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展望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39331815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展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展望 【摘 要】民族性与世界性,作为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基本特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促使民族审美心理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音乐本身无优劣之分,中国人属于内倾型性格,而欧洲人属于外倾性性格,文化不同,审美观不同,不应该单纯以美声标准衡量民族声乐优劣。民族声乐来源于民间歌曲,应该保护、发展民族音乐,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笔者认为:在对西方声乐技术的学习借鉴无可非议,面对今天民族声乐的发展,传承发展民族音乐,才是民族声乐的发展之道。 【关键词】民族性;世界性;民族音乐;民族声乐 序 言 作为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基本特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促使民族审

2、美心理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i。一种民族美的独特性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其适应、认可度也是不尽相同的。任何一种美的属性,它必然是归属于某个民族而首先具有民族性,包括具有“世界性”的。而就中国民族声乐而言,民族声乐如何更大程度的被世界所认同?民族音乐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从石器时代所致的不同文化已导致了不同的审美观,而民族声乐是以民间歌曲为奠基石的,民间音乐的保护、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当代民族声乐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对声乐“科学性”的片面认识。在我国声乐界,有人认为意大利美声学派是世界上最科学的发声方法。在这一问题上,笔者认为:科学的唱法也是有民族性的ii,科学的唱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唱法本

3、身来说,它是民族语言的产物,具有鲜明的语言民族性。一种唱法相对于本的民族是科学,但对于别民族可能并非科学。iii无论是哪种发声方法,它的技巧要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美声唱法不应是唯一的科学标准。近年,我国民族声乐“千人一腔,万人一调”现象的普遍,原因何在?笔者认为,美声对于多种地域文化中的歌曲演唱具有较强的演唱适应性,但对于地域行的音乐风格的把握能力显然不足。iv民族声乐是建立在民间音乐之上的一门学科,忽略了民间音乐地方性的色彩及特殊发声技巧,就等于失去了作品的真正民族性,因而,中国民族声乐的过分强调所谓“科学的发声方法”的同时,抹杀了民族音乐中本身的“民族性”特特征。 (二)制约民族声乐

4、发展的历史原因。音乐是一种文化发展的表现形式,文化没有得到好的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必然面临险境。制约民族声乐发展的历史原因,也是我国民族声乐甚至民族音乐无法真正站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因素。在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大环境下,“五四”运动后学堂乐歌的“拿来”,基督教音乐传入、肖友梅等一批留洋归来的学子,带回来了西方作曲技术,并将美声唱法根植在了中国大地上,西方音乐开始走近我们的生活。同时,文化大革于1966年首先从文艺界开始,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镇压。在西方音乐对传统音乐的冲击下,对文化发展造成的多重打击下,民族音乐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 (1)对声乐发展的影响。歌曲创作方面,主要是以领袖“语录”谱写的语录歌曲

5、。它的主要风格是“战斗性”和“革命性”,歌曲曲调简单、句法介乎口号和音乐间,艺术价值极低,显得枯燥而缺少变化。形成了一种典型的“高、硬、尖、快”的“音调”。歌剧创作方面,在“”十年处于停顿状态。 (2)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反儒: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受道、儒的影响最为深远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以和为贵”的思想,更是来自于儒家,“”中的“批孔”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断层的危机。取消高考:以及这次革命以来,对高考制度的取消,并由逐级推荐的制度推荐思想优秀,有实践能力的人上学的制度,出现了很多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人上大学的情况。 对于中国民族声乐的未来发展,笔者有以下之见,不同地域环境文化不同,

6、民歌不同,因而,以美歌唱法的标准去衡量不同地域文化的其他民族民歌,缺乏科学性。 二、中国民族声乐发展之我见 要使民族声乐发展,首先应该使民族音乐文化被了解,无论是汉族音乐,还是各个少数民族音乐。中国各民族同胞分布较广,形成了相对较为集中的文化区,地域对文化产生影响是导致各民族之间审美观不同的重要因素。民族性格不同导致审美观不同,因而,中西音乐并无优劣之分。在这里,首先要阐述一个名词的概念,即:民族性格。它是指: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一个民族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行为特征的总和。v是民族文化积淀、民族个性的显现器,甚至成为民族识别的鲜明标志。vi 1.审美观不同。中国音乐文化总体上有一

7、种阴柔偏向,音乐风格多以幽软婉转之音,少刚劲昂扬之调vii。漫长的石器时代,中国人一采集生活为主,渔猎为辅;而欧洲人则一直以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是典型的狩猎文化。viii不同的生态怀集和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的西方人从旧石器时代就表现出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上的差异。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西方文化被侵润着一种男性气质,而中国文化表现出一种女性的特征。 2.不同地域环境造就不同民族性格。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K.Ritter)在19世纪首先提出了地理环境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地理环境尤其是地形气候对人类文明起着决定作用,山区居民性格保守,缺乏想象力,酷爱自由,室友崎岖隔绝的地理环境决定的;温带气候决定了温带人

8、具备天生的创造精神和勤奋勇敢、追求民主的性格。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说人为的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性因素,单纯就自然环境不同对于人类性格带来得影响,以及文化的影响进行进一步探讨。日耳曼民族的德国人,由于早期生存条件相对恶劣,长期封建割据,他们比较喜欢揭露事情本质,并勤于钻研,起民族性格表现必然为强型、理智化的类型特征。而我国,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儒家“温柔敦厚”、“思无邪”的诗歌教和道德信仰,和道家“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造成中国民族音乐发展误区的原因何在,在民族音乐发展衰弱的今天,我们过于相信和依赖美歌学派。就美歌学派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特定时期文化的产物,在中国的土地上培养

9、出了许多美歌学派的歌唱家。而是我们自己,单纯以美歌学派的标准去衡量民族声乐甚至民间歌曲,这就有些失去本真了。如果没有民间音乐文化作为基础,民族声乐的发展只能是空谈。民族性格不存在优劣,不同的地域使得人类性格不同,中国人内倾型和西方外倾型是不同的民族性格,故不代表西方音乐走向世界具有优越性。我们不应该搞脱离其民族地域性的人类特征,去单纯的要求声乐艺术的技术统一,更不应该走“民族虚无主义”的道理。这是不科学的,长此以往,中国民族声乐是不能获得发展的。 注释: i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第56页 ii 王金宝:科学唱法小议,中国音乐1998年第一期。 iii 郭克俭声歌求道中国声

10、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文化艺术出版社,58页。 iv 杨曙光:中西多种风格演唱研究与教学曲选上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 25页 v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6页。 vi vi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第191页,上海音乐出版社. vii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第191页,上海音乐出版社. viii 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第412页.山东人民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郭克俭.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3孙秋云.文化人类学M.民族出版社,2004.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76. 5杨曙光.中西多种风格演唱研究与教学曲选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6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7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民族声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4(2). 8李环,蔡灿烂.他者眼中的“”音乐文化J.中国音乐学,2012(1).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