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392331186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2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两个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凸透镜B都是凹透镜Cb是凸透镜,a是凹透镜D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2如图所示的透镜中最适合用来观察细小物体的是()ABCD3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

2、形成原因是一样的C初三学生李凡照毕业照时成的像与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都是实像D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距离蜡烛50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下列说法最符合题意的是()A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9cmfl6cm;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18cmf32cm;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16cmf25cm;能看见光屏上的像是有反射光进入人眼D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18cmf50cm;光通过该凸透镜时的光路是可逆的6下列关于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3、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配戴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红外线具有荧光效应,可以用于杀菌消毒7当我们将物体拿到我们的眼睛距离很近,物体就将模糊。这是因为()A物距太近,在视网膜成模糊的像B视角变小,在视网膜成模糊的像C有少量的光将物体反射入到眼睛D物体和眼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是由光的折射形成B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C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越大D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9如图是远视眼成像的示意图,要使发光点S发出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S,下面哪种方法能达到目的? A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凸透镜B在眼睛前放一块合

4、适的凹透镜C发光点的位置向右移D发光点的位置向上移10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11如图所示,用照相机对下面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12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l5cm)前25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清晰的像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眼镜片,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后,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眼镜片对光有 作用,可用来矫正 眼13电视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遥控器是利用 线遥控电视机

5、的;长时间看电视,容易造成眼睛近视,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镜片是 (选填“凹”或“凸”)透镜的眼镜。14手机拍照时镜头可看作凸透镜。小华用手机对着平面镜中的自己拍照,当他逐渐靠近平面镜时,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像的像距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靠近到一定距离手机屏幕中的像逐渐变模糊,为了使手机仍能拍摄出自己清晰的像,小华在手机镜头前加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使近距拍摄镜中的自己成像清晰。15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6、、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上/下)移动16由于平时用眼过度以及周围环境的光污染等因素,就会导致眼睛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大减小,人眼视物情况如图所示,此时需要通过佩戴合适的 (选填“凸”或“凹”)透镜加以矫正,方可正常视物,这是利用了这种透镜对光有 作用。三、实验题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移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若此时在光屏上有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填“倒立”或“正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日常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由该成像规律制成的;(2)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填“5”、“

7、10”或“20”)cm;(3)如图乙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4)保持图甲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透镜向右移动 cm,可以再一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5)如图丙所示,请画出由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像点S的位置 。18小彤用同一光源做了以下几个光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如图1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调好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与光源等大

8、,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实验2:接下来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与这种成像原理一致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小彤想利用LED发光字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这些汉字中适合作为LED光源的是 。四、综合题19为了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高速收费站建有ETC专用通道,专用通道需要汽车安装ETC卡(如图甲所示),图乙是ETC专用通道示意图,当汽车进入ETC卡读取器识别范围的时候,卡上的信息被读取,同时栏杆机将横杆抬起,汽车无需停车就实现了缴费,大

9、大节约了通站时间。(1)汽车在运动时ETC卡相对于汽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ETC卡相对于 是运动的;(2)汽车在不断靠近监控摄像机的过程中,汽车在摄像机里所成的像逐渐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假设摄像机的镜头焦距不变,为了能成清晰的像,则摄像机的镜头要 (选填“向前伸出”、“向后缩进”或“保持不动”);(3)某一ETC通道,栏杆机距ETC卡读取器10m,横杆在位置一(如图丙所示)时距地面高度1.2m,栏杆机启动后横杆水平段沿竖直方向以0.2m/s的速度匀速抬起。某人驾驶一台车高为1.6m的SUV车通过该ETC通道,车距ETC卡读取器5m时被读取信息,假设栏杆机横杆水

10、平段同时抬起,以SUV车的高度,车速太快横杆抬起高度不够,会撞杆违章。请你运用题目所给的条件,SUV车匀速顺利通过通道的最快速度是 km/h。20现如今的大街小巷,不管是商店里还是公交车上,不管你在等车还是在用餐,就连走路的人群里,都能看到这样的人:他们齐刷刷低头盯着屏幕,手里拿着手机、iPad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发微信这就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他们被称为“低头族”(1)如图甲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 像(选填“实”或“虚”)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 ,此时像会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

11、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乙所示(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 -A、5mB、0.5mC、0.05mD、0.005m(3)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因为手机镜头 - 较小,拍摄时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比较 (填“大”或“小”),所以不需要“调焦”(4)你的同学小明就是“低头族”一员,长期沉迷网络,以致学业荒废,请你劝劝他 五、计算题2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过程中,细心的同学发现,当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进一步对数据进行研究

12、发现,要成清晰的实像必须满足:。求:(1)若现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当物距为12cm时,此时光屏应在透镜右侧距透镜多远的地方才能成清晰的像?(2)若此时蜡烛在1s钟内远离透镜2cm,则光屏应该向哪端移动多少cm像才能清晰?像移动的速度是多少m/s?22如图所示,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另一侧距凸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请你利用所学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数学知识,计算该凸透焦距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试卷第5页,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D2D3A4D5C6A7A8D9A10D11B12 放大 会聚 远视13 绿 红外 凹14 变大 凸透镜15 同一高度 上16 凹 发散17 倒立 放大 投影仪 10 近视 15.0 18 下 10.0 放大 投影仪 上19 静止 横杆 变大 向前伸出 2720 实 变大 远离 D 焦距 小 示例:小明,网络是虚拟的,虚拟不能变为现实生活,趁着现在我们年轻,应该为学习打拼,同时选择健康生活(讲出危害,提出建议,意思对即可)21(1)60cm;(2)向左端移动25cm, 0.25m/s228cmf15cm答案第1页,共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