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4KB
约47页
文档ID:392490731
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_第1页
1/47

第三单元单元内容介绍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组成五篇课文中《永远的歌声》、《秋天的怀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精读课文,《花边饺子里的爱》、《为了五美元的礼物》为略读课文    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呈现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抒发了人间真挚的亲情    《永远的歌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故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    《秋天的怀念》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息的故事,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歉疚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习作的不同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花边饺子里的爱》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妈妈的花边饺子给了他难忘的记忆,成年后,给妈妈过生日时,他也包了一个带糖馅儿的花边饺子,讨得年迈的母亲的快乐与开心文章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的孝顺、敬爱母亲之情    《为了五美元的礼物》一文,讲的是十二岁的鲁本用将近一年的时间为母亲准备礼物的故事,表达了孩子对母亲诚挚的爱。

    在这个单元中,这五篇课文把我们带入了爱的世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它给人无穷的力量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紧紧围绕“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这个专题进行编排,课后编排了15道思考练习题,这些题目提示了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要求和教学重点课文中编排了五幅插图,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课文的重点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本单元要求认识32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在“语文百花园”中安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在“温故知新”中编排了四项内容,一是认识修改符号,通过修改短文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和运用新出现的四种修改符号;二是拓展与交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领悟到的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三是阅读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国风写的一首诗歌《我有一个梦想》;四是积少成多,编排了“新三字经”中有关讲孝和悌方面的内容口语交际”活动,安排的话题是“人间处处有真情”,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进行交流,交流时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待清楚。

习作”练习要求以自传的形式写一篇文章,讲述自己成长中的主要经历 本单元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是作者感受爱、奉献爱的经历的记叙和描述,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深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中饱含的深情,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得到教育和启迪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建议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会和交流,从而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    2、加大朗读力度这个单元的课文属于情感色彩较强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在阅读过程中主动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可以让学生选择生活中体现人间真情、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与同学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并能以传记的形式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单元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随文识字32个,会写生字25个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与教育。

4、学习以传记的形式讲述自己成长中的重要经历,提高写作能力 单元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单元内容及时间安排:11《永远的歌声》 ( 2课时 ) 12《秋天的怀念》 ( 2课时)1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课时) 14《花边饺子里的爱》( 1课时)15《为了五美元的礼物》(1课时) 《语文百花园三》( 4课时)单元教案主备人:黄翠莲共享教案者:李玲 王爱珍 王月芳组长审验签:11、永远的歌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3、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教具准备:录音机 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淙淙”、“龇牙咧嘴”、“鼻涕”、“剃头”、“小辫儿”、“拽住”、“吆喝”等词语2、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这是谁的歌声?为什么说这歌声是永远的?文章中的故事和歌声有什么关系?……)    好,请带着你的问题,开始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借助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义或词义    2、全体反馈交流自学生字情况略)    3、指名读全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指名说——补充说——教师小结    4、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描写事件的部分    交流:第2——10自然段    三、初读质疑    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2、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2、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 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略)    二、回应学生课前质疑问题:    1、文章为什叫做《永远的歌声》?    2、当“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搂着“我们”哭了?    这节课就结合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孩子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1、默读2——5自然段,找出与老师有关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语句):    (1)“我们的老师是个从城里来的女学生……又漂亮。

    (2)“她用好听的嗓音教我们唱……小歌剧    (3)“我还和姐姐争论过……还是我们老师长的好听    (4)“我说,……天下第一好    感受:“我们”这些山乡的孩子对老师非常热爱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孩子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自由读——指名读    (二)学习第二段,进一步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1、自由读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 感悟:)    (1)明知进山有危险,还要进山为老师采药,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2)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爱老师    3、练习有感情朗读    同桌分角色对读第7自然段,读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同桌对读——指名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感受师生情    1、自由读8——10自然段,哪句话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2、全班交流:    (1)“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把它们一条一条的穿起来”    “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学生的心多细呀!    “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为老师抓鱼不顾一切。

    “摸、捉、追、堵、甩、穿”——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    教师小结:从学生的一连串抓鱼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浓浓的爱    自由读——指名读    四、学习开头和结尾,体会写法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要求学生要说出体现首尾呼应的语句    2、师问:课前有同学提出文章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作为题目,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小组讨论——全体交流(要点:歌声是老师留给我们的,但那遥远的歌声已化为美好的记忆,那诚挚的师生情感留在了同学们的心里,永生难忘    五、布置作业:    年轻、漂亮板书设计: 老师 教我们唱歌 生病、咳嗽 永远的歌声 觉得老师样样好 学生 采药、捉鱼作业设计 一、照样子,写词语: 傻乎乎-------- ---------- ------------ ------------ 曲曲折折------------ ------------ ----------------------二、按要求写句子:小妹和石花把小鱼一条一条地穿起来。

改被字句)那歌声像清澈小溪,一直滋润着我的梦缩写句子) 12、《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领悟文中蕴含着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教学重点、难点:读课文的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感情教学方法:学生研读为主,尝试探究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教具准备:通过观看幻灯片,来感受文中母亲的伟大形象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关于母爱,古今中外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唱着赞美的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这篇课文,再一次感受催人类下的母爱(板书课题)二、布置自学   1、自由读课文   2、根据新闻记者提示,边读边在书法上标标画画三、交流汇报(以阅读提示为纲)   1、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