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铜镜及其赏鉴2009-06-29 18:54:1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无|字号大中小 订阅 作者: 亲墨阿城,金代古都,史称上京会宁府,历史遗存颇丰20世纪初开始,在这里相继出土了大量的金代铜镜,引起了史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在阿城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里,就展出了近300多面铜镜昨日,受朋友之托,购得了金代铜镜四枚为此,本人也对铜镜的鉴赏进行了一番补课学习,受益匪浅现将淘到的宝贝以及收集的铜镜鉴赏资料刊发于此,供朋友雅鉴双鱼镜: 直径14cm 厚0.5cm 点击欣赏大图相关资料:1964年在阿城新华乡出土的“双鲤鱼铜镜”,重达12.4千克,直径43厘米,这面距今近千年的铜镜是国内迄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铜镜,是国家一级文物,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专家认为,该铜镜应为御用之品,被称为“铜镜之王”目前,在阿城金上京博物馆展出的为该铜镜的复制品 据介绍,铜镜是以铜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镜子,正面光亮,是古人“正衣冠”的生活用具铜镜在我国最早发现于4000年前,至汉唐达到鼎盛金代铜镜的图案内容,有人物故事镜、龙镜、神兽镜等,异彩纷呈 双鱼镜二: 直径12.8cm 厚0.4cm 在出土的金代铜镜中,双鱼镜是突出的代表。
女真人长期从事渔猎活动,鱼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金代双鱼镜充分显示出女真民族对鱼的热爱之情同时,鱼又有富贵吉祥、祈望多子多孙的含义,寄托了女真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双鲤鱼铜镜的主题纹饰为两条鲤鱼头尾相接,相互追逐,展鳍摆尾,张嘴鼓腮,鳞片清晰,浪花朵朵、水草飘飘,水花气泡栩栩如生,宛若两条活鱼追波逐浪,相互嬉戏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中一个稍大,专家认为,两条鱼为一雌一雄,在互相吸引追逐,给人以圆满美好之遐想,这些充分表现了金代女真艺人非凡的创造力该镜不仅是金代文物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文物中的精品 柳毅传书故事镜 直径10cm 厚0.5cm 点击欣赏大图相关资料: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柳毅传书故事镜多面1985年金上京出土圆形人物故事镜直径15.5厘米景物是玉兰树花映天,群羊吃草河水边,主题图案是:一书生静听供手女子诉说着什么,侍童控马在一旁等待表现柳毅与龙女初遇的场面1974年金上城出土一面圆形人物故事镜,直径10厘米,镜以纽为中心一则是湖水中浪花中托出主扑二人供手在而来,另一侧是结树下一收生以右手击树,背后有一“官”和女真文押记,下方是草木,湖畔一侍童控马而立此镜表现的是柳毅在洞庭湖畔三击结树,向洞庭君传书报信的场面。
1974年在金上京出土一面如上述第二面镜的场面,惟有书生供手恭立,湖中立二人供手相迎至湖边的场面,此镜当是龙宫开龙门,迎接柳毅入宫的场面以上三类图案人物故事镜基本上构成柳毅传书的三个阶段,不同场面柳毅传书神话故事始见于唐传奇故事李朝威小说《柳毅》述说秀才柳毅赶考不弟,过泾阳,在泾河畔遇牧羊女,向其诉说,身世为洞庭湖龙君之小女,误嫁匪类,惨遭毒手迫害,困辱于泾洲嘱咐托柳毅传信给其父洞庭龙君柳毅听后按龙女之言至洞庭湖边,见一株老桔树三击掌,龙女其叔钱钱塘龙闻听,气愤往擒匪类并食之,携龙女而还洞庭龙君欲以龙女嫁给柳毅为妻柳毅拒绝此情,带着龙君赠珍宝辞行归家初娶张氏、王氏为妻相断而亡再婚于港阳卢氏,卢氏生子之后,柳毅突然发现其妻彼类洞庭龙尹之牧羊女,卢氏方告之她就是龙女这一传奇故事作品构思奇特,布局宏伟,始终围绕龙女争取婚姻自由这一主线,层层深入,波澜起伏展现矛盾令人感到直切,突出主题在金源故事口耳相传,为了永久的留传,又奇思妙想的把它搬到铜镜之上独具匠心仅用三块铜镜就表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足见金源故地人民的陪明材智唐诗人岑参《龙女祠》诗云:龙女何处来,来时乘风雨祠堂清林下,宛宛中相语蜀人部拆思,捧酒仍击鼓。
宋港致明《岳阳风土记》云:柳毅井,“君崇胜寺,旧楚兴寺也,有井曰柳毅井金代故事镜价格资料 四神兽铭文镜 直径14.3cm 厚0.5cm 点击欣赏大图 古铜镜鉴别有诀窍铜镜鉴赏有四项标准,鉴别真伪有诀窍,进行铜镜鉴赏,可从以下四项标准入手 一是艺术性高最好是一些反映古代高科技的如战国镂空镜、汉唐镏金、嵌螺钿、金壳、银壳、透腿等特种工艺镜 二是品种稀少最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如唐代打马球镜 三是保存状况好由于铜镜埋藏地下时间较长,均有锈蚀,所以锈蚀的程度越小越好,最好是银光灿灿的“水银镜”或者黑漆如墨的“黑漆古” 四是纹饰的清晰度铜镜收藏中讲究版模,头模镜最受欢迎 收藏铜镜时一定要注意辨别真伪,玩过古钱币的人会更容易识别古铜镜 首先,应该从铜镜的性质、纹饰、表现内容等方面,对各时代的铜镜进行充分了解铜镜以银背为上品,铅背次之,青绿又次之如果铅背埋土年代久远,变为纯黑,谓之黑漆背,价格会更高,但这种颜色也较易伪作新仿的铜镜和老的铜镜在声音上是有很大区别的由于材料结构不同,老的铜镜普遍声音比较低沉、圆润,而新仿的铜镜声音比较清脆,甚至刺耳 其次,“看形”也是鉴定古铜镜的一个小窍门。
看形”就是研究铜镜的形状,从形状上对古铜镜的真伪进行辨别为保证铜镜能具有真实、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铸造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严格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讲,小一点儿的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厘米的铜镜就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明显的弧度起伏而新仿的铜镜弧度与镜子的大小普遍不成比例,大铜镜弧度很大,小铜镜弧度收缩不自然所以,仿制铜镜照出的人和景物,往往不清晰,甚至变形 再有,辨别铜镜上的锈和铜的味道,也可以对古铜镜进行真伪方面的鉴定从锈上来看,新仿铜镜的锈是后做上去的,采取了一些化学手段,或把一些老铜器上的锈刮下来,用胶和起来粘上去,这可以用水来辨别仿制品的铜镜,把它放在水里,会出现以下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它不沾水,有锈的地方不沾水,是逆水的,就像荷叶沾水一样的感觉还有一种情况是,新仿制的铜镜沾水后,会出现这样几种味道:硫酸味;臭味,碱烧过的那种臭味;或者铜腥味,新炼出来的铜做成的铜镜,就有一种铜腥的味道而老铜镜一般有—种铜香味,也就是出土后的泥土香味 收集铜镜应该从收集标本开始,对铜色、铜质、花纹、铭文作综合分析、潜心体会,慢慢积累专业知识,既可感受到铜镜收藏的乐趣,又可享受到不断升值的投资回报。
古铜镜的收藏价值古铜镜是用铜、锡、铅合金铸成的青铜镜,传世和出土数量都很多自战国时代开始,至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各时代的铜镜,它们形状、纹饰各异,种类繁多,铸造精美,是古代青铜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极高的考古和收藏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已形成了铜镜文化及古铜镜收藏热古镜绝大多数为圆形,少数为方形、长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和带手柄的圆在中国古代是丰满、完整、吉祥、美好、富足的象征,在汉语中团圆、圆满是祥和的词语铜镜光亮的一面为镜面,反面中央设钮以穿绦带便于手执使用镜背素面外,大多数铸有图案和铭文,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古镜的收藏价格,按年代来分,战国、唐镜价格最高,汉镜仅次,宋、元、金时代的铜镜价格较低,明、清时代铜镜就不值钱了若按大小来分,200mm以上、50mm以下的镜种较珍贵;按品种来分,战国的“山”字镜、菱纹镜、蟠螭纹镜,汉镜中的重圈铭文镜、规矩镜、神兽镜、画像镜,隋唐镜的瑞兽葡萄镜、花卉镜、花鸟镜、人物故事镜、盘龙镜等均是镜中的珍品;上述年代的特殊镜种,譬如镏金、错银,镂空彩绘,螺钿镜、金银平脱、贴金贴银镜等当然更是珍贵,但是国家不允许个人收藏以品相较好的130mm古镜来举例:战国“山”字镜、唐镜中的瑞兽葡萄镜、人物故事镜均在人民币50 0 0元以上,而汉镜中的规矩镜、神兽镜等却在5000元以下。
日常容易收藏的一般品种均在几百至几千元间,并非高不可及按古镜不可再生产原则,它的收藏价值和鉴赏价值均是很高的,不只在国内,尤其在日本,早在1920年左右就在收藏研究中国古镜,近几年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收藏铜镜的队伍,已形成“铜镜文化”和收藏热在07年中国嘉德近期的“铜镜”拍卖专场中,92件拍品总成交额为268.347万元,成交率为80%其中成交价名列第一的是一面战国六山镜,以47.04万元人民币成交共有5件拍品价格在10万元以上,36件拍品的成交价在1万至7万元之间可以看到,铜镜的价格这些年一路稳步上升对于这段时间受股市震荡而担惊受怕的散户来说,若有意转战收藏品市场,作长线投资的话,收藏铜镜不失为一投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