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壮山河》成语故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393318030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壮山河》成语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气壮山河》成语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气壮山河》成语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气壮山河》成语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气壮山河》成语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壮山河》成语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壮山河》成语故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壮山河成语故事 气壮山河成语故事1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赵元镇丞相与谪朱崖,病亟,自书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释义:比喻人的豪迈之气如同高山大河。故事: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1125年冬,北方的金国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严重地威胁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钦宗惊慌失措,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一些贪生怕死的大臣,主张割让土地向金国求和。赵鼎与这些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说:“祖先留下来的国土,怎能拱手送给别人?望陛下千万不要考虑这种意见!”可是,钦宗非常惧

2、伯金兵,决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让。金军使者来谈判时,要求把黄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国,钦宗不敢违抗,竟答应了金军提出的要求。但是,金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他们命令部队继续甫下。这年底,金兵抵达开封城下。胆小如鼠的钦宗不等金军攻破,就亲自到金军营中乞求投降。不久,金兵统帅扣留了钦宗,让部下进城掠夺,然后把钦宗和他的父亲徽宗当作俘虏,连同搜刮到的大量金银财宝,一起返回金国。北宋王朝就此灭亡。不久,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南京建立了南末王朝,史称宋高祖。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一批主战派的大臣,赵鼎也在其中。曾经担任过宰相的秦桧,是主和派的头目,因结党专权而被罢职。赵鼎对他很警惕,曾经向人表示过,此人如

3、果得志,我门就没有立足之地。不料、后来秦桧又一次被任命为宰相。他知道高宗只想偏安江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与全国讲和。赵鼎对他自然反对。于是,秦桧经常在高宗面前说赵鼎的坏话,使高宗对他逐渐失去信任。后来,高宗终于将他贬到外地去当官。赵鼎离京时,秦桧假惺惺地为他送行。但赵鼎并不领情,只是轻蔑地瞧了他一眼,拱拱手就走了。为此,秦桧更加忌恨赵鼎,将他越调越远,最后贬谪到朱崖。赵鼎在朱崖住了三年,熟人都不敢去看望他,生活非常困苦。秦桧知道他的处境后,认为他活得不可能长久,便嘱咐地方官每月向自己呈报他是否还活着。赵鼎六十二岁那年,终于患了重病。临死前,他把儿子叫到床前,悲愤他说道:“秦桧非要置我于

4、死地。我不死,他可能会对你们下毒手;我死了,才可不再连累你们!”说罢,他叫儿子取来一面铭旌,在上面书写了一行字。它的意思是:我身骑箕、尾两座星宿回归上天,我的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壮豪迈地存在于本朝。几天后,赵鼎不食而死。气壮山河成语故事2解释:比喻人的豪迈之气如同高山大河。故事南宋大臣赵鼎出身贫寒,四岁就失去父亲,在母亲抚养和教育下成长。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当官时敢于批评权贵,受到宰相吴敏赏识,被调到都城开封任职。公元1125年,金太宗灭了辽朝之后,便把矛头指向了北宋。金兵一种南下,直逼汴京。宋徽宗赵佶惊慌失措,匆忙传位于东宫太子赵桓,自己带二万人马逃到亳州(今安徽亳县)避难去了。赵桓即位,是

5、为钦宗。1125年冬,北方的金国又一次出兵南侵。次年秋攻陷太原,严重地威胁到宋朝的安全。昏庸懦弱的宋钦宗惊慌失措,赶紧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在一次早朝上,宋钦宗问:众卿家,眼看金国就要大到开封了,你们说该怎么办呢?当时,在众大臣中有两派,一派大臣贪生怕死,纷纷主张:金国太厉害了,宋军根本抵挡不住,还是割让土地向金国求和为好。但是,也有另一些大臣坚决反对这样的主张,赵鼎就是这些大臣中的一员。他说:“祖先留下来的国土,怎能拱手送给别人?望陛下千万不要考虑这种意见!只要我们军民协力就一定能够打退金兵”。可是,钦宗非常惧伯金兵,害怕金兵打进来,让自己的地位不保,因此,决定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让。纵然

6、赵鼎冒死劝谏,最后钦宗还是派人去和金兵求和。金军使者来谈判时,要求把黄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国,钦宗不敢违抗,竟答应了金军提出的要求。这种结局让赵鼎很伤心。但是,金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他们命令部队继续南下。这年底,金兵攻破开封城。宋钦宗眼看末日来到,痛哭了一场,只好亲自带着几个大臣手捧求降书,到金营去求和。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俘虏了宋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和皇族、官吏二三千人,满载着搜刮去的财物,回到北方去。北宋王朝覆灭。不久,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南京建立了南末王朝,史称宋高祖。宋高祖即位初期,起用了一批主战派的大臣,赵鼎也在其中。当时有一个主和派的头目,他就是曾经担任过宰相的秦桧。开始的时候,秦桧因结党专权而被罢。赵鼎曾经向人表示过:我们应该对秦桧保持警惕,此人如果得志,我门就没有立足之地。很不幸的是,后来秦桧又一次被任命为宰相。他知道高宗只想偏安江南而不真心抗金,便竭力唆使高宗与全国讲和。这自然遭到了以赵鼎代表的大臣们的强烈反对。秦桧是一个小腹饥肠的人,对那些反对得人深深记在心上,寻机报复。平时,秦桧经常在高宗面前说赵鼎的坏话,渐渐地高宗便对赵鼎失去了信任。后来,高宗终于将他贬到外地去当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