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上册每课知识点复习卷.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392536849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上册每课知识点复习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9年五年级上册每课知识点复习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9年五年级上册每课知识点复习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9年五年级上册每课知识点复习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9年五年级上册每课知识点复习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上册每课知识点复习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五年级上册每课知识点复习卷.doc(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五年级上册每课知识点复习卷一、我们要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做到 ,遇到问题 。二、读书做笔记有三种形式: 、 、 。三、拓展练习。1、古诗文赏析。(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2)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明。宋 苏轼送安淳落第诗(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 观书有感2、搜集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师恩难忘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一( )老师 一( )亭子 一( )庙一( )种子 一( )人家 一( )花二、 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成语。1、读了迷人的张家界我仿佛( ),完全陶醉在奇山秀水之中了。2、演奏会上,音乐( ),听众一片茫然

2、,不知发生了什么事。3、奶奶摇着蒲扇,( )地给我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4、田老师将小诗编成( )的故事,事隔多年,我仍然( )。5、“( ),( )” 是说培养人才不容易,也是长久之计。三、根据提示写成语。1、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吸引人的成语有: 、 、 、 、 。 2、形容人知识丰富,才学出众的成语有: 、 、 、 、 。 四、填空。1、我们要养成( ),( )良好的学习习惯。2、读书笔记的形式有:( ),( ),( )。3、本文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 ),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 )、( )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4、田老师把小诗:“( )”编成

3、了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让人听了身临其境,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画中的景物有( ),( ),( ),美得让人流连忘返。 五、将赞美老师的名言警句写完整。1、学而不厌,( )。2、春蚕到死丝方尽,( )。 3、采得百花成蜜后,(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随风潜入夜,( )。六、词语解释,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恭恭敬敬戛然而止 七、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回忆自己儿时的老师田老师的,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我想用这句诗来赞美老师:( )。 八、拓展练习。 1、古诗文赏析 无题 唐 李商隐 2、成语积累(带有数字的成语,从零至万) 2、陶校长的讲话一、比

4、一比,再组词。练( ) 历( ) 保( ) 便( )炼( ) 励( ) 堡( ) 鞭( )否( ) 得( ) 拔( ) 即( )若( ) 德( ) 拨( ) 既( )二、正确搭配词语,用线连起来。崇高的 作息 认准 身体合理的 身体 实现 任务胜利的 彼岸 承担 目标健康的 理想 锻炼 理想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陶校长”是 ,他被毛泽东主席称为“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 、 、 、 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 。健康是 ;学问是 ;工作能 ;道德 。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2、“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中的“前进”是指 ,“源泉” 是指 ,这句话的意思是 。我们学生的主要

5、任务是 ,有了学问,才能 。“胜利的彼岸” 是指 ,要想到达胜利的彼岸,必须 。 3、这篇文章是一篇 ,按照 的结构安排材料。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1、根本一坏,(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每个人( )讲究“公德”, ( )讲究“私德”。 。五、读读背背陶行之的名言。1、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4、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六、小积累。(对待时间的不同态度)例:聪明者利用时间。 愚蠢者 时间懒惰者 时间 有志者

6、时间求知者 时间 闲聊者 时间勤奋者 时间 自满者 时间3、古诗三首一、解释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1、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二、读古诗填空。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写“寻者”( )而来,却只能( )而归。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 )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 )。2、所见是( )朝诗人( )的作品,这是一篇著名的反映( ) 的诗篇。他为我们刻画了一个( )的孩子。古诗动静结合,牧童先是( ),忽然“( )”,是因为他 “( )”。我们还从诗中“( )”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三、小知识1、松树和( )、( )合称“岁寒三友”。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格有关,本课诗中是为了突出隐士远离尘俗的高洁。2、诗人贾岛和( )都喜欢写诗时字斟句酌,后人有“郊寒岛瘦”之称。四、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 高鼎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草长莺飞二月天, 篱落疏疏一径深,拂地杨柳醉春烟。 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散学归来早, 儿童急走追黄蝶忙趁东风放纸鸢 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五、体会寻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 练习一一、续写这首诗。 二、写出带有“风”字的四句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