065177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教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邮市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纸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 )页科 目数学年 级四教 材第77、78页课 题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射线、直线和角)课 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 3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 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教具准备直尺教学过程集 体 备 课个 人 复 备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出示一条线段。 提问: (1)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

2、段) (2)线段应该怎样画?要注意什么?(板书:两个端点) 学生画一条线段。 (3)观察、回忆:线段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 (4)刚才大家画的一条线段能量出你画的线段的长度吗?线段可以度量,那么线段的长度是有限长的还是无限长的?(板书:有限长) (5)谁能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征? 2认识射线。 (1)出示城市夜景图。 提问:这个城市美不美?你觉得它美在哪里? (引导学生观察城市夜景中的追光灯。) 提问:这些灯光是哪儿来的? 说明:追光灯打出的灯光向某一个方向无限延伸,使这个城市的夜景更加美丽、迷人。 (2)说明: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类似灯光的图形,叫射线。(板书:射线) (3)教

3、师画射线:先画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 提问:射线是怎样得到的?射线的另一端可以继续延长吗?它的长度可以确定吗?说明了射线是有限长还是无限长?(板书:无限长) 高邮市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纸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 )页教学过程集 体 备 课个 人 复 备(4)把射线和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板书:直的,只有一个端点) (5)教师介绍:手电筒、太阳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学生举例。(6)用直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教师示范:先点一个端点,再沿着直尺的一边画射线。 学生练习画一条射线。 提问:谁能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 3认识直线。 (1)(先出示一条画好的线段)现在我们把线段

4、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2)把直线和射线、线段比一比,直线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3)用直尺或三角板可以画直线,画时要先点一点吗?为什么?直线可以度量吗?为什么? (4)学生画一条直线。 4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1)看黑板上的图说一说,直线是怎样得到的? (2)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3)谁来说一说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教者根据三种线的特点板书)5完成“试一试”。 学生量一量,说说在A、B两点的所有连线中,是否还能找到比35毫米这条线段短的线。 6学生动手画。 (1)出示一个点,请同学们

5、分别画一条过这点的直线、射线和线段。 提问:过这一点还能画出直线吗?(学生动手画)你可以画几条直线? (2)出示两个点,请同学们同时过这两点画出一条直线。提问:过这两点还能画出直线吗?学生动手画)你可以画几条直线?二、认识角 1导人:(出示角的图形)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名称是什么? (板书: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2认识角及其名称。 (1)演示,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先点一点,然后从这一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得到一个角。 想一想:角是怎样组成的图形?(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从角的组成过程看,画角时应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教师示范画角。 (3)学生练习画角。

6、(画出不同方向的角) (4)介绍角各部分名称。 (5)提问:角的两边可以延长吗?能画多长?为什么?角的大小改变了吗?(6)学习角的符号、角的记法和读法。3.完成“练一练”。三、课堂总结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十三第1、2、3题。板书设计教学札记高邮市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纸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 )页科 目数学年 级四教 材第7981页课 题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度量)课 时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历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意义。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

7、能力。教 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教具准备活动角、量角器、三角尺第教学过程集 体 备 课个 人 复 备 一、复习 1导人: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关于角,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1)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小黑板出示) (2)用两个硬纸条做成一个角,并和第一个角比较大小。 提问:哪个角大?怎样比较出来的?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能具体说出每个角有多大吗? 3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就要会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这些都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量角器。 (1)出

8、示并介绍这是我们通常用来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量角器,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封了什么? (2)指名汇报。 (3)教师讲解。 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把这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就记作1。(板书:度:)量角器中心一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标上一个数,在测量角的度数时,我们要把角的顶点跟量角器的中心对齐。高邮市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纸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 )页教学过程集 体 备 课个 人 复 备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在里面的一圈,称为“内圈刻度”,而在外面的一圈

9、,称为“外圈刻度”。它们都是从0180。教师指出:外圈刻度是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是从右往左按逆时按方向从0180。 观察量角器的内圈刻度,从右边起找0刻度线,再找出20、90 、135、180的刻度线。 在自己的量角器上从右边起找0、20、90、135、180刻度线;从左边起找0、20、90、135、180刻度线。 2用量角器量角。 (1)看教科书第80页,根据刚才对量角器的了解,自学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因为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点叫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边。在量角时:两重合:要把量角

10、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一看数: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提问: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例如书上这个角的一条边既对着50,同时也对着130,这时我们应该看哪一个度数?为什么? (3)指出,在量角时,如右边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内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刻度数;如果左边的0度刻度线与角的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外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度数。 (4)指名说说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我们都应注意点什么?三、完成练一练,练习十三第4、5、6题。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教学札记高邮市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纸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 )页科 目数学年 级四教 材第82、83页课

11、题角的度量练习课课 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教 学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提高正确测量角的大小的能力。教具准备直尺、量角器教学过程集 体 备 课个 人 复 备一、复习三步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三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二、角的度量练习 1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工具是什么?量角器中心一点叫什么?它有几圈刻度? 怎样量角? 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 教师小黑板出示锐角钝角直角2. 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12、(1)请学生判断一下,下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不是正确? (2)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3)请用正确的方法再量一次,强调“两重合,一看数”。3. 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1)指名读题,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读出每个角的度数,说说为什么左边和右边的两个角要看外圈读数,中间的一个角要看内圈读数。 4. 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先看图说说量题中的每个角时,分别是怎样放置量角器的,再照样子量一量,并说说各要看量角器的内圈度数还是外圈读数。想一想,如果让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可以怎样放置量角器,怎样读出角的度数。5. 完成练习十三第11题。(1)指名读题,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从图中可以找出哪些角? 高邮市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纸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 )页教学过程集 体 备 课个 人 复 备 (2)请学生用手中的量角器量一量图中标出的每个角的度数。(3)集体订正。6. 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1)集体读题,明确要求。 (2)你认识这些图形吗?谁来说一说? (3)请学生量一量图中每个角的度数。 (4)指名口答。 (5)看看自己量的角的度数,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7. 完成练习十三第13题。(1)出示队旗图,说说自己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