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作业十五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393500459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作业十五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编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作业十五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编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作业十五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编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作业十五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编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作业十五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作业十五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作业十五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 编 精 品 地 理 资 料 2019.4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5吉林模拟)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状况示意图,回答1、2题。1.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甲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B.乙地最可能位于发达国家C.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D.丁地的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解析】1选D,2选C。第1题,由图判知,乙为原始型、甲丙为传统型、丁为现代型。丁国为负增长。第2题,甲、丙为传统型,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丁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

2、,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2015兰考模拟)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据此完成35题。3.从图中看出,2000年至2010年期间甲省(区)()A.人口数量明显增多B.省(区)内人口流动量大C.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4.“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后,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B.人口老龄化得以有效缓解C.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D.男女比例出现较大波动5.从图中数据来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

3、()A.甲B.乙C.丙D.丁【解析】3选D,4选A,5选C。第3题,2000年甲省(区)014岁人口比重为25%,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所以劳动力人口比重为68%,2010年甲省(区)014岁人口比重为21%,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9%,所以劳动力人口比重为70%,因此在这10年间该省劳动力所占比重大,就业压力大。第4题,“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后,人口出生率会提高,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会提高。第5题,图中丙省(区)014岁人口比重下降、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也在下降,说明丙省(区)的自然增长率在2000年至2010年间趋于0,因此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知识拓展】1949年以来

4、中国人口变化阶段及原因分析(1)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2)人口负增长阶段(1958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影响。(3)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21970年):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补偿性生育。(4)人口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5)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11990年):受人口滞后效应影响,生育高峰期婚后带来新的生育高峰,人口增长快;生育低谷期婚后形成生育低谷,人口增长慢。(6)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形成“三低”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下图显示某国某年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和

5、女性如何被划分为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每块的大小即代表相应的人口比例。注意:男性和女性在劳动力行为上持续的差异。据此完成6、7题。6.该国()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B.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C.65岁及以上人口全部为非劳动人口D.男女比例严重失调7.失业率就是失业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率,当失业率上升时对经济的影响是()A.经济快速增长B.经济稳步增长C.经济活动停止D.经济衰退【解析】6选B,7选D。第6题,仔细审题并读图,明显发现该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于10%,说明该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65岁及以上人口有部分劳动人口;各个年龄段性别比例大致平

6、衡。第7题,该国应为发达国家,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被白白耽搁掉了,引起经济的衰退。(2015银川模拟)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读图,回答8、9题。8.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B.淡水资源C.地形地势D.科技水平9.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移部分人口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移部分人口【解析】8选B,9选D。第8题,因宁夏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7、,水资源短缺,河流附近环境人口容量大。第9题,因宁夏南部地区是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现在正在向北部进行生态移民,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加固训练】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1)、(2)题。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 10023 000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 60022 000395青海、西藏10 0001 0004(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说法,

8、正确的是()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容量小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人口容量A.B.C.D.【解析】(1)选B,(2)选B。第(1)题,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是根据当地年生物量来估算的。第(2)题,表格信息显示青藏地区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都较小,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环境脆弱。发挥当地太阳能资源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增大人口容量。(2015河南名校联考)读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10、11题。10.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A.省际人口的迁移B.人口

9、出生率的降低C.人口寿命的延长D.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11.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城镇农村经济发达省份经济欠发达省份A.B.C.D.【解析】10选A,11选D。第10题,广西和贵州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大量年轻人口外出到经济发达省份打工、就业,使得老年人口比重增加。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却由于大量年轻人口的迁入,老年人口比重降低。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农村和经济欠发达省份老年人口比重较大,应优先完善其养老体系。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10、中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占世界的五分之一,21世纪下半叶,中国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材料三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新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出逐渐攀升的趋势,1982年的出生性别比为108.5,1990年为111.3,2000年为116.9,到2007年高达120.22,居世界首位。(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_和_问题。(2)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正常与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3)性别比失衡会引发哪些问题?为平衡性别比,可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2)题,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11、比重达到7%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一个国家老年人口过多会出现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用于养老的费用增多、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第(3)题,出生性别比的合理值域为102107,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地区重男轻女现象严重,男女出生比例失调。这不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应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答案:(1)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2)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高速增长、对老龄化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等。(3)人口性别比失衡会导致一系列

12、的人口、社会和家庭问题,还会影响劳动力结构、消费结构等,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措施: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生育观念;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方法技巧】二维坐标图的判读方法二维坐标图又叫平面直角坐标图,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二维坐标可分为Y轴向上、Y轴向下和多项Y轴三类。一般用曲线、折线、直线、点等来表示横、纵坐标上两个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读图时既要有定性的认识,又要做定量的分析。判读的基本方法是

13、:(1)认清图名及横、纵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内容,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所示要素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布规律,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2)根据“柱”或“线”的长短,读准对应的坐标数值,分析其变化趋势。(3)读图时不仅要注意图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程度,并对地理事物峰、谷值及谷峰变化进行分析,总结出地理规律。(4)当出现左、右两个纵坐标甚至多个纵坐标时,更要仔细观察、辨析。(5)对比分析两幅二维坐标图时,特别要看清横、纵坐标表示数值的单位,不能简单地以“柱”或“线”的长短来比较大小。13.(能

14、力挑战题)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平均预期寿命比较表,回答问题。(28分)我国平均预期寿命比较表(岁)年份2000年2010年全国71.4074.83男性69.6372.38女性73.3377.37(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2)据图表推断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3)2013年11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两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请说明我国实施这一政策的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1982年和2009年人口金字塔进行说明。第(2)题,从图示可知,现阶段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说明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这与我国长期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及人口寿命延长有关。第(3)题,“单独两孩”政策对于增加我国新生人口、减缓老龄化趋势、丰富劳动力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答案:(1)青少年人口比重减少(20岁以下减少最快),中青年人口比重上升(35岁到59岁上升最快),老年人口比重上升。(2)问题:人口老龄化,并有快速发展的趋势。原因: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人口寿命的延长。(3)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可以增加新生人口,减缓老龄化趋势,丰富劳动力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