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社区诊断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39406482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病社区诊断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慢性病社区诊断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慢性病社区诊断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慢性病社区诊断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慢性病社区诊断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病社区诊断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病社区诊断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社区诊断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年月目录一、相关资料的来源.1二、辖区根本情况.3三、*县疾病谱特点.5四、行为危险因素现况.12五、辖区社会条件和设施情况13六、慢性病防控相关组织机构和人员情况14七、现有的卫生、疾病防治政策15八、诊断小结.16九、对辖区居民安康工作建议.18为了解*县相关背景资料与社会支持系统,掌握*县居民的生活方式、疾病根本情况及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分析社区卫生效劳的实际需求,确定优先解决的安康问题,为*县慢病社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5月上旬在全县围开展了慢病防制相关安康信息现场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一、资料来源1、调查对象社

2、区周岁18岁以上出生年月在1994年5月1日之前的常住人口,即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包括有户籍并居住半年以上和没有户籍但在此居住已达半年者如亲戚、朋友、保姆等不包括有户籍却半年以上未在此居住者如外出工作,或人户别离等。2、调查方法采用查阅专业部门、科室资料,调阅医院、派出所等单位的有关资料、到社区人群中进展深入访谈、小组讨论等定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同时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进展问卷调查。“慢病危险因素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行政村的调查样本量为300人,共调查6300人。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居委会人员组织下对抽中的对象进展面对面询问调查和体格检查,实际回收6262份调查表,失

3、访率0.6%。具体样本分布如表1.1。表1.1 *县社区诊断样本分布表乡镇样本量乡镇样本量安峰299曲阳298白塔298山左口298房山293石湖298横沟298石良河298洪庄300石榴295黄川300双店300埝296桃林300南辰300驼峰299牛山299温泉298平明300湾297青湖2981具体抽样方法在每个行政村进展,对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展抽样,具体要求:调查人群中,男性、女性各占1/2;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人群年龄组人口所占比例,要大于调查人口总数的9%,小于调查人口总数的25%。2询问调查询问调查包括家庭问卷和个人问卷,问卷参

4、照2010年国家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方案制定,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展调查,不可由调查对象自填。个人问卷:容包括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饮食情况、身体活动情况,以及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主要慢病相关问题。3身体测量身体测量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身高的测量:测量身高的量尺最小刻度为l mm与地面垂直固定或贴在墙上。受试者直立,两脚后跟并拢靠近量尺,并将两肩及臀部也贴近量尺。测量人员用直角尺放在受试者的头顶,使直角的一边靠紧量尺另一边接近受试者的头皮,读取量尺上的读数,准确至1 mm。 体重测量:称量体重用经过校正的杠杆型体重秤,受试者全身放松,直立在体重秤地盘的中部。

5、测量人员读取杠杆秤上的游标位置,读数准确至0.5 kg。腰围的测量:用长度为1.5m,宽度为1cm,最小刻度为0.1cm 的皮尺,受试者直立,全身放松,露出腹部皮肤。在肚脐上缘上1 cm 的水平面上进展测量,测量人员目光与皮尺刻度在同一水平面上,记录读数,具体数值准确到0.1 cm。血压的测量:采用标有2 mmHg 刻度立柱式血压计。具体测量步骤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 年修订版执行。4数据质控与处理对于“慢病危险因素监测调查资料,按照社区分类整理,各社区卫生效劳中心现场调查质控员对调查表容进展抽查与数据核查。调查问卷统一收回后,县疾控中心专人进展数据整理、逻辑核查,用EPIDATA3.0

6、2 软件双份录入建立数据库, 用SPSS17.0 软件对相关资料进展统计分析。二、*县根本情况*县位于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4113444,东经1182311910。全县总面积2037平方公里,*县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清楚,全年无霜期达225天,年平均日照2300小时,年平均降水913毫米,年平均气温13.7。辖区总人口1150999人,其中男性597177人,占总人口51.88%,女性553822人,占总人口48.12%,男女性别比根本平衡。由于辖区有局部居民长期外出打工,人户别离现象占有一定比例,目前我县常住人口为952249人。在全县的个乡镇村兴建了许多的全民健身

7、设施,铺设围覆盖到全县每个村居委会,各乡镇根据当地具体的场地、活动人群等情况建立了一批较大型的全民健身工程。2011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67亿元,同比增长15.5%;完成财政总收入55.0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9%和3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03亿元,同比增长17.9%。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县列统在岗职工工资28603元,同比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6元,同比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305元在,增长14.1%,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6.4%,文教娱乐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4.

8、1%;人均住房面积到达37.4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73元,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37元,增长9.8%,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7.1%文教娱乐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7.5%。社会保障体系有效扩面。城镇根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17万人,根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到达95.9%,较2010年条规0.4个百分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在98%以上,参加城镇医疗保险8.1万人。全县共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效劳机构538个,病床1576,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个,公立医疗机构460个,民营医疗机构4个,企事业厂矿门诊及个体诊所71个,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

9、视所、妇幼保健所等3个公共卫生效劳单位。全县每个乡镇、行政村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非赢利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效劳网络健全率为100%,各级医疗机构转诊工作完美,效劳规。目前,全县卫生部门共有在编职工2237人,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943人,其中高级职称177人、中级职称720人,乡村医生1864人。表2.1 *县人口的年龄构成表年龄组男性女性合计人数构成比%人数构成比%人数构成比%0岁-73091.2247810.86120901.051岁-283784.75178843.23462624.025岁-559279.37459898.301019168.8510岁-8725414.617993614

10、.4316719014.5315岁-499438.36469818.48969248.4220岁-334265.60339766.13674025.8625岁-459177.69445868.05905037.8630岁-6209110.406005910.8412215010.6135岁-436497.31428737.74865227.5240岁-354365.93339146.12693506.0345岁-402926.75386916.99789836.8650岁-261904.39244264.41506164.4055岁-224123.75180763.26404883.5260岁

11、-181723.04146982.65328702.8665岁-174622.92170163.07344783.0070岁-113031.89121202.19234232.0475岁-69921.1788251.59158171.3780岁-35660.6056251.0291910.8085岁-14580.2433660.6148240.42合计5971771005538221001150999100三、*县疾病谱特点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全县2011 年人口出生数为16908 人,出生率14.8;同期死亡人数为6924人,死亡率601.56/10 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54.4

12、1/10 万,女性死亡率为544.58/10 万,自然增长率8.78。2、死因顺位*县2011年死亡人数中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较高,死亡顺位前十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其他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分泌,营养和代的其他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详见表3.1、图3.1。表3.1*县2011年前十位死因数疾病名称死亡数构成比死亡率顺位循环系统疾病262937.97228.411肿瘤150421.72130.672呼吸系统疾病115616.7100.433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71310.361.954其他

13、疾病3204.6227.85消化系统疾病1672.4114.516分泌,营养和代的其他疾病1141.659.97泌尿生殖系统疾病881.277.658神经系统疾病721.046.269传染病和寄生虫病620.95.3910图3.1 *县2011年前十位死因构成图在肿瘤死亡中,共计死亡1465人,男性为964人,女性为501人,恶性肿瘤的死因顺位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白血病、乳腺癌、膀胱癌、宫颈癌、鼻咽癌;男性恶性肿瘤的死因顺位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白血病、膀胱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女性恶性肿瘤的死因顺位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白血病、宫颈癌、膀胱癌、鼻咽癌。表3.22011年报告死亡病例不同性别肿瘤死因顺位表恶性肿瘤男性女性合计死亡数构成比顺位死亡数构成比顺位死亡数构成比顺位鼻咽癌80.83820.4010100.6810食管癌14414.9445110.18419513.314胃癌15215.7726512.97221714.812结肠,直肠和肛门癌454.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