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21课《匆匆》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39406482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第21课《匆匆》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第21课《匆匆》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第21课《匆匆》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第21课《匆匆》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第21课《匆匆》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第21课匆匆word教案学案说课稿案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教学重点】1、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2、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教学准备】幻灯片、音乐【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背诵给大家听?2、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时间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匆匆。板书课题。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先生吗?5、解题:“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二、自读自悟,按要求自读课文:1、学会7个生字。2、把课文读正确。3、

3、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三、小组合作1、读准词语. 2、听写词语,互查互批。3、组内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四、读文解疑1、指名朗读课文。2、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五、指引探究,布置作业1、读课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一、自主朗读,感悟体验(一)自主阅读,组内交流:1、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用心体会。2、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

4、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二)集体交流:1、读出文中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指导朗读:体会时间短暂易逝。()“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地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想留住时间的迫切以及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过渡:(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在默默里算着(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3、细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1)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受?(2)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a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b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c问一问想问的人能做什么?三、回读全文,懂得惜时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四、友情倾诉,共享格言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把一句有关惜时的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五、作业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惜时格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