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解决方式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392537401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纠纷解决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合同纠纷解决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合同纠纷解决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合同纠纷解决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合同纠纷解决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同纠纷解决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纠纷解决方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根据我国(合同法)第437条的规定,解决合同纠纷共有4种方式。一是用协商的方式.自行 解决,这是最好的方式;二是用调解的方式,由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三是用仲裁的方式由仲 裁机关解决;四是用诉讼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寻求纠纷的解决。为了帮助读者 了解这 4 种方式,我们分别作详细介绍。(一)协商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约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 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 合同签订之后.在履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纠纷, 有了纠纷怎么办 应当从有利于维护团结、有利于合同履行的角度出发

2、,怀着互让、互谅的 态度,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协商求得纠纷的解决。对于合同纠纷,尽管可以用仲裁、 诉讼等方法解决。但由于这样解决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财,而且也不利于团结,不利于以 后的合作与往来。用协商的方式解决,程序简便.及时迅速,有利于减轻仲裁和审判机关的 压力,节省仲裁、诉讼费用,有效地防止经济损失的进 一步扩大.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纠纷当 事人之间的友谊,有利于贡固和加强双方的协作关系,扩大往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由于这 种处理方法好,在涉外经济合同纠纷的处理中,也相当盛行。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 解决纠纷.应当遵守以下原则:一是平等自愿原则.不允许任何一方以行政命令手段,强迫 对方

3、进行协商,更不能以断绝供应、终止协作等手段相威胁,迫使对方达成只有对方尽义务, 没有自己负责任的“霸王协议”.二是合法原则。即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其内容要符合法律 和政策规定,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否则.当事人之间为解决纠 纷达成的协议无效。发生合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自行协商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第一, 分清责任是非。协商解决纠纷的基础是分清责任是非.当事人双方不能一味地推卸责任,否 则,不利于纠纷的解决。因为,如果双方都以为自己有理,责任在对方.则难以做到互相谅 解和达成协议.第二,态度端正,坚持原则。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既互相谅解,以诚 相待、勇于承

4、担各自的责任, 又不能一味地迁就对方,进行无原则的和解。尤其是对在纠 纷中发现的投机倒把,行贿受贿,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要进 行揭发。对于违约责任的处理.只要合同中约定的违约责任条款是合法的,就应当追究违约 责任,过错方应主动承担违约责任,受害方也应当积极向过错方追究违约责任,决不能以协 作为名. 假公济私,慷国家之慨而中饱私囊。第三,及时解决。如果当事人双方在协商过 程中出现僵局,争议迟迟得不到解决时,就不应该继续坚持协商解决的办法,否则会使合同 纠纷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一方当事人有故意的不法侵害行为时,更应当及时采取其他方法解 决。(二)调解合同纠纷的调解,是指双方

5、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即调解的人)的主持下,在查 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由第三者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 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调解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调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进行的,这与双方自行和解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二,主持调解的第三方在调解中只是说服劝导双方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调解协议而不是作出裁决,这表明调解和仲裁不同;第三,调解是依据事实和法律、政策,进行合法调解,而不是不分是非,不顾法律与政 策在“和稀泥”。发生合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通过第三方主持调解解决纠纷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第一,自愿原则。自愿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纠纷发生后是否采用调解的方

6、式解决, 完全依靠当事人的自愿。调解不同于审判,如果纠纷当事人双方根本不愿用调解方式解决纠 纷,那么就不能进行调解。二是指调解协议必须是双方当事人自达成。调解人在调解过程中 要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相关系人的意见,在查明事实清是非的基础上,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 服教育,耐心劝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双方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协议。调解人既 不能代替当事人达成协议,也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当事人。如果当事人对协议的内容有 意见,则协议不能成立调解无效。第二,合法原则。根据合法原则的要求,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内容不得同法律和政策 相违背,凡是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办;法律、法规没有明文

7、规定,应 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参照合同规定和条款进行处理。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和法规 的规定,合同纠纷的调解,主要有以下 3 种类型:1 行政调解 行政调解,是指根据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申请,当事人双方在其上级业务主 管部门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对于企业单位来 说,有关行政领导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是下达国家计划并监督其执行的上级领导机关,它 们一般比较熟悉本系统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业务等情况更容易在符合国家法律、政策 或计划的要求下,具体运用说服教育的方法说服当事人互相谅解,达成协议;如果当事人 属于同一业务主管部门,则解决纠纷是该业管主务部门的一项职

8、责,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 双方也容易达成协议;如果当事人双方分属不同的企业主管部门,则可由双方的业务主管部 门共同出面进行调解。例如,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规定,国家根 据需要,有权向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企业执行计划,有权要求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下, 与需方企业签订合同,或者根据国家规定,要求与政府指定的单位签订国家订货合同。对于 这种因执行计划而发生的合同纠纷,由业务主管部门出面调解,说明计划的变更情况等,对 方当事人能够比较容易接受,也比较容易达成调解协议。同时应当注意合同纠纷经业务主管 部门调解的,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的要采用书而形式写成调解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2

9、仲裁调解 仲裁解决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发生纠纷时,依照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先 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在仲裁机构主持下,根据自愿协商,互谅互让的原 则,达成解决合同纠纷的协议。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有关规定,由仲裁机构主持调解形成 的调解协议书、与仲裁机构所作的仲裁裁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生效后具有法律效力 , 一方当事人如果不执行,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方执行对方拒不执行的, 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依照生效的调解协议书强制其执行。3 法院调解 法院调解,又称为诉讼中的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平 等协商,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终结诉讼程序的活动。合同纠纷起

10、诉到人民法院之 后,在审理中,法院首先要进行调解。用调解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是人民法院处理合同纠 纷的重要方法。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达成调 解协议,人民法院据此制作的调解书,与判决具 有同等效力。调解书只要送达双方 当事人,便产生法律效力,双方都必须执行,如不执行, 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中请,要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 定,人民法院进行调解也必须坚持自愿、合法的原则,调解达不成协议或调解无效的,应当 及时判决,不应久调不决。(三) 仲裁仲裁也称公断。合同仲裁,即由第三者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 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以解

11、决合同纠纷 的一种方式。仲裁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解决争议的一种法律制度、合司争议的仲裁是各国商贸活动中通行的惯例。根据我回仲裁法规定,通过仲裁解决的争议事项, 般仅限于在经济、贸易、海事、 运输和劳动中产生的纠纷。如果是因人身关系和与人身关系相联系的财 产关系而产生的纠 纷、则不能通过仲裁解决.而且依法应当由于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也不能通过仲裁解决。就一国范围内的经济贸易仲裁来说,大致有以下 3种类型:(1) 民间仲裁。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经双方当事人约定,在发生经济纠纷地,由双方选 择约定的仲裁人或数人进行仲裁,仲裁人的仲裁决定,对当事人来说,同法院的判决有同 等的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

12、予遵守,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对方可以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 讼,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决定,对方当事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 社会团体仲裁。即当事人的双方约定,对于现在或者将来发生的一定经济纠纷。由社会团体内所设立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这种仲裁裁决,同样具有法律效 力,广义上的民 间仲裁,包括这种仲裁在内;(3) 国家行政机关仲裁,即对国家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纠纷,由国家行政机关设置一定 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而不由司 法机关进行审判。合同仲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合同仲裁是合同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一种方法,体 现了仲裁的“意思自治”的性质.即合同纠纷发生后,是否通过仲裁解决,完全要根据双方当

13、 事人的意愿决定.不得实行强制。如果一方当事人要求仲 裁,而另一方当事人不同意,双 方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则不能进行仲裁;另外,仲裁地点,仲裁机构以及需要仲裁的事项, 也都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志在仲裁协议中自主选择决定。第二,合同纠纷仲裁中,第三者的 裁断具有约束力,能够最终解决争议。虽然合同纠纷的仲裁是由双方当事人自主约定提交 的.但是仲裁裁决一经作出,法律即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合同纠纷经济仲裁作出裁 决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都必须执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执行裁决,对方当事人 则有权请求法院予以强制执行。第三.合同纠纷的仲裁,方便、简单、及时、低廉。首先, 我国合同仲裁实行一次裁决

14、制度,即仲裁机构作出的一次性裁决,为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 双方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决都必须履行.不得再就同一案件起诉。因为,既然当事 人自主、自愿协议选择仲裁来解决合同纠纷,就意味着当事人对于仲裁机构和裁决的信任, 就应当服从并积极履行仲裁裁决。其次,仲裁可以简化诉讼活动的一系列复杂程序和阶段.例 如起诉、受理、调查取证、调解、开庭审理、当事人的双方进行辩论及提起上诉等程序上的 规定,这些往往是要花费数月或更长的时间,加重当事人的负担。再次,合同纠纷仲裁的收 费也比较低。所以它和诉讼相比,具有方便、简单、及时、低廉的特点。 合同纠纷当事人双方通过仲裁解决纠纷时,应当遵守一定的原则。根据我

15、国的仲裁实践以及我国仲裁法和涉外 常设仲裁机构的有关规定规范仲裁程序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 当事人自愿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 4 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仲 裁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 受理。”具体来说,该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冲裁方式解决纠纷是以当 事人自愿协议(表现为仲裁协议)为前提的。任何仲裁机构部不应受理未经自愿协议而提交仲 裁的案件。而当事人一旦自愿达成 选择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协议,该协议不但对协议当 事人,而且对人民法院也具 有程序上的约束力、即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可以排斥法 院的法定管辖权

16、i 第任何仲裁机构都不应受理未经自愿协议而提交仲裁的案件,而当事人一 旦自愿达成选择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协议,该协议不但对协议当事人,而且对人民法院也具 有程序上的约束力,即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可以排斥法院的法定管辖权;第二,当事人 要以自愿协议选择仲裁机构和仲裁地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 6 条规定: “仲裁委员 会应当由当事人协商选定,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这也是仲裁在某种意义上优越 于诉讼之处,而且仲裁委员会的设立不按行政区域设立,有利于消除当前解决合同纠纷过程 中不良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第三当事人有权自愿选择审理案件的仲裁员。中华人民共 和国仲裁法第31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 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被选定的仲裁员行使的仲裁权并非来源于国家的 司法权力或行政权力,而是来自当事人的自愿委托。因此,更便于很好地解决合同纠纷;第 四,当事人有权约定仲裁事项。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