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上传人:老** 文档编号:393507908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八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熟悉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详细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胜利的缘由。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不懈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斗争精神。 2、弄清课文所提醒的道理。 教学预备: 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醒课题。 1、今日,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

2、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这个故事发生在欧洲的苏格兰,朗读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地名。(请学生讲,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2、带问题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或者做上标记与同学争论)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子或难懂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词语: 信念 失败 反抗 战斗 招集 发动 侵略 胜利 打仗 受伤 并且 磨房 (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读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听是否有错误,订正错误读音

3、。 留意:“坊、猛、仗、伤”是后鼻音。 “侵、信”是前鼻音。 多音字:几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相互订正错误读音。 (5)齐读课文。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大事进展的挨次可以分成三个局部:“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局部 2、沟通:一(1、2)二(3、4)三(5) 四、指导写字。 1、说说简单写错的字和写时的留意点。 2、指导“磨”的上下笔画要紧凑。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胜利的缘由。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4、听写词语。 二、精读指导。 (一)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八次的仆人公是谁?(苏格兰王子布鲁斯) (二)那么,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呢?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相互争论一下在这件事中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三)沟通 喜爱祖国的人。 1、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是个喜爱祖国的人?(自由读读第一小节) 2、“勇敢地抗击”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遇事不灰心”或者“坚持不懈” 1、布鲁斯是否一开头就不灰心的呢?(不是) 2、从哪里看出来?(指名读其次小节)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念”) (1)什么意思? 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理解“几乎”:比拟句子对这

5、场战斗,他失去了信念。 对这场战斗,他几乎失去了信念。 (几乎失去了信念:指没有完全失去信念,没有彻底灰心,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2)看图听读思索:布鲁斯王子为什么“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念”? (3)现在请你来扮演布鲁斯王子,表演一下他“唉声叹气”的样子,再来想象一下,这时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些什么?将他心里想的话说出来。 (4)指导朗读其次小节。 3、但后来布鲁斯王子又怎么会恢复了信念? (1)默读第三、四小节。思索:A 布鲁斯王子在磨房里看到了什么? B 布鲁斯王子看到后有什么表现? (2)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特别艰辛。又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很用心、很执着,没有被困难吓倒?

6、出示三句话反复朗读体会 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直到第八次,它最终结成了一张网。 A、为什么说“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而不说“网破了,丝断了”?(师小结:用词精确、有序,先后是不行颠倒的。) B、这段中还有那句话也是这样精确、有序、不行颠倒呢? C、从“最终”这个词看出什么?你觉得蜘蛛怎么样? D、朗读,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3)争论:看到这些,布鲁斯王子有什么表现?(“感动极了”) (4)王子为什么感动?从哪儿看出王子的感动? (“猛得跳起来”、“喊道”) (5)指名边表演边朗读第4小节。 (6)让学生集体表演握紧拳

7、头朗读,想想这时的布鲁斯王子又会想写什么呢? (同桌争论后沟通) 4、蜘蛛第八次结网胜利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反抗胜利了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5、请你想象一下:当时鲁斯王子会怎样发动几乎失去信念的士兵起来参与第八次反抗? (四)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最终胜利的缘由。 (由于他没有完全失去信念,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启发和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因此前文用到了“几乎”这个词语)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课文以后,你得到的启发。(有志者事竟成) 2、想想以前学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 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磨 几 3、写几句关于“自信与胜利”的名言。 课外 选字

8、组词(参考上) 板书设计: 11、第八次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念感动,恢复了信念振作,布满了信念。 (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叙述故事内容。 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会用“建议”造句。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叙述故事 板书课题:卧薪尝胆。领读课题 简介“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战胜,被围困在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屈膝求和。后来,他为了使自己不由于生活安乐而遗忘耻辱,夜间睡在柴草上,在自

9、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那胆的苦味,鼓励自己的斗志。经过长期预备,最终战胜了吴国。 从刚刚讲的故事里,谁已经想到题目“卧薪尝胆”中的“卧”、“薪”的意思? (卧:睡。薪:柴草)“尝”呢?(用舌头添一添或吃一点儿试试。)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卧、薪”是什么意思,和刚刚的理解是不是全都。(学生查字典对比。) 二初读指导。 出示内容提要: (1)吴越两国,都想制服对方。(2)勾践战败求和,受尽屈辱。 (3)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4)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各自默读课文,对比“内容提要”将课文为四段。 (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其次、三自然段为一段)本课生字词主要集中在其

10、次自然段,让我们重点读这一段,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1)查字典了解:奴仆、谋臣、万般无奈、后患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免除、建议、表示、傲慢 (3)一般了解:会稽、勾践、夫差 出示生字:吴勾践示谋臣免患议 (1)我们怎样记住这些生字?谁有好方法请提出来! (2)如有学生提出“谋”是“”和“某”,“践”是“足”字旁加上“线”的右半边,教师可以表扬学生能主动识字。 (3)“臣”书空: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特殊强调最终一笔是竖折。 写字指导。 (1)吴、患上下构造,留意让下。 (2)践,左右构造,要写的紧凑。 (3)免,第六笔是长撇,穿过扁“口”下方,最终一笔竖弯勾,弯勾局部要向外延长。

11、 (4)用钢笔描红。 三作业 练习写生字。 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其次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吴国谋臣后患免除勾践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几个局部,详细怎么分。 三、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知了我们哪些内容? (1)这一段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国家。 (2)教者讲“长江下游”是今日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部一带。 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写越王“卧薪尝胆”的有关句子。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 (1)指名读:“晚上,总要尝尝它的苦味。” (2)找出句子能解释“卧”、“薪

12、”、“尝”、“胆”四个字的词语。 (“卧”,睡;“薪”,柴草,“尝”,尝尝;“胆”,苦胆) (2)越王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提示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通过“白天”、“晚上”、“每顿饭前”理解“时刻不忘”。 理解“总要”,不是一两次,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贯这样做。(板书:卧薪尝胆) (4)“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以后所受到的耻辱) 过渡:他所受到的耻辱指的是什么? 3、学习其次、三自然段。 (1)默读其次自然段。学生复述。 (抓住越国打了败仗之后,越王、吴国的谋臣、吴王三方面的表现说)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写越王勾践受屈辱的句子画出。

13、 (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来推磨,受尽屈辱整整干了三年) (3)体会: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所受屈辱肯定不少,文章没有具体写,只选了穿、住、做三个方面的事情。 (4)教者指出:一个国王由原来的养尊处优,到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重活、累活,这变化是何等的大! (5)怎么理解“受尽了屈辱”?(程度深:穿的,住的,做的;时间长:三年) 4、“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 (1)齐读第五自然段。(越国转弱为强,最终灭掉了吴国) (2)体会“最终”的用法:要经过肯定的努力,到最终取得胜利或成功,用“最终”。不能突如其来地使用它。(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 5、漫谈:学习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1、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