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4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392327630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4(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 历史(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琮琮”是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之一。它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身上的纹理形态取自良渚稻作文化中的稻穗,头饰的“神人兽面纹”取自良渚文化代表性文物玉琮上的图案。这一设计( )A.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B.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C.实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D.说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2.西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姬姓诸侯国多

2、数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经济富庶或战略要地,不仅承担控制四方的任务,而且在空间上与非姬姓诸侯国形成分割之势。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确立B.实现了对诸侯的垂直管理C.加强了对地方的政治统治D.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围3.子路向孔子请教怎么样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至能认真谨慎地面对一切。”“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四周的人。”“修养自己,以至能安顿所有的百姓。”孔子的“君子说”( )A.强调统治者应加强道德修养B.维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C.希望伦理纲常成为社会主流D.蕴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4.秦统一全国后,确立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地

3、方上的表现是实行(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5.帛画导引图发掘于西汉初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墓,是现存最早的彩绘气功导引操练图,同时也是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体育医疗方式。该图反映了( )A.体育养生的开端B.尚武雄浑的时代气息C.珍爱生命的理念D.百姓生活的美好富足6.汉初,“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在各地设盐官、铁官,掌管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还下令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的这些举措是为了(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贯彻政府的民本思想C.强化对经济的控制D.解决地方豪强的问题7.北魏鲜

4、卑八大贵族之一的陆俟后代都与汉族士大夫交好,喜爱读书。他的第四代陆恭写文章诗赋一千多篇,第七代陆又“于五经最精熟。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对,有陆又”,许多汉族士大夫也不及他。东魏权臣高欢的部下包括鲜卑、汉人和其他各族人,他对军士讲话,时而用鲜卑语,时而用汉语。这些事例说明( )A.政治改革推动习俗变迁B.民族交往促进文化交融C.人口流动加快区域开发D.文化习俗胡化成为主流8.北宋初期,地方上废节镇而置路,使“节度使虚置”而代之以监司和帅司,由此开启了地方府、州、军、监行政组织同时受多个上级机构及多个上级首长指挥、控制和监督的时代。宋初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B.国家

5、分裂动荡的历史教训C.因循守旧政治风气D.应对民族政权并立的局势9.宋代科举社会中记载:隆兴府有一位十六岁的少年汪胶,由祖父陪同,到建康府跟从名师蔡清宇读书,祖父“不复治他事”,对他“昼夜督课”。这一现象反映了( )A.门第观念的淡化B.科举制的日益完善C.阶层流动的加快D.重文教的社会心态10.南宋乾道五年(1168年),朱熹借鉴青苗法,创建由民间自主经营的社仓。淳熙八年(1181年),政府诏行“朱熹社仓法”于诸路。社仓、义仓的建立,弥补了常平仓等官仓设置于城市的不足,成为乡村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南宋政府此举旨在( )A.维护社会稳定 B.增加财政收入C.保障市民利益D.推广程朱理学11

6、.金初,太宗因“私用过度”,诸贵族大臣将皇帝“扶下殿庭,杖二十毕”。此后金朝大量吸收宋制,学习中原王朝的威仪,到第四代皇帝海陵王时,情势逆转,皇帝动辄以“杖之”威胁群臣。这种变化表明金朝( )A.完全放弃了女真传统政治文化B.政权因为汉化而衰弱C.受中原王朝政治生态影响较大D.“大定之治”成效显著12.目前在福建泉州发现的宋元古瓷窑有133处,主要分布在德化、南安、安溪等地。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德化窑、安溪窑所产瓷器,在西亚、北非等地也都发现有宋元泉州瓷。由此可知,宋元时期( )A.泉州成为最繁荣的城市B.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C.南方逐渐成为经济重心D.亚非等地

7、的白银大量流入了中国13.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允许各地开矿,同时派出大批宦官做“矿监”、“税使”。1601年,朝廷派太监孙隆到苏州检查征税情况,他设立名目众多的税项,使“吴中之转贩日稀,织户之机张日减”。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小农经济仍占优势B.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C.宦官专权较为普遍D.中央集权统治受到挑战14.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编绘历经了康熙、乾隆两朝,绘图人士包含有耶稣会的欧洲人等十余人,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南至南海。该图可用于研究( )A.现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B.绘图技术世界领先C.边疆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D.中外交流日益频繁15.1793年

8、,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带来军舰模型、毛瑟枪、天体仪、座钟、城市写生画等物品给乾隆帝祝寿,清朝回赠了玉器、瓷器、丝绸、茶叶、工艺品等3000多件礼品。中英两国礼品的不同反映出( )A.清朝农耕文明繁荣B.工业革命的完成推动英使访华C.英国国力远超中国D.中英两国的文明分野端倪已现16.下表为1838年至1849年中国国内的银钱比价变化表。与这些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时间1838年1842年1849年白银1两1两1两铜钱1600文1700余文2350余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17.太平天国时期,英王府是安庆城内第一富丽堂皇的建筑,它的大门前照壁上

9、有一幅画,绘有一株盛开红花的桃树,树干上爬着一只手持木棍的猴子,戳着桃树杈上的一个蜂窝,寓意“封侯”。这一现象折射出太平天国( )A.实现了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B.农民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C.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大力弘扬D.领导人存在的阶级局限性18.轮船招商局是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洋务企业,它修订的招商局章程中明确规定:在招商过程中要“杜洋人借名”入股,并对股票的买卖做了严格的规定:“凡有股份者,如欲将股份单转售别人,必须先赴本局告明,以便注册。惟只准售于华商。”这些规定旨在( )A.保障企业的民族性B.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C.借鉴西方经营模式D.抢占航运业市场份额19.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了一场旨

10、在维护清王朝统治、避免革命爆发的自救运动。它使士子尽失“登进之途”,原本居于社会中上层的士绅陷入谋生困境。这场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20.辛亥革命前,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不超过60万人,到五四运动前,已超过200万人。他们大多数集中在上海、武汉等工业城市及矿区,且集中在铁路、矿山、航运、造船、纺织、面粉等企业。材料中产业工人的发展状况表明( )A.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B.民主革命新力量在不断壮大C.北洋政府统治岌岌可危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21.陈独秀在1918年新青年中称义和团是“怪物”,在1924年向导中说义和团排外的原因是“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

11、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从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可知( )A.时代背景可能影响撰述者认识B.口述史料必须与学术研究结合C.多种史料互证可确认历史事实D.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22.据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统计,从1932年5月至1937年底,全国登记工厂共计3935家,资本3.779亿元,职员43824人,工人457123人。其中以纺织、食品业为最多,分别占22%和23%。其次为化学工业,占14%。这一时期新式工厂的发展表明( )A.官僚资本迅速膨胀B.工业体系已趋完备C.民族经济较快发展D.民众已经衣食无忧23.20世纪30年代,福建龙岩县流传着一首民谣:“阿婆苦了几十

12、年,军队来后分了田香糯酿酒美又甜,酒甜难比有了田;酒甜只能甜一时,有田就能甜年年。”这首民谣的传播(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进程B.有利于中共土地革命的开展C.宣传了减租减息的政策D.有助于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24.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农业生产,还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战火中的西南联大( )A.重视师生的课余生活B.改善了中国工业布局C.保障了抗战武器供应D.展现了伟大抗战精神25.下图所示为某老师在教学中使用的示意图。该图体现的学习主题是( )A.对日寇的最后一战B.揭开战略反攻序幕C.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D.渡江

13、战役胜利进军26.王淦昌教授谈起建国初他的一段经历时说:“尽管我生于农村但对于地主如何剥削农民、压迫农民并不了解最重要的是使我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农民组织起来,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他的经历是参加了( )A.土地改革运动B.“银元之战”C.“米棉之战”D.抗美援朝战争27.下图是创作于1951年的一幅宣传画,画作下方的文字是“认真执行爱国公约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该作品意在( )A.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B.调动人民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C.表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干劲D.反映政企分开后企业充满活力28.1962年,经过关停并转,我国企业数减少了38%,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4

14、300多万。在农村地区开展了退赔工作,为在“共产风”中被拆毁住房的移民解决住房,划拨土地,退赔集体和个人财产。这些做法是( )A.对八字方针的具体贯彻B.为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C.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纠正反右派斗争中的失误29.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头版刊发。坚持“两个凡是”的人认为这是“砍旗”“丢刀子”。关键时刻,邓小平积极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至下半年,全国省级以上刊物发文650多篇,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争鸣局面。这次讨论( )A.成为“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B.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C.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D.是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30.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明确载入宪法;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17年,中共十九大把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新修订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这反映了我国(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B.民族平等观念不断加强C 健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