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39228887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综合练习试题C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牛顿由“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子,以上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 )。A思维定势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原型启发2、柏克赫斯特创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

2、制B设计教学法C分组教学D特朗普制3、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阿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张的目标导向处于(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职向C、寻求认可取向D、社会契约取向4、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中间型学制D、分支型学制5、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A、夸美纽斯B、亚里士多德C、赫尔巴特D、卢梭6、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 、 没有教师 、 没有教材的史实 , 断言教育起源于儿

3、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7、班杜拉认为反应结果的功能不包括( )。A.信息功能B.反馈功能C.动机功能D.强化功能8、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世界教育发展的状况作了总结:“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教育的发展之所以要超前于经济发展,这是因为( )。A、教育的周期性长,未来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必须提前培养B、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D、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它有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9、

4、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10、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这种考试属于(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11、詹姆士和朗格提出了( )。A.丘脑情绪理论B.情绪的认识一评估说C.情绪的机体知觉理论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12、小华认为 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属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13、美国心理学家布

5、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对环境条件的认知B主动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构造一种“完形”14、我国古代教育家苟子说“蓬生麻中,不扶 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 )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5、将行为主义学习观与认知主义学习观相结合的代表人物是( )。A奥苏贝尔B加涅C托尔曼D布鲁纳16、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7、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原理C.论雄辩家D.论演说家的教育18、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 , 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 ,

6、实行男女教育平等 , 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9、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班主任工作的思想B.班主任工作的目的C.班主任工作的内容D.班主任工作的方法20、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B.依附性C.时代性D.独立性21、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 进行课程幵发,幵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社会课程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

7、,共32分)1、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2、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3、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因此它比班级授课制优越。4、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何谓教学,中学教学有哪几项一般任务?2、简述经验课程的的优点。3、教师如何写好教案?4、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初一(2)班学生李小刚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极差,各科考试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数学考试,他一道数学题答不

8、上来,就在试卷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青难道你把我当着一个无用的人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数学老师阅卷时,看到这份无标点,别字连篇,字迹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气的把李小刚叫到办公室,交给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师,梁老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直接训斥李小刚,而是耐心的帮助李小刚在他的“杰作”上加上了标点,改了错别字,重新组织了那段话。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的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握当作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然后,梁老师让李小刚读了这段话,赞叹道:“这是诗,一首很

9、好的诗啊!听到这句话,李小刚感到很诧异,梁老师接着说:“诗贵形象,你的这首诗很形象,诗言情,诗言意,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不甘与零分为伍的人。”“这是诗?我也能写诗?”没想到梁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会如此的评价他,李小刚非常感动。从此,在梁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李小刚驱散了心中的阴霾,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端正了学习的态度。两年后,李小刚顺利的考上了高中。问题:(1)梁老师成功的运用了哪一种教育原则?(2)结合材料,阐述贯彻其原则的基本要求。2、“照本宣科”的张老师张 老师教高中历史。他上课有一个-7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

10、一旦戴 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 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魏老师是学校新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给替换下来。校 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 该开发自己的教材。学校老师们很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

11、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 呢?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问题: “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结合材料分析,你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的?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答案】D【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

12、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2、【答案】A3、C4、A5、C6、答案:C 7、B8、答案:A9、答案:A10、B11、C12、答案:C后习俗水平13、B14、B15、B16、A17、D18、答案: :C 19、B20、【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这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21、C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正确答案:(正确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动机本身不属于行为活动,它是行为的原因,不是行为的结果;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

13、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2、【参考答案】错误。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而教育目的制 定的依据除了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外,还包括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制定者的教育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3、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分组教学比班级上课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便于学生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与合作中,强化自己

14、的学习动机。但是,分组教学较难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分组后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使快班学生产生骄傲,慢班、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4、错误。直观教学指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而不是教学目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中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有:(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2、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经验课程以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