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心得体会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392366004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心得体会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心得体会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心得体会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心得体会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心得体会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心得体会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心得体会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2年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心得体会总结 经过农村幼儿园转岗老师的学习,明白了孩子小时候的艺术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是在开发右脑,看似无关,其实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共享心得体会总结。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农村幼儿园转岗老师心得体会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农村幼儿园转岗老师心得体会总结篇1 我有幸参与了20xx年海南省农村幼儿园转岗老师培训学习。走进琼台师院,从农村进城的我感到既生疏又兴奋,这里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眼球,住宾馆、领补贴、长学问,真爽!开学典礼那天刘玉春老师语言亲切热忱,赐予我一颗定心丸。番正琰主任讲了一句震撼我的话。他说“幼儿训练走进了春天”。 我

2、想我们的农村幼儿训练简直在寒冷的冬天。老师的辛苦付出得不到领导的认可,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不管怎样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投入到幼儿训练中,悄悄地耕耘这块农村幼儿训练的空地。通过为期九天的脱产学习,使我对幼儿学前训练的重大意义有了新的熟悉,也使我对幼儿老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 这次的培训对我来说是一种惊喜,不仅能学习到幼儿训练专业学问,而且能近距离的倾听到省内外训练领域专家及园长的讲座,对这样的充电机会我非常珍惜。培训的科目包括幼儿园五大领域学科的设计与指导,幼儿老师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幼儿的有效学习及其指导策略等等。园长们理论联系实际,用真实的教学案例说话,从案例中列举训练现象,排列训

3、练行为,分析训练观点。讲座理论深刻,案例丰富详实,贴近教学实际,我被他们的讲座内容深深的吸引着。 培训学习像一缕阳光,指引着我在训练领域的摸索前行。五大领域的学习,使我如沐春风,茅塞顿开;老师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学习,使我感觉到肩上的重担非比寻常;通过本次培训,不仅解决了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许多疑难问题,也使我对本职工作有了深深的感悟。首先,我认为幼儿训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项爱的工程。 爱是一切训练的根本,没有爱,训练就失去了它的动力和源泉。孩子们是一颗颗稚嫩的幼苗,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辛勤的培育浇灌,才能健康健壮的成长;关怀和关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能在爱的怀抱里长成参天大树,国家栋梁。其次,

4、老师的职业道德打算着训练的优劣。 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训练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将来,只有老师不断反思,分析自己的训练言行,努力端详自己的训练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训练观念,确立新的目标,规划新的进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最终使我明白了学校训练是学问灌输式的训练,而幼儿训练是重在启智、品质训练。中国幼儿训练迎来了春天,走进了春天,祖国的花朵们允吸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春风的摩挲,春光的暖和,春雨的乐曲。短期的培训结束了,可是长期的学习还要进行下去。 今后,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学习与训练教学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努力探究新的训练教学方法,做一名家长满足,孩子

5、喜爱的幼儿老师。?20xx年国培幼儿园转岗老师培训心得体会第三批学员蔡尹这次为期十天的培训给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首先让我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我的通讯录里面又多了很多新的伴侣,真好。其次熟悉了一些外省名园长,从她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幼儿训练的魅力,对自已竞岗进入新幼儿园的选择坚决了信念,同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在新的岗位上,肯定要向前辈们学习,做出自己的成果。暑假里在钱志亮教授的讲座中学到了一个做笔记的小方法:预备两支不同颜色的笔做记录,用红笔把重要内容记录来。 每页记录纸下面空出三分之一的页面,用来记录自已在听的过程中思索或联想到的问题。这次学习培训我第一次尝试了这种方法做记录,果真体验

6、到了较好的效果。 回头翻看笔记时,重点的内容一目了然,晚上整理笔记时,有较多的空间让我写下自已对学习的看法,把老师们讲的东西与自己的阅历联系起来。这次培训支配的课程很丰富,每个老师在讲课中都有自己的风格,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吴海虹老师、黄宝坚老师。吴老师的讲座秉承她一贯的风格,深化浅出、实操性特别地强。其中我最感爱好的是吴老师讲到的分析评价幼儿作品的部分内容。 虽然吴老师给我们只列举了几个例子,但对我的启发很大,学会科学分析评价孩子、真正读懂孩子,我们的专业化修炼之路还很长很长。之前我在图书馆里扫瞄过有关儿童作品与儿童心理诊断的书,我想这次肯定要把读这套书放入学习方案中。来自广州军区司令部幼儿

7、园的黄老师风趣幽默,在讲座中列举剖析了许多的案例,把班级管理中的难点做了很好的阐述。在他的讲座中最精辟的一段话是“在幼教里,拓宽世界很重要,仅用幼教内的学问难以应对当今社会需求,学问面狭隘是进展的瓶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幼儿老师的不足之处。对于我们这批参训的老师们,不仅仅要练好幼儿训练的基本功,同时要不断地吸取并积累其它的学问,丰富自己的阅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学问储存量,这样才能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时游刃有余,轻松应对问题。 另外,在此次培训中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教学设计、观摩、分析,其中看了不少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新转岗的老师,上仿照课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建议大家回到幼儿园去上一上这些训练活

8、动,比较一下自己与示范老师的教学效果,提高自已对教学活动的熟悉。 农村幼儿园转岗老师心得体会总结篇2 这次培训遵循着新纲要提出的幼儿素养训练要求,反映了“以儿童进展为本”的训练追求。也充份体现了让幼儿参加、乐观探究,不断发觉与理解四周的生活和事物,使幼儿真正成为了进展的主角,课程的主体;同时也成为贯彻落实纲要的一个平台,是训练理念和训练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 听课活动后,我学习了许多: 1)老师讲解都循循善诱,就像一位主持人,紧紧把握主题,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想像力,鼓舞小伴侣们多动脑筋,并通过讲解让大家形象的记住一些学问点。 2) 内容上,有自由活动,有集体活动;有让个人抢答,也有让小伴侣商议后共

9、同提出答案,既培育小伴侣的个体意识,也注意培育团队合作精神。 3) 以主题活动自由选择的形式,能充分发挥小伴侣的乐观性,让大家乐在其中,一节课的时间也过得好快。 4)在老师组织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刻意的要求,而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自然、亲切。 主题教学活动注意学习过程、注意生成、注意互动、注意合作,但不轻视学习结果、老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独立活动;而是让过程和结果、生成和预设、互动与主动、独立和合作辨证地统一起来,使幼儿和老师共同成长,都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和制造者。 最终我们听了辽源市试验幼儿园马杰的理论讲座,更让我懂得要坚决杜绝幼儿园学校化倾向,要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八大技能。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时

10、期是一个好问的时期,要让孩子懂得相互依靠,相互观赏,勇于探究,应放手让孩子去说,让孩子成为仆人,要靠老师的专业进展,幼儿园特色的进展,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进展”为宗旨。 我要将所学运用到我的教学中来,让训练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重视他们的阅历和爱好,使幼儿在乐观、主动的建构过程中获得学问、阅历和技能,同时在情感、共性、社会性等方面得到进展。 农村幼儿园转岗老师心得体会总结篇3 早上上课前,班主任就来班里告知我们要敬重这位即将带来讲座的美术学院的老师杨谦伟,有必要的话可以请老师给我们画像。听完之后,我想这个老师确定是一位特别有共性的老师,但是又听说用一两分钟就能为一个人画简洁的画像,特殊期盼这样的

11、老师尽快消失。在课程开头时,这位老师很快用点、线、面画了他的画像,特殊像,让我们这些非美术专业的人惊异啊!课程介绍中没有什么深刻的理论,但中间穿插了许多常见的简笔画画法,最重要的人物面部的简笔画法。如人的脸型有申、甲、由、田、用、国、目、凤等外形,男女的体型特点,儿童、青年男女、老年男女的画法,还有躯干画法、人物组合等等,介绍到每一个时,都会让我们动手画,结果我前看看、后看看,对比一下,自己画的还能看。最终好玩的事情就是中间休息的时候,许多老师都围着杨老师给自己画像,让老师忙的是不亦乐乎(我倒也想,但是挨不到啊)!中午听完课之后,我感觉无论哪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存在的价值,都有过人的地方,每一个人

12、都值得自己去学习! 下午,一个头戴帽子的青年老师步入教室,开头了学前心理学的讲座,原来就是很枯燥的内容,但有的东西还是让自己有所收获。 一是明白了孩子小时候的艺术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是在开发右脑,看似无关,其实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是知道了3-6岁的幼儿具有幻觉和虚构的心理特点,会说没有边际、不是事实、没有发生的事情,这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典型特点,我才明白孩子们有时候回家会说一些在幼儿园没有发生的事情,这是正常的,也应当理解。遇到这种状况的时候,肯定要适当引导,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完全否定,暴力解决。 三是孩子成长的环境特别重要,同时要抓住孩子的敏感期针对性的去学习,才能让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进展。 四是对左撇子的熟悉,不能强制孩子订正,要做到适当调整,否则就会让孩子的心理蒙上阴影。 五是作为家长,或者是老师,都不要过于约束孩子,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进展,不易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孩子的闯劲。 优质文档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