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析气藏开发技术现状及问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392537435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析气藏开发技术现状及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凝析气藏开发技术现状及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凝析气藏开发技术现状及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凝析气藏开发技术现状及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凝析气藏开发技术现状及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析气藏开发技术现状及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凝析气藏开发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郭平、李士伦、杜志敏、孙雷、孙良田(CNPC 西南石油学院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凝析气田在世界气田开发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地质储量超过1 万亿方的巨型气 田中凝析气田占68%,储量超过1 千亿方的大型气田中则占56%,世上富含凝析气田的国家为前苏联、 美国和加拿大,他们有丰富的开发凝析气田的经验,早在30 年代,美国已经开始回注干气保持压力开 发凝析气田,80年代又发展注N2技术,前苏联主要采用衰竭式开发方式,采用各种屏降注水方式开发 凝析气顶油藏。70年代已开始注气,目前在北海地区,也有冲破禁区探索注水开发凝析气田的。在我国这类气田已遍布全国,

2、在新疆各油区更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根据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 果,我国气层气主要分布在陆上中、西部地区,以及近海海域的南海和东海,资源总量为38X1012m3, 全国勘明储量2.06X10i2m3,可采储量1.3X10i2m3,其中凝析油地质储量11226.3X 1041,采收率按36% 计算,凝析油可采储量4082X 1041,而且主要分布在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随着勘探程度向深部发展,越 来越多的凝析气田相继发现,研究和发展相关的开发技术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一、凝析气田开发方面已成熟的技术和问题主要有:1、油气藏流体相态理论和实验评价技术(1)通过“七五”到“九五”的研究,已基本形成配

3、样分析和模拟技术,如凝析气藏取样配样及 PVT 分析评价技术及标准、油气藏类型判别标准;但对饱和凝析气藏取样仍不能很好地取得有代表性 的流体样品。(2)近临界态流本相态的研究已得到发展,临界点的测试已取得成功,对近临界态凝析气藏开发中 相态特征研究取得了新的认识;在采用计算方法确定临界点上还有难度。(3)高含蜡富含凝析油型凝析气藏在开发过程中的固相沉积得到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和 模拟评价技术;但由于凝析油组份的复杂性,目前模拟的理论模型只能达到拟合而预测的可靠性 差。(4)初步建立了多孔介质中测试凝析油气相态的测试方法,为研究多孔介质对凝析油气相态影响提 供了基础,已建立考虑多孔介质吸

4、附和毛管压力影响的理论模型,计算结论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 重视;这仅是一个良的开端,由于目前测试手段限制在物理模拟方面还不能得到充分的证实,而 且所作实验量太少。2、凝析气井试井及产能评价技术(1)在试井模型上主要采用干气方式处理或折算凝析油产量的计算方法,拟压力积分法和数值模拟方 法也得到应用,其中前两者使用越来越少,而拟压力积分法使用越来越多,其中又以两相拟压力 法采用更多。但由于渗流过程中凝析油析出和堆积的机理还不太清楚,要定量描述很困难,因此 影响了试井模型的不确定性。(2)凝析气井产能分析技术已基本上形成,一点法、系统分析方法和各种试井方法确定产能已得到 应用,同样,由于近井地带凝析油

5、析出机理和污染描述困难,影响了产能计算的准确性。3、凝析气藏渗流规律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1)常规渗流规律已基本建立,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软件系列,在油藏和干气藏渗流方面已开展了非 线性渗流、流固耦合渗流、双重介质渗流、分形渗流、随机渗流等研究,还不够完善,在凝析气 藏的渗流中,由于存在相态的变化和组份传质现象而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研究较少。(2)通过多年的攻关,已建立了描述物理化学渗流的组份模型油藏模拟软件系列,如自行研制的拟四 组份数模软件,在国内外VIP、CMG等大型国外组份模型数模软件也应用较广,有的已微机化,这 些软件功能全,使用方便,但在考虑吸附、多孔介质对相态影响、多相平衡、流固耦合

6、渗流、非线性渗流、一体化数值模拟等方面还有待发展,因为这些理论都还在发展之中。4、凝析气藏开发方案编制及综合应用技术(1)在多年一边研究一边应用的基础上,已完成一大批凝析气藏的开发方案,如牙哈凝析油气、中原 文 23 凝析气田、吐哈丘东温八陵四、温1 温西 1 凝析气藏、青海南翼山、柯克亚凝析气藏等,形 成了方案编制配套技术,除开发方面研究外,还开展了地质、经济、采气工艺、地面工程等配套 的技术研究。但由于一些基础渗流问题未解决,加之实施时未完全按方案要求进行,使方案的预 测能力有限。(2)一些新理论的引入丰富了凝析气田的开发技术,最优化理论、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模糊数 学等,已在开发决策

7、中得到应用,气藏经营研究、成组气藏开发已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但对凝 析气藏的经营和成组开发优化决策来讲还有一定难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5、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技术经过技术攻关和 20 多年的生产实践,特别是塔里木柯克亚凝析田和大港大张坨凝析气田循环注气 试验的成功,为我国凝析气藏的注气开发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前者凝析油采收率比衰竭式开发提高 18.2%,而后者提高 14.9%,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近富含凝析油型的高压牙哈凝析气 藏的注气开发,标志着我国循环注气的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但在高含蜡的凝析气藏中注气过程中 的蜡沉积机理还认识不够。二、凝析气藏开发研究发展的主要趋

8、势1、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发展,在渗流和物理参数测试方面,一些近代物理测试技术得到应用;2、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理论和现场试验相结合是目前研究的总方向,最终达到共同发展和互为检验;3、多学科交叉发展,不断使认识提高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将数学、力学、电子、近代物理、化学等 学科与气田开发相结合以解决工程问题已见到明显效果;4、单一研究问题向系统工程问题发展,强调系统性和协调性也是一个发展方向;5、经济效益是开发方针制定的主要依据,越来越多的油公司重视经济效益,开展力求达到经济最优;三、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况,我们应当开展如下研究1、深层凝析气相态研究(1)多孔介质对油气相态影响通过85及95 此方面的

9、研究及国外的研究,已证明多孔介质对凝析油气相态的影响是存在的,然而 由于研究手段限制和实验量较少,有必要深入作大量的实验验证,以解决国内外学者争议的基本问题, 这对气藏动态分析及渗流产生直接的影响;(2)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的研究目前国内研究主要是应用激光法来测试固相沉积点,然而随着发现气藏埋藏深度增加,油越来越黑, 此法使用困难,有必要发展不受介质影响的超声波测试技术来进行测试;在理论模拟方面,有必要开发 和研究能描述三相闪蒸及三相相图计算的计算软件,为将来预测和预防固相沉积提供基础。2、异常高凝析气藏的渗流研究 (1)临界流动饱和度研究及真实相渗曲线的测试 临界流动饱和度是开发中非常关心的问题

10、,关于到底凝析油在多孔介质中多大饱和度才能流动不同 学者作出的结果差别很大,至少可以认为,它是受多孔介质性质的一个物理量;由于常规油气相渗曲线 在测试中与真实凝析气藏渗流过程中的差别,使得常规油气相渗曲线在应用时受到影响,从而研究对产 能及渗流的影响程度。(2)凝析油析出的污染机理 凝析油析出后的堆积方式、分布直接影响渗流的压力及产量,怎样才能准确评价污染是一个难题, 也是一个渗流基本问题。(3)凝析气藏开发方式探索 近年来国外对凝析气藏开发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注水、水气交替、段塞驱、注烃气或非烃气、 注空气等,研究表明注水、水气交替均会明显地提高气藏凝析油的采收率,随着发现凝析气藏凝析油含

11、 量的增加,探索此方法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经济效益。(4)异常高压凝析气藏非线性流固耦合研究 流固耦合渗流问题是一个渗流基本问题,对于埋深大的凝析气藏,此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压力高、 产能大,在井底附近会出现非线性流固耦合渗流的问题,也是考虑物理化学渗流、流固耦合、非线性等 多方面的复杂渗流问题,研究它对异常高压凝析气藏的试井及动态分析均会有直接的指导作用。3、深层凝析气藏综合开发技术(1) 凝析气藏开发经营研究 信息就是生命,就时时间,在油藏经营管理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制开发油藏经营管理软件系 统。系统包括数据库管理、地质信息集成、开发信息集成、油藏工程计算、开发动态管理、经济评价等 子系统

12、,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开发数据库和油田分公司各采油厂自建的、目前正在实际使用的 数据库为基础,建立油藏经营管理系统数据库,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数据共享。(2) 成组凝析气藏优化开发研究 西气东输和几条长输管线的建设,一个气田投入开发已不能满足输气量的要求,多个气田投入开发 已势在必行,如何应用油藏工程、采气工艺、地面工程、经济评价、最优化理论和技术等,建立各方面 的经济优化指标体系和整体优化模型,以实现整体开发的优化,从而提高整体开发经济效益,是大家所 关心的问题。(3)异常高压凝析气藏水平井试井研究 中低渗透凝析气藏水平井开发已变为现实,关于水井的钻井完井及干气井、油井的水平井试井

13、已得 到应用,然而凝析气井水平井开发的渗流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考虑流固耦 合条件下的凝析气水平井试井模型研究方面,为异常高压凝析气田水平井的试井和产能评价提供依据。(4)凝析气藏开发一体化数值模拟设计技术研究 一体化数值模拟研究和软件开发是目前国内外油气田开发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课题。从“七五”以 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完成了一些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并对我国的油气田开发设计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 极影响。研究可形成自适应的地下地面统一体,为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依据,还可打破传统的设计先地下、 后井筒再地面的顺序,实现同时设计。参考文献:1、袁士义、罗凯、胡永乐等,“气田开发技术现状与

14、发展展望”, 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论文集,石油工 业出版社,2000年 11月:27-492、李士伦、郭平、孙良田等,“凝析气田开发中的几个挑战性问题”,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论文集,石 油工业出版社,2000 年 11 月:379-3903、李玉冠、王新裕、杨和平等,“新疆柯克亚凝析气田西五一(3)循环注气先导试验”, 石油工业出 版社,2000 年 11 月:327-3334、SPE35644 A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Porous Media on the Dew Point Pressure of a Gas Condensate,Guo Pi

15、ng,Sun Liangtian,Li Shilun, Sun Lei,SWPI5、Guo Ping, Yang Jinhai, Li Shilun, Sun Liangtian, Jiang Tongwen, “ Experimentation investigation of Critical flow Condensate Saturatio”n,SPE68697,This paper was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SPE Asia Pacific Oil and Gas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held in Ja

16、karta, Indonesia, 17 19 April 2001.6、SPE35649 ANew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Lawof Unsteady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um on GasCondensate Well,X.Yu,S.Lei,L.Sun,and S.Li,SWPI7、SPE50926多孔介质吸附对凝析油气混合物渗流规律的影响,杜建芬,李士伦,孙雷,SWPI8、Zhang Maolin, Mei Haiyan et al, “A K-Value Compositional Model for a Retrograde CondensateReservoir”,SPE39982,SPEGasTechnologySymposium,Calgary,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