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贞观之治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393495342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贞观之治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贞观之治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贞观之治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贞观之治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1、分析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内容,能正确评价唐太宗。 2、了解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故事,知道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活动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 _年,_建立唐朝,定都_,他就是_。武门之变后,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 继承皇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2、“贞观之治”出现原因:(1)唐太宗在位期间采取的措施: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继续推行_,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在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实行_民族政策。因此,唐太宗被称为“_”。用人方面:)唐太宗还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太宗任用_和_二人(史称“房谋杜断”)做宰相。3

2、、“贞观之治”局面的含义: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_的太平景象。历史上称这段时间为“_”。知识点二:文成公主入藏1、背景:7世纪初,吐蕃首领_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王朝文化,几次派使者到长安求婚,唐太宗决定把_嫁给他。2、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_的发展,密切了_的关系。活动二:当堂检测1、中国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时期为(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2、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是(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3、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

3、目的是( ) A、笼络人才 B、维护封建统治 C、做一代名君 D、减少决策失误4、下列朝代定都长安的有( ) 西晋 西汉 东汉 隋朝 唐朝A、 B、 C、 D、5 “三省六部”制首创于下列哪一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6、“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们负担 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开通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沿袭和完善隋代的“ 三省六部”制,加强行政职能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A、 B、 C、 D、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1)唐太宗的名字叫什么?他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他为什么说这些话?(3)为了避免“水覆舟”现象,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