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襄阳百杰谭承斌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50KB
约6页
文档ID:393540109
襄阳百杰谭承斌_第1页
1/6

襄阳百杰”师德楷模谭承斌:只要学校在,我不让一个孩子失学来源:襄阳汉江网 责任编辑: 发表时间:2013-02-05 09:29 点击: 157次   襄阳消息      2月4日晚,在市体育馆内的襄阳春晚“襄阳百杰·师德楷模”方阵中,有一位老师的个子很高,襄阳新闻,看上去比较瘦,他就是谷城县南河镇白水峪中心小学的校长谭承斌,今年45岁为了山里的孩子们,他毅然与镇中心学校立下“军令状”:“只要学校在,我不让一个山区孩子失学白水峪中心小学位于山区,现有44名学生,5名老师学生们大部分来自三四十里远的沟沟岔岔,平时每周五下午回家,周日返校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安全,他既当老师,又当安全员2010年,该校唯一的英语老师患脑瘤病休以白水峪中心小学的条件,不要说选聘,就是拿钱请也没有老师愿意来当时,他的大女儿正在湖南上大学,刚好学的是英语专业于是,他和女儿一商量,每天晚上通过网络跟女儿学起了英语,襄阳新闻网,然后边学边教给学生2012年下学期,他所教的三年级英语成绩在全镇排第一除了在教学方面,谭承斌在生活上也处处想着学生们为了改善山区学生的伙食,谭承斌和其他老师一起开挖梯田,硬是在石头缝里建成了4亩多的菜园子,还在低洼处搭建了猪圈和鸡棚。

昨晚,谭承斌终于捧上“师德楷模”的奖杯对此,他称:“我只是尽到了当老师的责任,其实,很多老师都做得比我好 (张丽)  春去秋来,缕缕深情注入桃李;寒来暑往,点点心血染白双鬓红烛照亮学子路,大爱无声铸师魂谭承斌——一级教师,谷城县南河镇白水峪中心小学校长2012-12-24     谭承斌,男,54岁,,一级教师,谷城县南河镇白水峪中心小学校长1985年参教,担任数学、英语教学,任班主任20年他既是校长又是安全员,9800多个日日夜夜风雨无阻执学生之手上下船;他既是菜农又是饲养员,开荒、种菜、喂猪、养鸡,学生营养自给自足,每餐成本不足5角钱;他既是维修工又是托运工,修房、拣瓦、修桌椅、托运课本全免费;他既是化缘者又是另类人,襄阳、谷城、企业、社区……到处留下他化缘的足迹,学生生活用品实现全免费,贫困学生在校免生活费,每位老师配备了电脑,但他从不报销招待费、差旅费;他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晚上通过视频向女儿学ABC,白天现学现卖传授给学生;他的爱人既是村干部又是“校医”,9年免收学生医药费1万多元近三年来,他先后被评为“襄阳市模范教师”、“襄阳市学生最满意教师”和“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                                                                                               深 山 铺 路 人----“襄阳百杰·师德楷模”谭承斌同志事迹材料谭承斌,男,现年44岁,是谷城县南河镇白水峪中心小学支部书记、校长。

担任三年级英语、一至三年级音乐等课教学白水峪中心小学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学校6名教师平均年龄51岁,44名学生大部分来自三四十里远的沟沟岔岔像这样的“麻雀小学”,本该撤并整合,该同志也可以到条件更好的学校但他想到,撤并后更加遥远的入学路将使学生更不安心,更难保证的入学率将使山区教育更加艰难看到这群最小只有三、四岁的孩子,想到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毅然与镇中心学校立下“军令状”:只要学校在,我不让一个山区孩子失学在山区小学当校长,他最朴素的愿望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进得来(省心)、住得下(安心)、留得住(放心),他对老师们讲:“我们没有走出大山,但我们要为孩子们走出大山铺就道路,”保障学生的医、食、住、行是他的“四大硬招儿”这里的学生很多是留守孩子,最远的要坐一个小时的船,再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家长不放心为保证学生安全,谭承斌成立了巡河队、巡路队、护送队,每周亲自带老师在白水两岸码头接送学生,与家长搞好交接、登记,与船老大签订接送协议、明确职责,通过做实、做细、做严、做牢安全工作,书写交通安全“零”记录,从此家长满意了,放心了在山区,买菜仅运费就能使“豆腐盘成肉价钱课余,老师们和谭承斌一起开挖梯田;活动课,几十名孩子分班在菜地里劳动;双休日,妻子也赶来和他一起干。

除草、挖地、运土、搬石头,经过两个月的开垦,硬是在石扒缝里建成4亩多的菜园子,生均40多平米,是全县平均数的3倍多为了改善学生伙食,增加营养,他又在低洼处搭建了两间猪圈和鸡棚,每年喂4头猪、50多只鸡,全部供应食堂从2004年底开始,学生的饭钵里有了新变化,每周有肉、蛋,师生们的脸上笑开了花为了消除山区学生的生活顾虑,他四处化缘他用执着打动白水峪发电厂每年捐助的物资和现金折合15000元,并且形成制度;靠社会各界的捐助和各级领导的帮助,学校食堂基本不买米,生活补助和贫困生补助基本实现全覆盖,住宿免费,学生用的被褥、日用品学校免费提供2011年6月4日,分别在上海和浙江创业的谭承涛和乐建军,从网上得知襄阳晚报车友俱乐部发起爱心捐助白水峪中心小学的消息后,不约而同不远千里,专程赶回老家参加活动,并捐赠了价值9000余元的物品2011年教育局和中心学校共投资13万元,新建和维修学校厕所、教学楼,为改变学生晴天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现状,中心学校投资3万元,东坪村无偿投资2万元,硬化学校操场1200平方米,硬化水泥路80米2012年春季,谷城县庆“六一”、“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日活动在白水峪中心小学举行,襄阳理想茶行等单位为在校学生捐赠图书1900册,价值一万三千元左右。

积极向外争取资金,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费用先后为宋丽丽、俞高成两位学生每学期争取1000元的生活资助,熊湾村每年为鄢丽丽、宋金龙解决大米600斤来解决无父母、家庭特困学生生活费,而他自己也从工资中为两名学生每人每月解决生活费50元所有教师每人包一名贫困学生,仅今春本人为宋婷婷等学生捐赠衣服4套及学习用品、生活费近千元2012年11月,襄阳神龙汽车公司又为在校学生捐赠棉被21床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环境,多方争取,现在五名教师每人都有一台电脑,课余时间教师们在电脑上备课,查找资料,积极为教学准备他的爱人是当地赤脚医生,但从不向拿药、打针的学生提钱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们便养成了习惯,只要头痛脑热就直奔谭校长家里有时看病错过食堂开饭时间,细心的爱人还会留学生在家里吃饭我们不解地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位直爽厚道的农妇说:“我们都是山里人,我们这个家庭(指脑瘫的小女儿)也一直受到大家的帮助,更能体谅山里孩子的难处,三块五块的算不了什么,也是对老谭的支持吧当了9年校长,免收费用少说也在1万元以上但这对于既要供养一个大学生、一个脑瘫的孩子,又要接济一个特困生,还要维持家庭运转的普通山区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学校在职的6名教师中,没有一个科班毕业,老师们戏称一群“土八路”谭承斌带领老师“挑战”农村课改听课,讲评、再听课、再讲评,自己讲、老师讲、请教研员来讲……一年过去了,老师们在这样反复讲、反复磨中逐渐吃透了教材,慢慢融入到新课改中在他的引领下,这群已近退休年龄的老师们学会主动反思教法,钻研课改,形成一股比学习、比进步、比成绩、比奉献的新风尚,学校教学质量也从原来与其他学校相差40—50个百分点一跃进入全镇先进行列2010年,学校唯一的英语老师患脑瘤病休白水峪这里的条件,不要说选聘,就是拿钱请也没有老师愿意来,调老师解燃眉之急更不可能,这可难坏了他他和在大学读英语专业的大女儿一商量,便每天晚上利用网络跟女儿学起了ABC,然后现学现卖、边学边卖教给学生好不容易熬到暑假,他又买了复读机、磁带,配了教材,俨然成为女儿的正式学生通过父女俩一个暑期的努力,秋季开学后,他的英语教学就不那么吃力了2012年下学期三年级英语考试全镇第一,综合指数为0.98.白水峪中心小学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寨包子最高处,由于地势陡峭,连围墙、大门也没有2011年4月17日下午4点,突然一阵龙卷风从河面肆虐而来,刚刚巡河回家的他大喊“不好”,便和妻子丢下脑瘫的小女儿,一个急急匆匆向学校跑,一个忙忙碌碌背起药箱向村委会跑。

短短几分钟,楼顶瓦砾乱飞,教学楼3个窗户被鼓掉,校园一片狼藉他立即组织教师开展自救,迅速把学生集中到相对安全的地方等一切安顿好,已近深夜12点了回到家,他看见女儿凌乱的头发耷拉在泪还没干的脸上,从比划中得知妻子救灾还没回来,心疼地把女儿紧紧搂在怀里;第二天,县教育局领导赶来检查灾情时,他和老师还在教学楼顶捡瓦补漏;第三天,谭承斌赶到镇上开完会,汇报完灾情后已到中午,教育总支陈明书记留他吃午饭,他吞吞吐吐说:“家里的屋顶还晾着然后搭乘别人的摩托马不停蹄往回赶望着他匆匆的背影,在场的领导无不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为解决学校吃水难问题,在东平村的支持下,砍荆棘、挖沟渠、架水管,以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的精神和韧劲,在高山与沟壑间引来了山泉水通水那天,县教育局局长亲自查验了工程,给予高度评价,并安排拨款1.5万元钱到手后,按理应该全部转支给垫资出工、买设施的东平村,但谭承斌不顾村里催要,擅自“挪用”维修宿舍、建蓄水池、安管道所有工程结束后,他才拿上剩下的3000元不好意思地找到村支书:“只有这些,嫌少的话学校承你的全情村里对学校很关心,知道学校困难,村里又派工30个,无偿为学校修引水渠5000米,更换水管500米,再次解决师生用水问题。

2012年11月1日,由于学校分管水电的教师离岗退养,学校水电他承担起来,为给女生寝室安装电线,从梯子上摔下来,两腿摔肿,他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一瘸一拐的双腿坚持工作该同志一直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学校检房屋、修水管、为学生洗被子,他都是利用假期自己干,没有让学校补过一分钱从学校到镇上40公里的山路,每年开会办事不知要跑多少趟,这么多年从没为这些花销报销过就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认认真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参教以来,他先后被县政府、县教育局授予“优秀教师”、“勤工俭学”先进个人、“学生最满意的教师”等称号,2009年被襄樊市人民政府授予“襄樊市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被襄阳市教育局授予“学生最满意的教师”称号2012年先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称号和襄阳市教育工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深山铺路人----“襄阳百杰·师德楷模”谭承斌同志事迹材料谭承斌,男,现年44岁,是谷城县南河镇白水峪中心小学支部书记、校长担任三年级英语、一至三年级音乐等课教学白水峪中心小学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学校6名教师平均年龄51岁,44名学生大部分来自三四十里远的沟沟岔岔像这样的“麻雀小学”,本该撤并整合,该同志也可以到条件更好的学校。

但他想到,撤并后更加遥远的入学路将使学生更不安心,更难保证的入学率将使山区教育更加艰难看到这群最小只有三、四岁的孩子,想到肩上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毅然与镇中心学校立下“军令状”:只要学校在,我不让一个山区孩子失学在山区小学当校长,他最朴素的愿望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进得来(省心)、住得下(安心)、留得住(放心),他对老师们讲:“我们没有走出大山,但我们要为孩子们走出大山铺就道路,”保障学生的医、食、住、行是他的“四大硬招儿”这里的学生很多是留守孩子,最远的要坐一个小时的船,再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家长不放心为保证学生安全,谭承斌成立了巡河队、巡路队、护送队,每周亲自带老师在白水两岸码头接送学生,与家长搞好交接、登记,与船老大签订接送协议、明确职责,通过做实、做细、做严、做牢安全工作,书写交通安全“零”记录,从此家长满意了,放心了在山区,买菜仅运费就能使“豆腐盘成肉价钱课余,老师们和谭承斌一起开挖梯田;活动课,几十名孩子分班在菜地里劳动;双休日,妻子也赶来和他一起干除草、挖地、运土、搬石头,经过两个月的开垦,硬是在石扒。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